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一妇人
作者:沈从文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11月初版,列入“新中国文艺丛书”。收《都市一妇人》、《贤贤》、《厨子》、《静》、《春》、《若墨医生》等短篇小说6篇。本集小说的内容比较复杂,有的反映都市社会的种种病态现象,有的歌颂在世俗社会里尚未泯灭的人情美,有的反映动荡不宁的社会现实。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都市一妇人》、《贤贤》和《静》等篇。《都市一妇人》(初载《创化月刊》第3号)表现城市生活中的昏暗现实和病态人生。女主人公以“小家碧玉”之身混迹于上流社会,因而不断遭到损害和蹂躏。游戏人生的消极态度使她遭受了更大的伤害,最后沦为一个老将军的外室、遗孀。痛苦和屈辱的生活使她滋生了报复的心理,她丧心病狂地摧残新婚的丈夫,最后不幸葬身水底,了却残生。作品描写了女主人公所遭受的精神苦难和扭曲的心灵,揭露了城市社会特别是上层社会的罪恶,凝结着对都市生活的否定性评价和思考。《贤贤》(初载《文艺月刊》第3卷第3期)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年轻女大学生的形象。她愉快地享受着“一切可爱的生活”,对人生充满美好的憧憬,即使在无意中受到伤害,她也能给以宽容和理解,显示了一种崇高的情怀和美好的品德。作品以优美流畅的笔调歌颂了女主人公纯朴、开
猜你喜欢的书
百万英镑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流浪汉亚当·亨利穷困潦倒。一天,他饥肠辘辘地漫步在伦敦街头。碰到了两位豪绅兄弟给了他一封信,说30天之内信封里的钱将属于他。亨利迫不及待地直奔附近一家饭馆,饱餐一顿后发现信封里是一张票面100万英镑的钱币。亨利差点晕倒。饭店老板找不开钱,又把他当做富翁,对亨利竭力讨好,任他赊欠账单,并欢迎他随时光临。从此,亨利凭着这无法找开的百万英镑,到处赊买东西,住在高级的宾馆里,气派十足,俨然是一位年轻的富翁,跟过去穷困窘迫的样子判若两人。在一次大型的宴会上,亨利与英国姑娘波霞相遇并相爱。他利用这张钞票,与美国商人赫斯丁合作,为他做广告,兜售了矿山的开采权,获利100万美元。30天期满后,亨利向先前的豪绅归还百万英镑时得知,未婚妻波霞是绅士弟弟的侄女,亨利顺利地成了富翁的女婿。作者对金钱的作用和金钱关系下人的关系做了形象的展示,情节生动有趣,令人深思。
铁岭县志
地方志书 清康熙十六年(1677)贾弘文修,董国祥纂。首有贾序,末有董跋,有修志姓名,附图(疆域图、县治图)。2卷,9志,29目。卷上建置志(城池、公廨、坛壝、祠庙、关梁、驿站、仓库、养济院、丽谯)、疆域志(山川、村落、物产、市集、古迹);卷下田赋志(丁粮、徭役、杂税)、户口志(里社、风俗、孝义)、学校志(选举、书院、名宦、乡贤、乡钦)、官师志、祥异志、人物志、艺文志(碑记、杂文、诗)。此志是现存东北第一部县级志书,为研究关东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有用的资料。辽宁图书馆藏康熙刊本。此外,铁岭县志还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贾弘文修纂本,同治年间魏燮均、商广源等修纂本,1915年陈艺、蒋益龄、郑沛纶等修纂本,1931年黄世荣、俞荣庆、陈德懿等修纂本等。
太平经钞
太平经钞,原不题撰人。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据近人王明考订,此书应为唐末道士闾丘方远节钞《太平经》而成。原书十卷,每卷节抄《太平经》一部正文,其中甲部抄文并非汉代《太平经》原文,而系出自《灵书紫文》、《上清后圣道君列纪》等南北朝上清派道书。又据敦煌遗书《太平经目录》,今本《太平经钞》癸部实属原经甲部钞文,而癸部钞文则缺。此书概括《太平经》残佚卷帙之内容,为研究汉代道教思想史保存重要资料。南唐沈汾、南宋邓牧称赞此书「备尽枢要」,「文约旨博」,确如其言。
王维孟浩然选集
《王维孟浩然选集》:本书精选王维诗121首、文2篇以及孟浩然诗111首,逐篇注释、评点,既呈现以山水田园为主要素材的特点,亦顾及反映创作的多样性和阶段性,以使读者获得更全面立体的认识。附录2篇,详细介绍王、孟的生平和创作,以及他们的异同和贡献。
黄书
明清之际王夫之著。一卷,收入《原极》、《古仪》、《宰制》、《慎选》、《任官》、《大臣》、《离合》等七篇论文,并附《后序》。作于1656年,是作者早年的政论著作。通过评述历史阐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提出了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解释仁义为“以仁爱人,不授以制而尽其私。以义制我,不私所爱而厚其疑”。(《任官》)仁义的最高意义便是维护民族利益,“仁以自爱其类,义以自制其伦。”若不能保护民族的利益,便失去了仁义的真髓。“今族类之不能自固,而何他仁义之云云也哉!”(《后序》)指出“天下之势,有合者,有分者,有张者,有翕者”(《古仪》),而没有万世一系的天下。强调天下不是一姓的私产,指责“秦私天下而力克举,宋私天下而力自诎”,是孤秦陋宋,导致了天下的祸乱。认为改朝换代是自然的事情,但不能容许他族入主华夏,“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夷类间之”(《原极》),高度重视“夷夏之防”。指出要永保民族的利益,就必须公天下,“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宰制》)。收入《船山遗书》。1956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将此书与作者另一著作《噩梦》合编刊行。
圆觉经
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或《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佛教经典。中译本,唐代佛陀多罗译,1卷。收入《大藏经》。成书年代及真实作者已无可考。佛陀善多于693年(唐长寿二年)在洛阳白马寺译出。近代以来,许多学者认为本书是中国僧人根据《大佛顶首楞严经》而作的伪经。本书译者佛陀善多,汉语意译名觉救。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人,唐武则天代时译出本书,其他事迹无从可考。“圆觉”,直译为圆满的灵觉,实为如来藏、真如、佛性、一真法界的别名。说“十方众生,圆觉清净”,“本来成佛”,只因有“恩爱贪欲”和“妄念”,才流转生死;如能舍弃一切情欲,破除一切迷误,“于清净心,便得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