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宝卷

作者:佚名
雷峰宝卷

宝卷,一种讲唱文学形式,由唐代的变文和宋代和尚的说经发展而成。早期作品的题材多为佛教故事,宣扬因果报应,以用七字句、十字句的韵文为主,间以散文。现存《香山宝卷》,一般认为是宋代普明和尚的作品。明代以后,取材一般民间故事和现实生活的宝卷日益流行,有二百种以上,例如《梁山泊宝卷》、《土地宝卷》、《药名宝卷》等。佛家宣讲宝卷称“宣卷”,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曲艺。《雷峰宝卷》的开头和结局,写白蛇从仙界下凡,又从凡间被收伏而去,许宣则了却宿缘后,最后板依于佛门。宝卷把这种“天数”贯穿到了全部的故事情节之中,成为每一事件的夙因。

猜你喜欢的书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

英国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剧本,首次出版于1623年。《冬天的故事》是威廉·莎士比亚后期的喜剧作品,这部剧情复杂的作品主要叙述嫉妒成性的专制君主里昂提斯怀疑他的女儿是私生女,将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弃之户外,他的妻子埃尔米奥娜在悲伤中死去,从此里昂提斯过着懊悔与悲伤的日子。但牧羊人收养了里昂提斯抛弃的女儿,长大后的女儿经过重重波折终于回到里昂提斯身边,哀恸死去的妻子其实也是假死,最后一家人团圆并以喜剧收场。该戏剧故事性强,人物对话富有诗意。

潜邱劄记

潜邱劄记

札记。清阎若璩撰。阎氏生前并未成书,后人掇拾于散佚之馀而成帙,非其全豹。阎氏太原人,潜邱为太原附近地名,曾于《尚书古文疏证》卷六第八十一条下有“潜邱劄记”等字,故取以为书名。《四库全书》据吴玉搢重定本,删并为六卷。卷一杂考,卷二、三释地馀论,卷四丧服翼注,卷五补正《日知录》,卷六与人答问经史书。《四库提要》称其“言言有据,足为考证之资”。如:卷五“单名以偏旁为排行,如卫瓘、卫玠之流”条,“按,《晋书》玠乃瓘之孙,非弟也”;“《春秋》自僖公以前大夫并以长幼之字为称”条,“按:《春秋》自庄公十二年卫大夫已称子,石祁子是也,大夫称子,莫先于此。”其孙学林所刻,缀辑其祖残稿而欲一字不漏,故漫无体例。

庄子注

庄子注

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伦理学著作。作者郭象,字子玄,河南洛阳人。本书共10卷。本书首先建立了万物殊形、各自“独化”而成的理论前提,认为万物各有其性,要达到“性命全”而得“福”,就应各守其性而不能越轨。人也是这样,人的性也各不相同,有高贵与卑贱之分。这种差别是本于“自然”的,人们的尊卑贵贱之分是合情合理的。本书认为,包括刑、礼、法、德在内的整个名教都是与“我”无关、本于自然的。仁义规范和礼法制度都是变化不定的,它们只是“迹”,而不表现“真性”,因此不必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和制度。另外,还提出了安分守己的人生观,认为人们性的贵贱是固定不变的,其遭遇都是命定的,无法支配和把握自己的前途。人们应安分守己、顺从“命”的安排。人们应追求的理想只能是“逍遥”和“坐忘”。“逍遥”之境界即为人们各尽其性,而要达到此境界就应断绝“羡欲”的念头。人要摆脱是非、生死的烦恼,就应“坐忘”、“忘年”、“忘义”等,达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进入无不通的最高境界。本书包含着许多糟粕性内容,是麻醉人民的精神毒品,但在一些地方也有合理的思想,如肯定了礼义、法制的变化性等,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其一定的地位。

铁拐李度金童玉女

铁拐李度金童玉女

明初杂剧剧本。也称《金安寿》或《度金童玉女》。贾仲明创作。演述天上的金童和玉女下凡了却尘缘的故事: 金童与玉女违背天国的禁律,私底下相爱,被玉皇大帝贬谪人间,降凡投胎为女真族的金安寿和童娇兰。10多年后,在人间邂逅,结为恩爱夫妻,享尽世上的荣华富贵,了却了在天上无法实现的姻缘。最后,复经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度化,再脱凡胎上天为仙。 该剧的词曲写得非常艳丽,其中不少词曲来源于女真族的曲牌。表演则歌舞并重,真实地再现了元代女真贵族的生活,是杂剧中为数不多的反映少数民族的剧目之一。

江苏省通志稿选举志

江苏省通志稿选举志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选举志。凡见历代史志、三通、会典,荐辟选举科目各科制度皆入,删重复。明清举贡以上,增减名额皆入,曰选举表。凡见历代进士题名碑及省府州县志进士举人各项贡生恩拔副岁以上皆列,鸿博召试及孝廉等科亦列。按科按年,各从其类。新选举资政院,咨议局均有议员,亦宜列表于后。

雪岩祖钦禅师语录

雪岩祖钦禅师语录

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元祖钦说,昭如、希陵等编,性存序,淨日跋,附补遗及山庵杂录一则,又云慧明禅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