混唐后传
作者:钟惺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一名《薛家将平西演传》、《混唐平西传》,又名《大唐后传》。八卷三十二回,卷之首五回,共三十七回。题“竟陵钟惺伯敬编次,温陵李贽卓吾参订”,恐系伪托。成书于明末。现存主要版本有清芥子园刊本,藏大连图书馆;文德堂藏板本。1982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删节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芥子园刊本,1993年中州古籍出版社“话说隋唐小说丛书”排印芥子园刊本,1995年华夏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丛书”排印本。书叙唐太宗宠幸武才人,高宗立武氏为后。高宗崩,武氏改唐为周,自称神圣皇帝。李隆基平定韦后之乱,即位后重用姚崇、宋璟等贤臣,唐室中兴。玄宗宠幸杨妃,杨氏权倾天下。安史之乱起,马嵬坡贵妃自缢。肃宗即位,平定安史之乱。本书故事集中,寓意明确,但杂有消极迷信观念。有清芥子园刊本,近有1982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排印本,删去六回。
章节列表
升序↑- 混唐后传序
- 第1回 长孙后遣放宫女 唐太宗魂游地府
- 第2回 唐俭奉诏选秀女 西辽遣使下战书
- 第3回 仁贵统兵征辽西 保童献计困大唐
- 第4回 苏保童刀伤仁贵 薛丁山箭敌保童
- 第5回 薛仁贵辽西认子 陈金定计杀辽婆
- 第6回 金莲作法救丁山 青云领兵战金莲
- 第7回 仁贵保驾回长安 媚娘披缁入尼寺
- 第8回 冯小宝行淫禅寺 武媚娘蓄发还宫
- 第9回 昌宗受荐幸太后 怀义建节抚硕贞
- 第10回 安金藏剖腹鸣冤 骆宾王草檄讨罪
- 第11回 改国号女主称尊 违君召怀僧丧身
- 第12回 释情痴夫妇感恩 伸义讨兄弟被戮
- 第13回 结彩楼嫔御评诗 游灯市帝后行乐
- 第14回 鸩昏主竟同儿戏 斩逆后大快人心
- 第15回 上皇难庇恶公主 张说不及死姚崇
- 第16回 江采苹恃爱追欢 杨玉环承恩夺宠
- 第17回 禄山入宫见妃子 力士沿街觅状元
- 第18回 纵嬖宠洗儿赐钱 惑君王对使剪发
- 第19回 谪仙应诏答番书 力士进谗议雅调
- 第20回 逍遥学士识英雄 误用番人作藩镇
- 第21回 幻作戏屏上婵娟 小游仙空中音乐
- 第22回 公远预寄蜀当归 禄山请用番将士
- 第23回 长生殿半夜私盟 勤政楼通宵欢宴
- 第24回 雪衣女诵经得度 赤心儿欺主作威
- 第25回 安禄山范阳造反 封常清东京募兵
- 第26回 唐明皇梦中见鬼 雷万春都下寻兄
- 第27回 矢忠贞真卿起义 遭疑忌舒翰丧师
- 第28回 延秋门君臣奔窜 马嵬驿兄妹伏诛
- 第29回 留灵武储君践位 陷长安逆贼肆凶
- 第30回 凝碧池乐工殉节 普施寺摩诘吟诗
- 第31回 安禄山屠肠殒命 南霁云啮指乞师
- 第32回 李石上逢怪虎 老翁吹笛惊蛟龙
- 第33回 郭令公上表报恩 广平王立功奏绩
- 第34回 达奚盈盈续旧好 江采苹妃返故宫
- 第35回 得画像上皇题诗 遗锦袜老妪获钱
- 第36回 赦反贼君念臣恩 了前缘人同花谢
- 第37回 迁西内离间父子 遣鸿都结证隋唐
猜你喜欢的书
都尔的本堂神甫
主要讲述了一个主教是如何从默默无闻、潜伏在最底层,受人压抑十余年,在众人都看着他表面即将要死放松了警戒的心、并带着同情怜悯的态度时,一步步靠什么手段最后成功地攀爬上主教地位;又是如何在最无望的时候,翻身攻击的。
西夏事略
西夏史著作。宋王称撰。1卷。本书记党项拓跋氏兴起至西夏李元昊建国之史实。曹溶《学海类编》收有此书,实即王称《东都事略》卷127至128中之《西夏》附录。曹溶 《学海类编》 收有此书。按《四库全书存目著录》云:“考验其文,即王称《东都事略》中之‘西夏传’,作者抄出,别提此名,曹溶《学海类编》收之,失考甚矣。”
