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殡舍中

在我的意识之中,认为王保盛的神经性的病态又发作了。因为他的声浪态度,和一句摸不着头脑的说话,处处都给我这样的印象。但霍桑所得到的印象,一定和我的不同。

他的神态也顿时紧张起来,他的眼睛里似在发光,脸上的肌肉紧板板地毫不牵动,嘴唇也紧紧闭着。一会,霍桑又用手捉住了王保盛的肩膊,发一种勉强镇静的声音。

“唉!一个头?”

“是!头——人的头——一个人的头!”

霍桑注视着他:“保盛兄,你是不是发现了一个头——一一个人头?”

“正是!”

“谁的头?”

“是我母亲的头!”

这委实太奇怪了!这少年会不会发疯?可是他又声色俱厉地补充。

“是——是的——一定是的!”

霍桑把两手缩回,交叉地抱着。他的凝定的眼光瞧着那扇开着的门。他忽而旋过头来,瞧着我摇头叹息。

“唉,太矛盾了!包朗,我们是不是还在这现实的世界中?或是竟在做梦?”

我不知道怎样回答。我的神经似已麻木,只向霍桑呆瞧。那少年也气息毗然地瞧着霍桑。霍桑又低头沉吟了一回,忽突的抬起了目光向王保盛发问:“你可曾瞧清楚?会不会弄错?”

“不——不会的。那是一个灰色头发的妇人头,面部却完全被石灰涂满了。”

我实在不敢动手!

“那可是一个新鲜的人头?——或是一个骷髅?”

“新鲜的!”

“颈项上有血没有?”

“那也被石灰涂没,我不敢细瞧。霍先生,那一定是我母亲的头!”

霍桑定一定神,便走前一步,轻轻地将办公室的门关上,又伸手把王保盛扶到椅子上去。

“你坐一坐。告诉我,这头你怎样发现的?”

王保盛刚才坐下,忽又站了起来,似乎他的肢体的行动,已不受他的脑府的控制。

他一壁喘着,一壁把眼镜推一推,说道:“霍先生,我坐不住,你让我站起了说吧。”

霍桑点头道:“那也好。你在什么地方发现这头?你说得仔细些。”

王保盛顿了一顿,才道:“刚才上灯的时候,我照样拿了热水瓶,亲自到老虎灶上去买水。我是开了后门出来的,出门时也曾把后门拉上。不料我买了热水回来时,后门忽已开着。我向里面一望,黑漆没光。我问了一声‘谁在里面?’却没有答应。我以为后门也许是被风吹开的,便轻轻跨进门去,想不到我的脚刚才跨进门槛,脚尖上忽接触一种东西。我因此顿时止步,摸着了门框边上的电灯机钮,扳亮了一瞧,忽见我的脚面前放着一只放肥皂的小板箱。”

“那头就放在这小板箱中?”

“是啊。我把那极箱提了一提,觉得很重,一时还不敢开动。但我仔细一瞧,忽见板箱盖的隙缝中,还露出些灰白色的头发。我才用手把板扳开,就发现了一个人头!”

“唉,那时候厨房中有没有异象?”

“没有什么,他们母女俩都在前面房里,连客堂中都没有灯光。”

“那江北老妈子呢?”

“伊比我先出去,奉了我姨母的命到酒馆里去叫菜的。原来我的表母舅许邦英在中饭时候已来过一次,约定在晚上来吃夜饭的。”

我因他的最后一句话,引起了无量的希望。我问道:“那末,你相信他此刻出场,在我们的侦查上不致有什么阻碍吗?”

霍桑笑道:“我已经说过了,他已来得迟些。我们的侦查,到眼前已获得了相当的进展。假使能再进一步,加一番证实,我们的工作便可以全部结束。许邦某虽靠法律吃饭,善于玩弄法律,但我不相信他会有变更法律的魔力。”

“这话你的确有把握吗?”

“何止把握?差不多已成事实。”

“那末,许邦英三天的约期,你想可来得及?”

霍桑突然抬起头来,他的眼光中平射在书桌上的那个当做点缀品的手榴弹上,(读者们如果读过《活尸案》的,当然还记得这手榴弹的来历。)忽发出一种坚决的声调。

“用不到三天。我想三个钟头也就够了!”

“当真?”

