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阿氏
作者:王冷佛
章回小说。近代王冷佛著。十八回。又名《春阿氏谋夫案》。是根据光绪年发生在北京内城镶黄旗驻防区域内一桩实有命案创编而成的小说。春阿氏年仅19岁,是旗人阿洪阿之女,嫁与本旗春英为妻,按照旗人以名代姓习惯被称为春阿氏。春阿氏是旧时代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者,原本已有婚约,待嫁与她青梅竹马的表弟玉吉,不料对方父母双折,家里便悍然毁约,改将她嫁给春英。婆家的人口复杂,大婆婆严苛,二婆婆刁钻,丈夫愚蛮,还有太婆婆与小叔小姑们,都需她伺候,每日不堪其苦。一晚玉吉前来不意为春英撞见,玉吉一时性起砍倒春英。待婆家发现时玉吉逃逸,春阿氏自此一口咬定是自己失手杀了丈夫,至死决不改口。该案经官府审理,久拖不能定夺,后虽审定为永久监禁,春阿氏却病死狱中,玉吉殉情亦自缢而去。《春阿氏》是该事完结不久即问世的长篇小说,构思不周及结构未工之处确有一些,但是作品在面世一个世纪以来却不断有读者在读在议,不曾为岁月埋没,可见其价值之存在。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酌美酒侠士谈心 洗孝衣佳人弹泪
- 第二回 劝孙妇委曲行情 死儿夫演成奇案
- 第三回 访案情乌公留意 听口供侠士生疑
- 第四回 验尸场抚尸大恸 白话报闲话不平
- 第五回 讯案由公堂饮恨 录实供外界指疵
- 第六回 春阿氏提署受刑 德树堂沿衔访案
- 第七回 盖九城请究陈案 乌翼尉拘获普云
- 第八回 验血迹普云入狱 行酒令秋水谈天
- 第九回 项慧甫侦探女监 宫道仁调查例案
- 第十回 露隐情母女相劝 结深怨姊妹生仇
- 第十一回 贾婆子夸富题亲 三蝶儿怜贫恤弟
- 第十二回 讲孝思病中慰母 论门第暗里提亲
- 第十三回 没奈何存心尽孝 不得已饮泪吞声
- 第十四回 宴新亲各萌意见 表侠义致起波澜
- 第十五回 聂玉言树底哭亲 王长山旅中慰友
- 第十六回 阅判词伤心坠泪 闻噩耗觅迹寻踪
- 第十七回 避戈鸟世外求仙 薄命人狱中绝食
- 第十八回 述案由归功翼尉 慰幽魂别筑佳城
王冷佛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腓特烈大帝与约瑟夫二世
该书初版于1915年,《腓特烈大帝与约瑟夫二世:18世纪的战争与外交》以中欧两位雄主腓特烈大帝与约瑟夫二世争霸为背景,以巴伐利亚公国继承战争为切入点,深入解读了欧洲主要大国参战、混战的历史。腓特烈大帝与约瑟夫二世各自的国家战略为什么存在冲突?巴伐利亚公国王位继承问题为什么成为引爆欧洲*桶的的*?列强混战为什么无法彻底破坏欧洲均势?《泰申和约》建立的欧洲秩序为什么是脆弱的?俄罗斯帝国大军进入神圣罗马帝国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本书将详细解读。
道德篇章玄颂
题“新授郢州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大理司直兼监察御史宋鸾”序,称宋鸾撰本颂。“匡”字缺笔,宋鸾盖北宋人。以七言韵语注《道德经》81章大意,摘引《道德经》部分词句。颂文内容强调虚静并主张修炼长生。
韦十一娘传
《韦十一娘传》是出现于明代中期的一篇剑侠小说,在国内已失传三百余年的明人胡汝嘉著《韦十一娘传》,在韩国发现,见于朝鲜活字本《删补文苑楂橘》。最近韩国学者将《韦十一娘传》影印本寄给本文作者。该作品重现、填补了我国剑侠小说史上一个重要环节。该作提出侠剑为公不为私的新见解,在剑侠小说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特殊意义。小说回归故乡是中韩文化交流史上又一佳话。
群经大义
经学著作。清廖平著。作者把诸经大义熔为一炉成此简要读本。共二册。作者认为经学有微言大义,章句繁多,博而寡要。如,说“尧典”二字竟至三万言。一个人从青年学起,至白头也不能通一经。为求简约,以利于读书,故以《白虎通德论》为蓝本,撰《群经大义》。将儒学典章制度,基本常识及《易》、《乐》、《诗》、《论语》、《尚书》、《周礼》、《春秋三传》等合为一学,不再分别宗派,并略加浅注,使入学者无章句之繁劳,可以一篇而知本,确是事半功倍。有1917年四川成都存古书局《六译馆丛书》。
荆园小语
《荆园小语》一书充满了智者对人生的细心体会,所点拨之处都是容易被人忽略却又不可忽视的细节,文辞细腻,发人深思,是人生处世的哲学与方法的经典汇集。
楞严经通议
楞严经通议,十卷,明德清述并序,清谛闲重刻序。附补遗一卷,出梦游集卷四十三,古本卷二十七。本藏甲三二梦游集存目,已见嘉续,今不重印。亦称《首楞严经通议》。佛典注疏。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德清述。是唐般剌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书前有作者所撰《通议提纲略科》。正文分三分:序、正宗、流通。“正宗”又分为二:初大开修证之门、二曲示迷悟差别。在“大开修证之门”中又设四科:示三观之体、示三观之相、示三观之用、结三观之名。并不详解经文,只在“议其条贯而通其大纲”。书后另有《楞严通议补遗》一文。本书于清光绪二十 年(1894)重刻,被誉为“教苑之司南,禅宗之正眼”。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