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异记

作者:任昉
述异记

古志怪小说集。任昉撰。现存本分上下两卷,共收文约300条。此书隋、唐目录书中未见著录,最早见于《崇文总目》小说类,著录为2卷,任昉撰。全本皆附北宋庆历四年(1044)无名氏所撰序言,内称任昉“家书三万卷,故多异闻,采于秘书,撰新《述异记》上下两卷”。《梁书》和《南史》任昉传亦称其家富藏书,“率多异本”。《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任昉《杂传》36卷,注云“本一百四十七卷(本传作247卷),亡”。看来任昉撰《述异记》是可能的。其著作权受怀疑,是因为其书唐以前未见著录,唐人类书引《述异记》多出自祖冲之所撰的同名之作,仅《初学记》引有任昉《述异记》。又书中“地生毛”条明言北齐河清年号,“洛子渊”条明言魏孝昌年号,时间皆在任昉卒年梁天监七年(508)之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5篇即据此认定是唐、宋间人伪作。考虑到古小说在流传中多数经历过残佚、辑补的过程,偶有后出文字,尚不足以否定全书成书时代,说今本《述异记》与原本有出入则可,说全书皆出于伪撰则理由不充足。任昉采取祖冲之的书名,广泛搜求《山海经》、《洞冥记》、《博物志》、《搜神记》及其它异书所载博物志怪、地理志怪材料,辑录成书,与祖冲之的以异闻故事为主的倾向略有不同。其书故事性不强,仅“封

任昉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齐民四术

齐民四术

清包世臣著。十二卷。本书辑著者于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至宣宗道光二十六年(1793—1846)间所作文稿,四术,指农、礼、刑、兵四方面,后三者叙述有关道德、法律和军事等问题,前者“农政”部分纯属农业范围。作者自称“幼年曾习农事”,后来宦游四方,开始搜集各家农说,并“断以今宜,要以能切实用为主”。于嘉庆六年(1801)草成《郡县农政》一篇,后编入《齐民四术》一书。内容包括辨谷、任土、养种、作力、蚕桑、植树、畜牧等七部分。内容不限于前代各家农说,对江淮一带农业生产技术成就也有所反映。农术”内有为秦易堂侍读条画白门荒政等文;“礼术”内有说保甲事宜等文;“刑术”内有读律说、议刑对、议刑条答、庚辰(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1820〕)九月为秦侍读条列八事,书粤刻补洗冤录集证后、书三案始末、与次儿论谳狱书等文;“兵术”内有练乡兵对、郡县戎政等文。收载于《安吴四种》。

疡科指南医案

疡科指南医案

《疡科指南医案》是清代王乐亭、李耀南合撰的一本外科类中医文献,不分卷,成书年代不详。王乐亭生平履历不详。该书按照人体部位,从头至足依次记载王氏临证医案,后录发无定处、疗、梅疮等病。现仅存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梁溪替庵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养生四要

养生四要

养生类著作。明万全撰。五卷。全有《万密斋医学丛书》已著录。认为养生须屏嗜好,适寒温,顺翕张,调滋渗,故名。成书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卷一,寡欲。论养生莫过于寡欲,倡坚忍之法,列叙七损八益、肾阴、食伤、酒伤等证治。卷二,慎动。以静坐、调息、气功等法保定其气,列叙五志所伤、五劳所伤等证治。卷三,法时。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并论四时衣、食、行之宜忌,以和于阴阳,使外邪不干。卷四,祛疾。倡治未病、初病,须慎于医药,附部分医案和数十方剂,多为补气养血之剂。卷五养生总论。论心无烦恼,形无劳倦,兼以导引,助以服饵,即可长生,后附五劳七伤诸证治。与医学理论相结合,介绍摄生基本理论与方法、方药,论理清晰明辨,叙述简要流畅。方药详明,随证而附,切于实用。有 《万密斋医书十种》本,《万密斋医学全书》 本。

石碣

石碣

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30年9月《小说月报》21卷第9号,署名蒲牢。先后收入大江书铺1931年5月出版的《宿莽》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3月出版的《茅盾文集》第7卷与1980年4月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截取《水浒》里玉臂匠金大坚刻石碣的情节演义而成。主要通过金大坚与圣手书生萧让的对话,表现军师吴用策略的奥妙——利用暗刻石碣计谋把梁山众多出身不同、阶级有异的人团结起来。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了农民斗争团结的重要。

穆庵文康禅师语录

穆庵文康禅师语录

穆庵文康禅师语录,一卷,元文康说,清逸、智辩、宝日等编,附日本义堂日工记二则。南岳下第二十三世,嗣了庵欲。收录住明岩大梵等禅寺的开堂语、小参、上堂、秉拂、偈赞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八套。

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

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

一卷,宋法贤译。说迦叶仙人应[口*尔]嚩迦人请医女人产病之法者。全然为医书,不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