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叟曝言
作者:陆士谔
二卷二十回。卷端题“青浦陆士谔撰”。有清宣统元年(1909)改良小说社铅印本;上海亚华书局铅印本(1928)。正文前有李友琴序和总评各一篇。 书叙主人公文祁为解决中国人多物少、求过于供的困难,成立拯庶会,寻求富民强国之道。他构想出三个步骤: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发展科学:第三是移民外星。在近一百年前提出这些构想,表现了作者丰富和大胆的科学幻想。如文祁设计飞舰将人运载到外星去,以及对月球、木星的描绘,都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想象力。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如办公宅,宅内人人不分男女都有职业,吃饭有公饭所,洗衣有洗衣房,孩子有蒙养所等,又明显地受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小说主要着力于科学幻想和社会梦想,人物的刻画不很成功,主人公缺乏个性,给人印象不深。
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總評
- 第一回 明宗旨利民富國 發偉論石破天驚
- 第二回 千古興亡片言解决 兆民顚沛十子辛勤
- 第三回 製帆車金演發奇想 建公宅文礽運巧思
- 第四回 開辦試驗塲農業進步 發明預治法醫學改良
- 第五回 乘帆車素臣出游 賜古琴礽兒作賦
- 第六回 歐羅巴聯師起革命 景日京黑夜走慈江
- 第七回 景日京窮途遇滑賊 朱百曉黑店送殘生
- 第八回 誅劇賊日京逞威 送主人亞魯盡義
- 第九回 築飛艦旅行他星球 煉硝酸製造棉花藥
- 第十回 挹翠堂分韻吟詩 謹身殿特旨召對
- 第十一回 論弊政痛定思痛 造紙砲奇外生奇
- 第十二回 裂地轟天英雄壯志 盃弓蛇影兒女癡
- 第十三回 游飛艦長卿驚奇 征歐洲文礽拜帥
- 第十四回 傳檄定歐洲將軍威武 片言摧俗論名士風流
- 第十五回 文元帥班師回祖國 醒獅艦發軔探他星
- 第十六回 醒獅艦初臨異界 少年隊環游月球
- 第十七回 試炸藥轟裂月世界 探木星發現鑽石山
- 第十八回 履寳地詫逢豎頭獸 獵巨蚌驚得夜光珠
- 第十九回 聲東擊西計降獅虎 排雲馭氣周歴星球
- 第二十回 玉宇瓊樓恍臨僊境 珠宫貝闕如入畫圖
猜你喜欢的书
玉斗山人集
元代诗文别集。3卷。王奕(或作王弈)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王奕原撰有《斗山文集》12卷,《梅岩杂咏》7卷,今均未见传本。今存《玉斗山人集》3卷原名《东行斐稿》,系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乡人陈中州所刊,佚去诗4首,而补入遗文2篇,并改今题。原书卷1-2诗文错杂混编,卷3为词。卷末附遗文2篇,还收有明人李梦阳、费宏等的有关诗篇,及陈中州所撰《斐稿板成告墓文》。从体例上看,今本《玉斗山人集》3卷无疑是拾辍残丛而混编成书。王奕的诗文都比较质朴,甚至失于粗糙,但往往直抒胸臆,颇有感人之笔。如《和元遗山诗》10首、《谢叠山先生己丑九月被执北行闽士以诗送之倚歌以饯》2首,都受到诗论家的注意,尤其是后者,格调高昂,感情炽热,在沧桑之感衬托下,更使人执著于友情。可见王奕的诗文不以辞藻、格律见长,而以气韵称胜。他集中的诗文不时流露出以胜国遗民自居的心境,但对于新朝确立的现实又并无怨尤,这一矛盾是许多同时代人都曾有过的,也是他与谢枋得等人的区别。
明皇杂录
唐代轶事小说集。郑处诲撰。《新唐书·艺文志》杂史类、《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均著录为2卷,《四库全书》入小说家类著录为正文2卷、别录1卷,《墨海金壶》本著录为正文2卷补遗1卷,《唐人说荟》、《说郛》所收为1卷本,无别录,《守山阁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都在正文2卷、补遗1卷外,又附清人钱熙祚校勘记和所辑佚文。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排印本(收在《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中)。