医学入门
医学门径书。9卷。明·李梴编纂。作者为便于初学医者,决意写一部易学而实用的医学论著。因此他“寓目古今方论,论其要,括其词,发其隐而类编之,分注之”,历经四年,书成于1575年(万历3年)。书分内外集,自谓“医能知此内外门户,而后可以设法治病,不致徇蒙执方,夭枉人命,故题之曰《医学入门》”。全书以《医经小学》为蓝本,纂辑各家医书分类扩充,用歌赋形式为正文,以注文补充阐述。内容有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络、脏腑、诊法、针灸、本草、各科临证及急救方等,每类各有所宗。其中“历代名医姓氏”,载明代以前名医215人,具有医史价值。在诊法上除重视脉诊与望诊外,还强调了问诊的重要性,主张初学者必先学会问诊,列举了应询问的事项55项。本草二卷,按药性的寒凉温热及其效用,把九百余味药分为治风、治热、治湿、治燥、治寒、治疮、食治七门,每门又分几目,使众多的药味分类明晰,易懂易记。“习医规格”一节反映了作者的医学教育思想,论述了对习医者学习与医德修养上的要求,认为学医者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科知识,并忠诚于自己的职守,但同时也存在较明显的理学佛学的思想影响。此书简要实用,流传较广,不但国内有多种刊本,而且有日本、朝鲜刊本,据《大南会典》记载,该书也传入越南。故《医学入门》是古代在医学普及和对外交流方面卓有贡献的一部名著。
静心
生命起始之时,最初的那颗心除了清净透明什么都没有,可是在红尘俗世中混得久了,这颗心好像什么都沾染上了。在不断地求索与挣扎中,有时候心会越锁越紧,越来越浮躁迷乱找不到方向。《静心:弘一法师的人生幸福课》的文字中渗透着弘一法师的风骨和智慧,给浮躁的人们一份安宁,告诉人们一切顺其自然,便能宁静致远。它让人们在风云变幻中宠辱不惊;在岁月流逝中心清如水;让人们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彻大悟、禅定心安。让我们跟随大师的指引,一路找到灵魂的栖息之地,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中庸辑略
二卷,宋石墪编。《中庸》作为《礼记》一篇,刘向归于“通论”,颜师古认为“不属礼经”。《隋书·经籍志》载有梁武帝《中庸义疏》,其书却不传。宋儒以其书阐天道心性之学,研求者多,研究日详。石墪因而编著此书。断自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加上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尹焞之说,初名为《中庸集解》。朱熹曾为其书作序,称赞其书精密详审。后朱熹作《中庸章句》,对其书予以删定,更名《辑略》。据《中庸章句自序》称:既定著《章句》一篇,以俟后之君子。而一、二同志复取石氏书删其繁乱,名以《辑略》,且别为《或问》,以附其后。则《辑略》原与《章句》合为一书。其后《中庸章句》通行,《中庸辑略》则渐被遗亡。明嘉靖年间御史吕信卿从唐顺之处得宋椠旧本,予以刊刻,对《或问》多有削减。
三峰藏和尚语录
十六卷,明法藏说,弘储记,后附年谱一卷,南岳勒古一卷。卷第一住海虞三峰清凉院语住苏州北禅大慈寺语住杭州临平安隐寺语。卷第二住苏州邓尉圣恩寺语。卷第三住苏州邓尉圣恩寺语。卷第四住梁溪龙山锦树院语住杭州南屏净慈寺语住嘉兴水西真如寺语住苏州松陵圣寿寺语住苏州邓尉圣恩寺语。卷第五广录。卷第六广录。卷第七广录。卷第八颂古卷。第九颂古。卷第十颂古。卷第十一五宗原。卷第十二杂偈。卷第十三法语。卷第十四书问。卷第十五书问。卷第十六杂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