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的三员勇将
晋悼公和诸侯在柤(zhā)这个地方与吴国君王寿梦会盟。那时有一个小国,名叫逼阳,占吴、晋两国间往来要道,常常作梗,成为两国交通的阻碍。所以晋将荀偃、士匄(ɡài),提议乘会盟之便,顺手牵羊,去讨伐逼阳。
晋国的元帅荀不赞成他们的提议,说道:“逼阳城池虽小,却很坚固,不容易攻破。这么一个小国,我们兴师动众去攻打,要是不能征服它,岂不见笑于诸侯?就算征服了它,也没有什么威武可言。我看,还是省事点儿好。”
可是,经不起荀偃、士匄二人再三请求,荀只得允许他们,发兵进攻。诸侯当中,鲁、曹等国也出兵同去。四国的兵围困了逼阳城。
果然不出荀所料,逼阳城既非常坚固,逼阳人又守御很得法,一时急切中竟攻打不下。
逼阳人见诸侯的兵久围不退,便想出一个计策:大开城门,诱敌兵进城。诸侯的士兵见了,不知是计,争先抢门。等到有许多兵已经冲进门了,逼阳人在城上,便把千斤重闸放下来,想把诸侯的兵截断在内。幸亏鲁国有个勇将叔梁纥(hé)正在门下,他就是孔子的父亲。只见他伸出双手托住千斤重闸,等门内的兵都退出来了,他才一面放手,一面耸身一跳,离开那危险地点。他刚刚站定,只听得砰一声,千斤重闸已经落下了。
咸阳茂陵霍去病墓的石雕“马踏匈奴”
魏晋南北朝南朝宋的檀道济因数有大功,被封为司空。元嘉十三年(436),刘义隆生重病,彭城王刘义康执政,他担心檀道济会在刘义隆死后谋反,便矫诏召檀道济入朝。檀道济刚入朝就被抓了起来。他被抓时,目光如炬,喝了一大杯酒,把头巾摔在地上说:“乃坏汝万里长城。”檀道济死后,南朝迅速从攻势变成了守势。后来“自毁长城”成为了昏庸君主杀害忠臣的常用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