书成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据《新唐书》卷165《郑余庆传》中所附《郑处诲传》:“先是,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处诲谓未详,更撰《明皇杂录》,为时盛传。”全书合正文与别录共37条,基本上是记唐明皇开元、天宝年间轶事,记明皇少年时轶事(如“玉笼子”),登位初期励精图治的作风(如“张嘉贞”条)和后期享乐腐化的种种表现(如“华清宫”,“舞马”条)。同时对名臣贤相(如“苏頲”、“卢怀慎”)和奸佞(如“王准”、“李林甫”)的事迹也有记载。虽然不都是实录,却可作为正史之外的补充参考。其涉及志怪的内容如“冯绍正”条的画龙求雨、“李遐周”条的预言祸福,则纯是小说家言。全书记事内容多与《次柳氏旧闻》、《开天传信记》、《明皇十七事》等书相出入,可作比较研究。
伤寒医鉴
又名《刘河间伤寒医鉴》,伤寒著作。一卷。金·马宗素撰。马宗素平阳 (今山西临汾) 人。从师于刘完素。著有《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伤寒钤法》、《马冠群》、《医悟》等书。此书为马氏根据《素问·热论》的思想和刘完素之说,以驳斥朱肱《南阳活人书》。书中每条之论,先引朱氏之原文,后引刘完素之语,以辨是非。书中首载伤寒医鉴,又论述脉证、六经传授、汗下、阳厥极深、燥湿发黄、不得眠、呕吐、湿热下痢、霍乱、好用寒凉、小儿疮诊等,共有十二论。为明晰是非,驳斥朱氏,又引 《素问》之文加以论证。所论伤寒之证多从热论,喜用寒凉之药。此书对后世温病学说发展多有影响。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通行本。
伤寒大白
医经研究著作。4卷。清·秦皇士(之祯)撰。刊于1714年。本书重点论述并解答《伤寒论》原著中的不易理解的内容,使读者阅此书后明白于心,故以“大白”为书名。作者指出治疗伤寒热病当分表邪、里邪、表里兼邪三种情况。书中以长沙地区作为我国南北分界线,认为麻、桂北方可用而南方不可用,这种观点是片面不可取的。本书条理分明,文意简要,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有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其顺堂陈氏刻本、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 (1714) 博古堂刻本、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 刻本、清光绪九年癸未 (1883) 上海味兰书屋刻本、清光绪十年甲申(1884)还读楼刻本、1915年成都昌福公司铅印本、1922年吴门宁瑞堂殷氏石印本、抄本 (佚年) 和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四友斋丛说
明何良俊撰。 38卷, 分经、 史、 杂记、 子、 释道、文、 诗、 书、 画、 求志、崇训、尊生、娱老、正俗、考文、词曲、续史等17类。何良俊,字元朗,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嘉靖中以岁贡生入国学,特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弃官归家后移居苏州,与文征明等人交游。藏书4万卷。在明代学者中,堪称博学多闻。 自称和古人庄周、王维、 白居易为友, 因名斋曰“四友斋”。此书搜采甚广,记有很多明代史料,苏松等处地方掌故,以及各类专门性考证和批评。 其中“文”、“诗”、“词曲”三类,论及文、诗、 曲诸方面源流变迁等,如,“诰敕起于六朝,然其来甚远,肇自舜命九官与命羲仲和仲之词,后《君奭》、《君牙》、《蔡仲之命》,皆其遗制也。”(《四友斋丛说·文》如,“金、元人呼北戏为杂剧,南戏为戏文……夫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歌曲,则歌曲乃诗之流别”(《四友斋丛说·词曲》)。
弟子箴言
家训,清胡达源撰,共十六卷,分为奋志气、勤学问、正身心、慎言语、笃伦纪、睦族邻、亲君子、远小人、明礼教、辨义利、崇谦让、尚节俭、儆骄惰、戒奢侈、扩才识、裕经济,系统地继承和发扬了古代家训和湖湘家训的优良传统。是近现代湖南文化世家家训的典型代表,全书融会诸说,是湖湘家训之中非常系统全面的家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