“自然!”

“那末,你刚才怎么还说什么矛盾不矛盾?”

霍桑的视线突然像电光般地射到我的脸上,凝视着不动。一刹那间,他的眉峰忽渐渐儿皱缩弄来,他的目光也渐渐地垂下来了。

“唉!这案子从开场到现在,矛盾依旧是一个矛盾!这矛盾的谜团,我此刻实在还没法打破。我想只能在最近的将来,等它自己打破了!”

我暗忖他刚才说三小时内就可结束,此刻却又说没法打破谜团,那才是真正的矛盾!

不过这矛盾的谜团到底没有打破。原来这时候发生了一种意外的转变,使霍桑办公室中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

霍桑惊讶道:“唉!王保盛又来了!他不是又送什么消息来吗?”

一分钟后,那少年果真一蹩一重地冲进办公室来。他的那顶呢帽仍戴在头上,电灯光下照见他的脸色白里泛青。他见了我们,一双近视小眼无目的似地向前直瞪,失声道:“唉,唉,真太奇怪!……你发现了头以后又怎样处置?”

“我一时也想不出办法,便悄悄把木箱拿到楼上,藏在我的房里,随即赶到这里来报告。唉,霍先生,他们竟这样子忍心!现在我怎么办呢?”

霍桑把两只手交叉抱在他的胸口,似正在寻思什么疑难的问题,没有听得王保盛的问句。

他又自顾自地问道:“当你发现那极箱的时候,厨房里的境没有任何人吗?”

“我仔细瞧过,完全没有。”

“你可确信当你出门买水时,板箱还不在厨房里面?”

“当然如此。”

霍桑咬紧了嘴唇,兀自摇头。他又问:“你发现以后,还不曾把发现头的事向任何人宣布过吗?”

“完全没有。”

“那末,你刚才出来时曾否关照你家里的人?”

“没有。我仍悄悄从后门里出来的,没有一个人瞧见我。”

“那藏头的板箱呢?”

“在我的床底下。”

“你的房门怎样?”

“锁着的,钥匙还在这里。”他随即用手在衣袋外面拍了一拍。

霍桑用手抚摸着他自己的下饭,又经过了一度考虑,忽点点头,表示他内心中已构成了一种决断。

他拍着那少年的肩膊,作坚决声道:“好,你先回去吧。我们随后就来。不过最要紧的,你现在应自己定一定神,依旧不露声色,决不可这样子慌张。须知这件事,今夜里就可以结束,你母亲的冤恨也同时可以伸雪。现在你尽安心吧。”

霍桑送王保盛出去以后,一回进来,就赶紧打一个电话到龙大车行里去叫一辆汽车。

接着,他匆匆奔上楼去,我不知他忙些什么。

我一个人坐在楼下办公室中,呆呆地寻思。这一件疑案的转变,的确出人意料。那倪氏母子竟这样狠心,会把刘氏的头斩割下来!但他们既有这样的阴谋,现在为什么又将刘氏的头交在王保盛手里?这委实是太矛盾了I难道那同谋人中间,有一个人闹了意见,因而自动出卖他们的阴谋?我转念一想,不禁又疑惑起来。莫非这是另一个人头?

会不会因着事机的凑巧,把两件不相干的事情牵合在一起,才造成这一种惊人的发展?

不过这样的凑巧,未免太觉离奇,我又不敢轻信。

一会,霍桑已急匆匆赶下楼来。他已罩上一件百色国产华达呢的外衣,脚上也换上一双陈嘉庚的篮球鞋,故而他下楼梯时足声很轻。他手中又提着一双同样的篮球鞋,他的外衣袋向外突出,分明已藏着什么东西。

他向我说道:“包朗,你把这双篮球鞋快换上了,汽车已等在门外哩。”

我问道:“我们既乘汽车,为什么还要换鞋?”

“那自然有用。现在时机很急迫,请你暂时不要多问,赶快换吧。”

于是我凭着兵士们得到紧急集合口令后的动作,在一分钟内已换好鞋子,再一分钟,我们已上了汽车。霍桑在上车时向他的忠心的旧仆施桂附耳说了一句,又吩咐汽车夫驶往斜桥路去。我们的汽车便立即像风驰电掣般地开动。

我忍不住低声问道:“我们往斜桥路去?”

