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昉

- 姓名:任昉
- 别名:字彦升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
- 出生日期:460年
- 逝世日期:508年
- 民族族群:
任昉(460年—508年)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幼而好学,早年知名,举秀才。初仕宋为丹阳尹主簿。入齐为尚书殿中郎,司徒记室参军,与萧衍等同为“竟陵八友”中人。又拜太子步兵校尉,掌东宫书记,雅善属文,尤长载笔,才思无穷,当时王公贵戚之表奏,莫不请其代笔。他起草即成,不假点窜。梁代齐,禅让文诰,多出其手,历任吏部郎中、掌著作郎、义兴太守、秘书监等职。于典籍无所不读,聚书至万余卷,又手校宫廷秘阁所藏书,定其篇目。著述达数十万言,盛行于世,编为《杂传》247卷、《地记》252卷。文集34卷,今多散佚,明人辑有《任彦升集》,又有《文章缘起》、《述异记》二书,并题为任昉撰。今存诗歌20首左右,文章60余篇。为文师法傅亮,有文采而见渊博,尤长于表、奏、书、启诸体散文,刘孝标称其“遒文丽藻,方驾曹、王;英特隽迈,联衡许、郭。……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梁书》卷十四)。其时沈约的诗著名,时人并号曰“沈诗任笔”,享誉甚隆。现存《王文宪集序》、《吊刘文范》、《为萧扬州荐士表》等文章,笔调抒情,哀婉动人,虽“丽体行文”、“无伤逸气”。清人何焯评论说:“任笔为有重名,亦以在当时稍为质健,特不能离去俗格,故高出有限耳”(《义门读书记》)。所论尚称中肯。晚年不忿“沈诗”之说,转好写诗,但用典过多,属辞滞涩,《诗品》讥为“动辄用事,所以诗不得奇”。故时有“才尽”之谈。
猜你喜欢的书
书法离钩
十卷。书论。明代潘之淙撰。之淙,字无声,号达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所著《书法离钩》汇集了前代各家书法论著精华,分为八十一类编纂成集。卷一分为源流、六义、四学、证非、述传、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飞白、楷书、行书、急就、草书十五个细目,论述六书源流;卷二至卷六分取法、初学、执笔、操手、用笔、笔锋、定心、知道、从性、适志、解悟、记异、学篆、学隶、学楷、学行、学草、论写、论血、论骨、论筋、论肉、论脉、体式、形状、气势、布置、运用、肥瘠、方圆、迟速、劲软、结构、弊病、钟意、灌法、心颂、纲目、八法、一侧、二勒、三弩、四趯、五策、六掠、七啄、八磔、点例、勾例、撇例、笃学、临书、摹书、书丹、辨惑、先后、误写、利器五十八个细目,论述学书方法;卷七至卷八分为品题、赏鉴;卷九分为法帖、原笔、原墨、原砚、原纸五个细目,讲法帖及文房四宝;卷十为均韵。分类虽支离破碎、漫无系统,但从以上细目可清楚看出此书主旨在于阐述书法名家笔法,主张学书只有在学得前人方法基础上,然后才有创造。后人评此书多袭旧说,且在编辑中漫无系统,出处不尽注明。书名“离钩”二字是采用佛家语“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的意思。有《惜阴轩丛书》本、《四库全书》本、《全书集成初编》本。
运气证治歌诀
本书阐扬运气临证思维,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五运论”“六气论”载方16首。龙砂医家将其单独编辑,阐微释奥,名之“三因司天方”。清代龙砂医家缪问(字芳远)曾专门有注释,并在序言中记录了“姜氏世医”姜体乾善用“司天运气方”。王旭高对“三因司天方”研究易深,编撰《运气证治歌诀》,阐释方义,并将“司天运气图歌”,“司天 在泉六淫治例”等运气歌诀。
守城录
中国宋代论述城邑防御专著。陈规、汤璹撰。有《守山阁》本、《墨海金壶》本、《瓶花书屋》本、《半亩园》本、《长恩书室》本、《四库全书》本等丛书本,乾隆四十年(1775)抄本及嘉庆、道光刻本存世。全书由陈规的《靖康朝野金言后序》、《守城机要》和汤璹的《建炎德安守御录》三部分组成,原各自成帙,宋宁宗以后合为一本,刊行于世。现存清乾隆年间抄本及嘉庆、道光年间刻本,共4卷,大约17800字。该书根据攻城武器的发展和实战经验,着重阐述了守城战法的改革。它提出“善守城者”不能只守不攻,而要“守中有攻”,注意沟通城内外道路,便利随时乘隙出击。
圆觉经析义疏
圆觉经析义疏,四卷,通理述,心兴较订。
金刚经疏记科会
金刚经疏记科会,十卷,唐宗密疏,宋子璿记,明大璸科会,清孙效曾序,顾光序。
沙弥尼戒经
一卷,失译。沙弥尼初戒。不得杀生。慈愍群生如父母念子。加哀蠕动犹如赤子。何谓不杀。护身口意。身不杀人物蚑行喘息之类。而不手为亦不教人。见杀不食。闻杀不食疑杀不食。为我杀不食。口不说言当杀当害报怨。亦不得言死快杀快。某肥某瘦。某肉多好。某肉少也。意亦不念当有所贼杀。于某快乎。某畜肥某瘦。哀诸众生如己骨髓。如父如母如子如身。等无差特。普等一心常志大乘。是为沙弥尼始学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