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浒

作者:陆士谔
新水浒

清末民初小说家陆士谔所作的小说,是金圣叹“腰斩”的70回本《水浒传》的续书,描写了梁山好汉们开银行、办铁路、开报馆的故事。本书以略带科幻色彩的奇思妙想和幽默的语言,描写了梁山好汉们开银行、办铁路、开报馆的故事。实质上是以水浒故事为背景,表现当时近代化中国的种种现象,并探讨了经济、科技与人性的关系。是《水浒传》续书中十分独特的一部。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元始说度酆都经

元始说度酆都经

元始说度酆都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乃七元真人所说,又名《七元真经》。内言超度丰都罪鬼死魂,救济众生之法。其法当于天有灾疫刀兵之时,建七元道场,拜奏表章,佩符诵咒,招神灵下降,逐鬼消灾。

梅花易数

梅花易数

古代占卜法之一。其方法为任取一字,画数以八减之,余数得卦。再取一字,以六减之,余数得爻,依易理占断吉凶,相传为宋邵雍所作。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相传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梅花易数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从《梅花易数》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来看,《梅花易数》亦有一整套独立、完整的筮占系统和易占理论。这一系统有一整套独特的起卦方法,有独特的以体用为主结合阴阳、五行、八卦卦象参断吉凶的筮占方法,有独立的确定应期的方法。除此以外,还就观外应有独到详备的论述,并把筮占学说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因而《梅花易数》无疑属于《周易》数术学的一种。

后汉记

后汉记

三国吴薛莹撰。一百卷。记东汉一代史事。纪传体。久佚。清汪文台《七家后汉书》、姚之骃《后汉书补逸》、黄奭《知足斋丛书》中各有辑本一卷。

罪惟录选辑

罪惟录选辑

本书不分卷,查继佐撰。继佐里居、略历,见第一一八种「鲁春秋」篇。「罪惟录」为一部私撰「明史」,「四部丛刊」三编史部收有此书,影印自吴兴刘氏嘉业堂所藏手稿本。作者在「自序」中,亦一如「鲁春秋」托为左尹非人所撰。本书初作部分,尝名为「敬修堂说外」;后以全书名「罪惟」者,乃于罹庄氏史狱之祸后所更定。但书中凡南明诸王皆列「本纪」,并撰有郑成功及台湾诸传;其惓故国之意,虽几罹重辟而不悔。此书之作,始于甲申(明崇祯十七年),成于王子(清康熙十一年)。原分纪、志、传三门,凡帝纪二十二卷、志三十二卷、列传三十六卷,别有历朝帝纪逸篇、列朝逸传。本书选集南明诸纪及列传等篇,计纪五,分安宗纪、鲁王监国、唐主、桂主、韩主五篇;传四十四,分诸王、抗运诸臣、致命诸臣、谏讥诸军、清介诸臣、文史诸臣、武略诸臣、播匿诸臣、庸误诸臣、叛逆、列朝诸臣(逸传)、外藩、外国等目。并将原有「东山自序」移列卷首,「原书卷目」、「编印例言」及跋语录置书末作为「附录」。

金光明经选译

金光明经选译

本经作为初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对后世佛教,尤其是中国佛教影响甚巨。节选的标准是视其宗教价值和学术价值及是否对后世佛教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涅槃说、三身说、十地说以及如来行思想均集中于前十品,故重点选录了其中的《如来寿量品》《分别三身品》《灭业障品》《最净地陀罗尼品》和《依空满愿品》。《四天王护国品》中的天王护国思想和《长者子流水品》中的护生思想对后世佛教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过相当影响。《舍身品》所述王子饲虎故事,情节完整,形象生动,其所张扬的慈悲救世的理想对后世信众有着巨大的感召力。

绝余编

绝余编

《绝余编》是佛教经典,作者是明朝智旭。本书包括目录序,卷一愿文六首,卷二法语十首传一首,卷三序三首、题跋五首、书柬十一首、杂文二首、疏六首、卷四赞十一首、铭二十三首、诗偈一百四十九首、附对联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