霍桑点了点头,他的嘴唇仍紧紧闭着。

我又道:“可是到河南会馆里去?”

“正是,你猜想得巧妙!”

“莫非你要去见见那个管会馆事务的庞伯年?”

“不是,我去访问王保盛的母亲刘氏。”

“什么?”

“轻声些,别大惊小怪。”

他怎么要去访问尸体!这当然不像是笑话。那末,这句话有什么意思?

我又低声问道:“霍桑,你到底要干什么?莫非竟想开棺?”

“是啊!你又猜着了!”他从他的外衣袋中摸出几件东西来给我瞧,一个电筒一个铁锤,一柄推子。

我惊讶道:“霍桑,你须谨慎些。这是犯法的勾当啊!”

他点点头道:“是,我知道的。但我们为保障法律而犯法,不能与寻常的罪犯一概而论。”

“这究竟是冒险的。难道除了这一着,你竟没有别条路进行吗?”

“是,我也希望我能够避免这最后的一着。”

“那末,你现在去干什么?”

“我去证实你告诉我的一句话。如果这证明我认为满意,那末,这些东西也就可‘备而不用’了。”他说时他把那铁锤和铁锥放在左边的袋中,又把电筒放在右边的袋中。

“你要证实我的什么话呀?”

“唉,这里已是斜桥路了。”他用手在车厢玻璃上轻轻叩了一下:“车夫,就停在这里。”

我们停车的地点,距离河南会馆还有十多家门面。霍桑叫汽车夫把汽车停在一条叉路的转角,就回身向会馆方面走去。那会馆的前门并不直靠马路,却缩进一丈多路,这条路日间本不很热闹,这时更阴暗而冷清。

我们走到会馆门前,馆的铁门已经关了。霍桑并不叩门,却向会馆东西隔围墙的一条小弄中走去。

霍桑低声说道:“王保盛不是说过他母亲的灵柩寄放在后面荒字号里吗?”

我应道:“正是。我记得他还说过荒字号就是沿后围墙的。”

那会馆的后部隔着一块空地,不但没有人迹,连小弄中的电灯都照射不到,黑尴越的一片空场,望去似有一种恐怖景象。霍桑重新回到那条我们刚才穿过的小弄回,探头向券中瞧瞧,接着回到后面的围墙脚下,仰起头来向围墙端详。这固雕的高度约有九尺光景,墙的本身用灰色的新方砖砌成,不加粉刷,墙黝上排着竖立的瓦片,构造得非常坚固。

霍桑端详了一会,便把外衣的纽子解开,随即将外衣脱了下来放在墙边的地上。他忽从腰间解下两根有小指粗细的麻绳,绳的一端各附着一个铁钩。这绳钩是他发明的一种器械,本用做打捞池塘中的沉物用的。我记得在好多年前,我们所经历的箱尸案中,霍桑曾利用过这个东西,的确有效。此刻他忽又拿出这种东西来,分明想借做爬墙的梯子。他把那绳子理了一理,打了几个结,就用右手捏着铁钩,把身子一蹲,现出一种飞标枪的姿态。那铁钩便脱手飞起,钩住在墙边的瓦缝中间。他把那绳拉了一拉,觉得已足够是期一个人的重量,便把另一条绳绕了一绕,放在短褂袋中,又偏着身子从外衣袋中摸出带来的三种应用器械,同样放在他的衣袋中。

他低声向我说道:“你先在这里站一站,我进去瞧瞧。如果没有必要,你也用不着费这一番爬墙的气力了。”

我勉强点点头,心中却不很满意。因为他到里面干些什么,我很愿意亲身参加。这种似犯法而非犯法的动作,含有一种特殊的惊惊的感觉,是我所最喜领略的。但霍桑既不愿我进去,或者另有用意,我一时不便反抗。

他又叮咛道:“你小心些。我料想里面都是殡房,不会有什么活人。但墙外面却情形不同,你须注意才好。”

我轻轻答应了一句。霍桑就把短褂的纽子扣了一扣紧,用手拉住了绳,两脚离地,便渐渐儿揉升上去。霍桑这种爬墙动作,在我眼中已认为非常敏捷,不过在那班迷信于“一跃数丈”的侠客的人们看来,一定还不免要讥笑他的技术的幼稚哩。

一会儿,霍桑的两手已攀着了墙巅两边的檐边,他就施展一种运动家盘杠的姿势,把他的两臂一曲,上身便抬升起来,他的脚尖夹住了蝇结,用力一抵,上半身便已爬上了墙头,接着,他的右脚已如墙巅,左脚也跟着上去。这时我见他的身子仿佛已横睡在墙上。他正在把身子撑起来的时候,我忽听得哎哟一声,墙巅上已不见了霍桑的影踪!

