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水浒传
作者:佚名
清佚名撰。四十五回。题“青莲室主人辑”。首有“采虹桥上客题于天花藏”的序,序后钤有“素政堂”、“天花藏”图章各一。书虽以“水浒”为名,实则叙南宋杨幺洞庭起义事。故事以燕小乙重游梁山为引子,承接宋江、卢俊义等被害死的前书,通过罗真人说破天机,指出宋江、卢俊义为首的梁山英雄(天上的星宿)又下界转生为杨幺、王摩等洞庭英雄。所叙三十七位好汉先是分头上了天雄山、君山、焦山、白云山,然后集中于洞庭大寨,统一于一个共同的领袖。使小说情节植根于官逼民反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故事的结局既不是投降,也不是被杀,而是走进轩猿井中集体升天。故事使宋江转生为杨幺,把历史上两次著名农民起义相连结,使小说主题更具有积极的政治意义。有大连图书馆藏本,为郑公盾一九六五年以陈宽笔名在《光明日报》首次揭示。此前,不见于清廷查禁书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郑振铎关于中国文学史诸著中亦均未提及。惟清康熙时人刘廷玑在《在园杂志》卷三里曾咒骂是书,方才为后世研究者留下一条线索。解放后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11月重印本,郑公盾校点。
章节列表
升序↑- 《关于后水浒传》
- 《后水浒传简介》
- 《序》
- 第一回 燕小乙访旧事暗伤心 罗真人指新魔重出世
- 第二回 寄远乡百姓被金兵 柳壤村杨幺梦神女
- 第三回 小阳春骑虎识英雄 游六艺领众闹村市
- 第四回 逞武艺杨幺服众 交钱粮花茂遭殃
- 第五回 焦面鬼劫掳自家人 小阳春荐贤同入伙
- 第六回 铁壳脸独劫大树坡 揭浪蛟挈避轩辕庙
- 第七回 火老鸦设计散相思 花蝴蝶穷探春消息
- 第八回 图富贵卖奸瞒婿 甘作妾表里仇夫
- 第九回 鬼算计冷笑似无情 小太岁杀人如切菜
- 第十回 杨幺为村人府堂刺配 邰元酒结识江上杀人
- 第十一回 小太岁焦山同入伙 杨义勇园内结新仇
- 第十二回 小阳春甘认罪不攀人 常好汉自伏辜出好友
- 第十三回 杨大郎路阻蛾眉岭 殷尚赤情恋张瑶琴
- 第十四回 殷尚赤争风月打盐商 董敬泉苦银钱买节级
- 第十五回 孙节级狱底放冤人 屠金刚阵前招女婿
- 第十六回 好夫妻拚命捻酸 热心肠两头和事
- 第十七回 朱仙镇打擂台逞英雄 节级家赏中秋致奇祸
- 第十八回 无知婢暗偷情碎宝杯 坏心奴巧逃生首家主
- 第十九回 开封府孙本充军 麒麟山王摩被逐
- 第二十回 青竹蛇调麻药作生涯 郑天佑合群雄劫秦饷
- 第二十一回 众愚民升天成白骨 两好汉双箭射红灯
- 第二十二回 弄风沙潜踪灭迹 秦虞侯画影图形
- 第二十三回 杨幺赦还乡同形被缚 马霳爱好汉拚命救人
- 第二十四回 白云山四英雄小结义 龙尾岭两押差私害人
- 第二十五回 黑疯子气愤愤怪人轻 许蕙娘铁铮铮守节义
- 第二十六回 杨义士拚命救佳人 前知神设谋合大伙
- 第二十七回 不约同大闹开封府 义气合齐上白云山
- 第二十八回 小阳春思父母还乡 黑疯子赶朋友作伴
- 第二十九回 屠俏不提防遇官兵 杨幺用妙计擒黄佐
- 第三十回 路见不平打德明 坐护乡村遇常况
- 第三十一回 乡人乘醉捉马霳 当事无知升太尉
- 第三十二回 杨幺为父母受刑 马霳救朋友陷狱
- 第三十三回 何能义激柳壤村 文用智赚岳阳府
- 第三十四回 柳壤村应风水奔杨幺 众弟兄验天时同聚义
- 第三十五回 贺太尉魂销九曲岭 黑疯子身脱武昌监
- 第三十六回 诵真经智擒双将 看车水巧制轮船
- 第三十七回 袭广陵喜归勇士 下教场快杀前仇
- 第三十八回 夏不求因名偿实罪 小阳春感梦见前身
- 第三十九回 神棍合借朱润还家 铁匣开遇杨幺出井
- 第四十回 小阳春闻朝政心伤 宋高宗遇天中作乐
- 第四十一回 杨幺入宫谏天子 高宗因义释杨幺
- 第四十二回 再萧何抗违军令 众豪杰大悟前身
- 第四十三回 英雄误入烟花寨 俏妇从权认丈夫
- 第四十四回 袁军师锦囊遗妙计 岳少保决算大惊人
- 第四十五回 岳少保收服幺摩 众星宿各安躔次
猜你喜欢的书
考古编
