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岸全传
作者:佚名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第一回 白花蛇幻形入人世 司空女心动引情魔
- 第二回 窈窈娘问疾惹邪缘 淫妒妇捻酸偿宿债
- 第三回 获灵符吴氏妾为妻 遭雷击冯家蛇变狗
- 第四回 误配药夫人幸脱灾 巧诲淫后生终殒命
- 第五回 吴小住分娩释前因 马兰姐归宁订私约
- 第六回 重叙旧大闹绣房中 枉留情初设偷香计
- 第七回 说公事平分百两金 议私情再设偷香计
- 第八回 恶风流轻抛枉法钱 热因果三设偷香计
- 第九回 遭晦辱壮体撄羸疾 受虚惊贞妇出藏金
- 第十回 查阴事合家登鬼录 陷良民一命丧监门
- 第十一回 暗偷情枕上权消渴 明接客筵前暂了缘
- 第十二回 获异药公子乍试方 破新瓜女儿初进喜
- 第十三回 惊奇遇兰姐欲娄身 遭恶客英儿将出阁
- 第十四回 得娇妻畅偕鸾凤侣 进双美大兴温柔乡
- 第十五回 通消息惹恨花容损 计葬埋转眼燕巢空
- 第十六回 晤亲人口叙别离情 履佛地魂消因果事
- 第十七回 小英儿病里见前身 狂和尚街前说往事
- 第十八回 周凤官哭妻肠欲断 袁佛子生孙喜未阑
- 第十九回 不茹荤孩子饶佛性 计捨子袁大拂初心
- 第二十回 忆儿身蠢妻偏係怀 归佛门灵蛇终证果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古典文心
《中国古典文心》是20世纪国学大师顾随学问与人生的巅峰之作,由国学大家叶嘉莹精准详实地记录,并珍藏了六十多年才公之于世。这部著作把中西文化熔于一炉,把学问与人生融会贯通,把人生、文章融为一体,把学文与学道、作文与做人放在同一高度,使读者不仅在学问、写作、知识等方面得到启示,也可以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方面得到裨益。它是情与理的有机结合,蕴含着现实的人生哲理,洋溢着诱人的艺术魅力,闪烁着生活智慧的火花。在博大的中国文脉中,传承古典文化的精华,启迪当下生活的提升。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现代文学史著。刘绶松著。作家出版社1956年分上、下卷出版。全书除“绪论”外,共有5编。第1编“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1917—1921),内含4章: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文学革命”与“文学改良”;文学革命的实绩(鲁迅早期的创作);倡导时期的诗歌与戏剧。第2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1—1927),内含5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国内形势与文学概况;在战斗中前进的鲁迅;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文学主张与“革命文学”的提出;本时期的诗歌与小说;本时期的戏剧与散文。第3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7—1937),内含9章:在白色恐怖下向前迈进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想战线上的对敌斗争;党给鲁迅以力量;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老根据地的文艺运动;本时期的诗歌;本时期的小说;本时期的戏剧;本时期的报告文学与散文。第4编“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1937—1945),内含7章:在民族解放旗帜下的文艺运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伟大历史意义;文艺思想领域内的批判和斗争;本时期的诗歌;本时期的小说;本时期的戏剧;本时期的报告文学与散文。第5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45—1949),内含4章:沿着文学的工农兵方向胜利前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大收获;在反对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国统区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其成就。书末有附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简述”。本书是在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写的,“左”的倾向较为明显。此书在作者逝世后经过修订,于197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
目经大成
眼科著作。3卷。清·黄庭镜撰。初稿完成于1741年,经四次易稿,于1774年定稿。1804年黄庭镜之门生邓赞夫录读其书以《目科正宗》之名刊出,《目经大成》是中医眼科学一部总结性著作。全书纲目分明,次序井然。上卷总论,包括诸药外治章; 中卷各论,论述眼病十二因及眼病八十一症;下卷类方。此书对眼病症状及治疗学均有发挥,此如《龙木论》将内障分为二十三症,《目经大成》则由博返约,最后归结为一。又如古人在内障一症中包括了青光眼和眼底病,而黄庭镜明确地申述了内障的病症,并分别了青光眼和眼底病。在治疗学上,附有眼病方剂二百二十九首,外用药十九方。书中又介绍多种手术方法,将内障针拨术总结为拨眼八法(审机、点睛、射复、探骊、扰海、卷帘、圆镜、完璧);对于眼病的手术适应症及术前后的处理也有说明,另如眼科器械也有介绍并附图形。此书今有清刊本3种。1818年由黄庭镜之孙再刊,更名《目经大成》有清刊本4种。
说岳全传
小说。钱彩编次,金丰增订。全称《新增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作者根据前代民间传说、杂剧、小说进行再创造而成。从岳飞的出生、学艺写起,记叙他抗击金兵、屈死风波亭的一生经历,还写其子岳云继承遗志,终于直捣黄龙,完成抗金扶宋的大业。作者歌颂了岳飞的爱国热情,揭露了统治者卖国求利、屈膝投降的丑恶嘴脸。作者目的在于借南宋史实悼念明末爱国将士,谴责汉奸外寇,同时也宣扬了忠孝等封建伦理道德。作品较成功地塑造了岳飞、牛皋、宗泽、梁红玉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浓笔重墨,性格鲜明,充满了传奇色彩。
焚剑记
短篇小说。苏曼殊著。载1915年8月《甲寅杂志》第一卷第八期。作于1915年。叙宣统末年志士独孤粲的爱情悲剧。广东没落富家子弟独孤粲,为人孤洁耿介,因得罪权势而潜逃深山村中,遇村姑刘阿兰,两相爱慕而成婚。三年后,兵乱荒村,独孤粲携阿兰与其妹阿蕙逃奔香港谋生。途中,他目睹暴兵残酷洗劫村落的惨象,救出濒死于枪火中的农民周阿大,又搭救因不堪后母虐待想投海的孤女媚娘。在流离失所中,阿兰两次被逼婚出走,终于暴卒异乡。阿蕙被迫嫁于先亡人,成了活寡。独孤粲在悲愤之下,仗剑远游,为友复仇,为民除害。最后,他焚烧宝剑,与周阿大浪迹四方,不知所终。作品反映了清末社会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悲惨现实,表现了人民的善良、侠义的品质。小说把主人公的悲欢离合置于社会悲剧之中,主题深刻。惟情节枝蔓过多,结尾的安排使作品的基调更趋于感伤。
佛说优婆五戒相经笺要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尔时净饭王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欲所请求。以自济度。惟愿世尊。哀酬我志。佛言。可得之愿。随王所求。王白佛言。世尊已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制戒轻重。唯愿如来。亦为我等优婆塞。分别五戒可悔不可悔者。令识戒相。使无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