这一惊真非同小可!霍桑是不是跌下去了?我绝不犹豫,忙拉住了那条绳子,急速线升上去。等我爬上墙巅,探头向墙里面一瞧,一团黑漆,竟完全瞧不见什么。我非常惊奇。莫非他遭了看守人的暗算?万一如此,这件事有口难辩,不知要僵到什么地步!

我又不敢发声呼叫。怎么办呢?正在踌躇不决的当地,我忽听得墙脚下有轻微的呼声。

“包朗,我在这里。”

我定了定神,我的目光和里面的黑暗相习,才瞧出霍桑蹲在墙脚旁边。我不顾他先前的叮咛,便把两足踏在竖立的瓦片上面,向下一溜,立即跳到了地上。

我凑到霍桑的耳朵,问道:“你怎么样?莫不是偶然失足?”

霍桑答道:“不是失足,是失手。”他说时他的右手仍抚摸着他的左臂。

我才记得他的左臂新近受过枪伤,这时当然还没有完全痊愈。

“唉,我倒忘怀了!你的左手当真不应这样子用力。可曾跌伤?”

“还好,刚才我正想撑起来,这左手忽而一阵酸痛,身子便滚了下来。幸亏围墙不高,下地时我的右手着地,这里面又是泥土,并无损伤。但我的外衣不是还在墙外吗?”

那末,我们应当赶紧些了。

他站直了身子,摸出电筒来照了一照。那沿围墙的一带,都是平屋的殡舍。

我们站立的所在,恰在一问黄字号的面前。这时我们的附近,既静且黑,从外表上看,可算绝对没有异象。不过我的心中,却不能不想到这些殡舍里面,累累的都是些陈尸。我们的举动虽是问心无愧,但在事实上却已陷进了法律的罗网。

因此,不知不觉地有一种寒凛惊悸的感觉,仿佛直刺我的内心。

霍桑低声道:“这些条子大概照着千字文排的,那荒字号大概距离不远。”

他一边说,一过缓缓向西进行。

黄字号和荒字号,原只有五间门面的距离。不一会,霍桑电筒的光已照到了荒字号方格玻璃窗上。那玻璃已有好几块破碎,窗框上的红油也都已暗淡剥落。

正在这时,猛听得那殡舍平屋的屋面上刮喇一声!霍桑立即把电筒熄灭,身子站住了不动。我仔细一听,原来是一支野猫在里面奔窜。福桑又开亮电商用手推窗,那窗应手而开。我不知道他是否真要实行破格的勾当,我虽不赞成,但是万一动手,我又不便阻拦。当我正在默默的寻思的当儿,霍桑已把电筒照到了靠西边的一日黑漆的棺材上,嘴里哼了一声,便即跨到那棺材跟前。

我仍站在殡舍门外,静瞧他的举动。可是出我意外的,霍桑只把电筒的光在棺材盖的头部和尾部照了一照,使即回身退出。接着,他重新轻轻将玻璃窗关上。

他满意似地向我说道:“完了,我们回去吧。”

我暗暗诧异地问道:“什么?你只要来瞧一瞧棺材益?”

“是啊。现在我这一瞧,已经完全明白。你不用再给我担忧,我更用不着别的举动了。”

“你已明白了什么?”

“我知道那一口王门刘氏的棺材里面,的确是一个没头的尸体!”

“哈!你有爱克司光的眼睛!”