十卷。南宋程大昌撰。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详见《演繁录》。此编主要杂论经义异同及史传谬误,博洽详明,“实能正经解之乖违,订史传之阙误”(《考古编》 张海鹏后识),多有可取。如,以白居易 《乐府诗》正韦述所记《唐六典》不曾行用之误;以在张掖者乃鲜水非令鲜水,驳章怀太子所注《后汉书·段颍传》之非; 以《汉书》 比景县当从刘昫《旧唐书》作北景;以荀子所称子弓即仲弓,非馯臂子弓;以琅琊台碑文证秦以前已尝刻石等,皆精审明晰。再如,《正朔论》谓周人虽首子以命月,而占星命算修词举事仍用夏时;《象刑论》谓是刑官取其法悬之象魏,而不取画衣冠、异章服之说,其持论颇为新异,旁引曲证,亦能有所依据。书中也有可供商榷之处,如《诗论》十七篇,反复推阐,大抵谓《诗》有南、雅、颂之名,无国风之名,说极辨博,而实无解于《礼记》之所引。故终为后人驳诘。虽然如此,仍不失为考据精核之作。《四库全书总目》谓其书“虽亚于《容斋随笔》,要胜于郑樵辈之横议也。”评价很高。今传本不一,主要有《学津讨原》、《儒学警语》、《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 等丛书本,《函海》、《江氏聚珍版丛书》 本作 《程氏考古编》 十卷。《丛书集成初编》 本据 《儒学警语》 本排印,又附以《学津讨原》本所载提要及跋识于后,为较好通行本,但排印时有错字。
医医十病
一卷,清吴楚撰。《医医十病》主要是批评有些医生不重医德,不精医术,疏于审脉,轻忽人命,守时套病,用药似是而非,曲顺人情而无已见; 或轻药保名,吝惜药料; 更有甚者,妒嫉谗谤,欺哄诈骗,害人不浅。因之昔人有言曰,医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智慧,读书达理之儒,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笃诚无伪之君子,不可信也。故该篇是研究清代早期医学伦理的一份重要资料。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明代杂剧。简名《来生债》。刘君锡撰。《录鬼簿续编》著录。写襄阳富人庞蕴,知友人李孝光欠己债不能偿还而致病,于是当面烧掉借契,又赠以银子,进而将家中所有券契尽焚毁。一夕过马槽,闻驴马作人语,皆言前世少欠庞债,无力归还,今转生为驴马来报答。庞蕴有感于此,释放饲养的牲畜,并将家财装入船上,沉入海底。然后携家入鹿门山修行,靠伐竹编爪篱为炊。庞女灵照去云岩寺山门卖爪篱,遇丹霞禅师孽根未尽,便一言点化,禅师得悟道皈依。后庞蕴闻天乐声,忽见金门玉户,上写兜率宫灵虚殿,一家4口都白日升仙。原来庞家系神佛转世,功成行满,复归天上。剧本虽有宿命论的色彩,但也谴责了金钱的罪恶。描写磨工罗和因有钱而噩梦颠倒,颇为生动,清瘗情庐主将此剧与徐复祚《一文钱》杂剧合并为《一文钱》传奇,其中《罗梦》成为昆曲舞台上著名的折子戏。《来生债》有《元曲选》本传世。此剧有法文译本。
异部宗轮论
梵名Samayabhedoparacanacakra 。全一卷。印度世友(梵Vasumitra ,西元一、二世纪顷)撰,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异部,指部派各异;宗轮,指各部派宗旨互异,如轮转不定。系小乘佛教之作品。以说一切有部教义为基础,并叙述小乘佛教二十部派产生之经过,及各部派教义之异同。为研究部派佛教史者所必读。其异译本有真谛之十八部论(或疑为姚秦鸠摩罗什所译)、部执异论各一卷。注释书有窥基之异部宗轮论述记一卷。
释净土群疑论
佛教论著。唐怀感撰。七卷。此书为问答体,不分章节,全书约提出一百四十余条疑问,以“佛有几身,净土有几种”开篇,一一进行解答。内容涉及何名净土、净土为何土所摄、如何得生西方净土、如何劝修往生、往生众生有何相貌、西方净土与兜率天宫谁优谁劣,等等。此书国内诸藏不载,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维摩义记
凡四卷或八卷。隋代慧远(523~592)撰。又称维摩义记、维摩诘所说经注、维摩义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对于维摩经之文义作解释。初阐明声闻、菩萨二藏,并举出渐、顿二教之别,而判维摩经为菩萨藏顿教之法轮;次释维摩经之经题,以下次第阐释文义。本书字句精练,而释义高妙,颇能发挥维摩经之奥旨。因著者属地论宗,故书中处处显现该宗‘阿赖耶真识说’之特色。又书中遇有须详释之处,屡出现‘义如别章’之词;‘别章’乃指大乘义章,故知此书撰于大乘义章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