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季布传文

作者:佚名
捉季布传文

全称《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又或称《季布骂阵词文》。唐代变文。佚名撰。一卷。传文开端曰:“大汉三年楚将季布骂阵,汉王羞耻,群臣拨收军词文”。此下全文皆为韵文,基本为七言句,隔句叶韵,原有十个写本,此据王重民校录本。开端部分写楚汉交兵,季布骂阵之词,因辱及刘邦出身及祖宗,刘邦惭愧蒙羞,退阵收兵,心恨季布,发誓得天下后,凡楚将来投,皆可赏用,唯季布与钟离未必得而诛之。第二部分写刘邦坐天下后,悬文捕捉季布,季布隐身逃难,投奔齐州故人周氏之家。朝廷派朱解到齐州巡查,季布授计周氏,将季布剪发刺面带枷,伪装其仆,卖与朱解。第三部分写季布随朱解回京,因习武被朱解识破,季布道出真实身份,并授计朱解宴请箫何、夏侯婴。席中,季布出面见萧何、夏侯婴,授计请二人奏请刘邦废止捕捉季布的榜文,并赦其骂阵之罪,封其为齐州太守。全文着重描写了季布避难时的危急狼狈处境,刻画了季布忍辱负重,足智多谋的性格特征。全文似一首叙事长诗。

猜你喜欢的书

集验背疽方

集验背疽方

一卷。宋李迅(生卒年不详)撰。李迅,字嗣立,南宋时泉州(今属福建省)人,官大理评事,以医著名,尤精外科。李迅持心近厚,医德高尚,广收方书,多蓄药味,有问方者必告,有求药者必予,毫不吝啬,积平生经验,潜心所得,著成此书。原本刊于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久佚无传,《四库全书》从 《永乐大典》中采掇,并补以缺佚之方,辑成一卷。此书虽仅万言,但专论背疽,对此证受病之源,发病之形及用药次第,节宣禁忌等,一一论说;至于诊候虚实,治疗节度等,则无不斟酌轻重,辨析毫芒,使读者了如指掌。与一般庸医治疗此证只凭剽窃一二丹方,不辨情况,妄施刀针,而鲜有疗效绝不相同,此书特别注意辨证施治原则。书中所载五香连翘汤、内补十宣散、加料十全汤、加减八味丸及立效散等,皆为传世良方。而忍冬丸与治乳痈发背神方皆只金银花一味,用药至简至精。此书原佚而后补入的麦饭石膏尤为神妙,现代科技亦予以特别重视。诚如《四库全书·提要》所言,此书堪称疡科中善本。有艺海楼依阁抄本,商务印书馆影印《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1930年上海国医书局铅印《国医小丛书》单行本。1986年福建科技出版社校注本。

宋本备急灸法

宋本备急灸法

《宋本备急灸法》一卷。夫灸治之法,吾国发明最早,且亦为特具效验之一种疗法。日本医 学改革,惟传自吾国之灸法,至今研究不遗余力。是书所列灸法,似别具真传,为南宋孙炬卿先 生旧刻,即著《鸡峰方》张焕先生所著。本国亡佚久矣,日本人仿宋影刻。前数年社友李程九君 寄自河南之抄本,裘君吉生将旧藏原刻本校对补正。尚有增刻《针灸择日编集》一卷,容再续印。

缁门世谱

缁门世谱

全一卷。详称终南山天龙会集缁门世谱。又称释氏源流五宗世谱定祖图。清代临济宗僧迅雷明喜等编,康熙四十二年(170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内容叙述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等禅门五宗之正支旁出系谱、源流,以及特异之宗风。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

佛典注疏。宋本嵩述,琮湛注。二卷。宋元祜三年(1088),本嵩应张商英之请至京城讲杜顺的《华严法界观门》,撰《华严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以禅宗颂古的形式,诠释《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字经题及《华严法界观门》。后琮湛又采用禅宗评唱体解释颂文,形成此书。本嵩颂文指出:“深明杜顺旨,何必赵州荣。”琮湛评之日:“通明妙观玄纲,何必参禅问道。”此书从形式和理论两个方面沟通了禅思想与华严思想。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入定不定印经

入定不定印经

一卷,唐义净译。妙吉祥问菩萨之退行不退行。佛言:有五种之行:一羊车行,二象车行,三日月神力行,四声闻神力行,五如来神力行。前二种有退,名为不定。后三种不退,名为入定。即入定与不定之法印也。

分别缘生经

分别缘生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初成道,思念世间苦乐诸法,无有能了知者,梵王便来证成,佛更为梵王说十二缘生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