“喂,轻声些,这里似乎不是我们举行讨论会的地点啊。我们赶快出去,我的外衣也许会发生问题哩。”

我暗忖霍桑谅必不致于因着顾虑他的外衣,才这样草草了事。这时忽有一阵冷风吹来,嘘嘘有声。我身上一冷,觉得也没有和他执辩的必要。霍桑又同样用绳子约住了墙巅,开始探升上去。我防他的左臂再发生问题,便抱住他的两足,给他助些儿力。不一会,他已爬上了墙巅,先低着头向墙外面探视了一番,然后回头来向我招招手。我也照样爬了上去。墙外的空地上依旧寂静无声。接着霍桑面向着墙壁,两手攀住了瓦脊,两只脚先沿着绳子渐渐地落下。不多一会,他的手也抓住了绳,慢慢地将身子宕到地下。

我先将里面的绳钩拿起来丢在墙外,然后也摹仿了霍桑的动作落到地面。

霍桑先用手在衣裤上拍了一拍,随即把墙上的绳钩松了松取了下来,又将地上的一条绳拾起来理了一理,重新围在腰间。他的外衣并无问题。他从墙下拿起了外衣穿好,便向西额的那条小弄走去。

我们走出了小弄,从那会馆前门的八日踏上马路的时候,远远瞧见一个站岗的警士站在马路中心,似在向我们瞧。但我们仍自顾自地缓步前进,绝不露什么惊慌的迹象。

一会,我们已走到汽车停住的地点、我急忙拉开车门,走进车厢。霍桑向汽车夫说了一句,便也随着上车。等到汽车开动以后,我心中才放下了一块石头。

霍桑摸出纸烟来吸着,神气上非常安闲,似乎他这一次爬墙的动作,已得到了满意的收获。我刚才的疑团仍没有解释,这时真有些按捺不住。

我道:“霍桑,你刚才带了器械,不是说要去开棺的吗?”

他一边吸着纸烟,一边用右手抚摩着他的左臂,缓缓答话。“我原说这东西是‘备而不用’的,只要我的疑团能够证明,何必再干这冒险的举动?你认为开枪是有趣的事?”

“那末,你已证明了什么疑团?”

“我已告诉你了啊。我知道那口黑漆棺材中是一个无头的尸体。”

“这就是我要问你的。假使我不是和你相交了二十多年,那我真要怀疑你有天眼通了!”

霍桑吐了一口烟,答道:“这个你只能怪你自己。假使你刚才也跟着我走进荒字号的殡房里去凑近些瞧瞧,那你也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

我摇头道:“你在恭维我了!我不相信我自己有这样的眼光。”

“唉,那末我告诉你。我们眼前的关键,就在证明王保盛刚才发现的头,是不是他生母的。这一点能够证实,我们的工作便可告一个段落。但王保盛自己既然没有瞧清楚,不能下肯定的答语,那只有开棺检视的一法。不过这动作究竟太险,若非万不得已,自然应设法避免。因此,我想起了你曾经提出过一种反证的方法。”

“我提出的?什么方法?”

“你刚才不是告诉我那隔壁的小使女根弟,在二十三日的天明时候,曾听得王家里钉棺材声音吗?我们知道那时候不但那扛夫阿四们还没有到场,连唐禹门也还没有得信。这样,可知那敲钉的声声,假使其是钉棺材,那定是倪氏母女们自己钉的。我们从这一点上推想,便可确信那刘氏的尸体,一定有了缺头或毁肢的事实,他们才会于这种可怕而诡秘的动作。所以最简便的反证方法,只要瞧一瞧那棺材是不是倪氏母女们钉的,其余的都可迎刃而解。”

“唉,我明白了。”

霍桑吸着纸烟,仍自顾自地说道:“你总也承认,一个熟练的木匠或一个用锤子有经验的人,和一个非职业的人,打一校任何大小的钉,一定有显著的差别。何况棺材上的钉又长又粗,更不是一个生学所能钉得妥贴?刚才我只用电筒照了一照,你告诉我的说话便完全证实。那钉都是旧式的钩尾钉,钉尾的方向,并不一例,有两枚何因着用力不均,钉尾激斜,到底没有打平,钉的四月的棺材盖上,铁锤瘦又累累可辨。这种种迹象,都足以显示这钉订工作,是一个‘全本外行’的人的成绩。故而我的电筒只略略一照,我所希求的证明便已完全如愿以偿了。”

他说完了话,又用力抽了两口烟,忽而倒着头向车窗外准了一瞧。他随即用手指在前面的玻璃上弹了两弹。

“唉,车夫,停一停。我要下车哩。”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

97f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