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绮谈

作者:麦仲华
回天绮谈

政治小说,十四回,未完。玉瑟斋主人著。载《新小说》第四至六号,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五月至六月出版。《回天绮谈》是一部以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英国“自由宪章”运动为历史背景,以配合晚清“宪政运动”为目的的政治小说。《回天绮谈》发表时题"政治小说",记叙的是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英国"自由宪章"运动故事,旨在配合晚清时期中国的"宪政运动".故虽明面写英国,实际是为对照中国现实,表现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要求"倡导宪政"的主张,创作动机具有鲜明的政治功利目的。共十四回。

麦仲华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母亲

母亲

苏联长篇小说。作者高尔基。作品通过1905年大革命前一个俄国普通工人的妻子、一个共产党员的母亲的觉醒的故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民主工党在领导和组织革命群众中的巨大力量以及工人阶级领导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作品的主人公母亲尼洛芙娜,原为被贫困生活折磨得逆来顺受的妇女。丈夫酗酒死后,儿子巴维尔接触了革命真理,改变了父辈的生活态度而走上革命道路。巴维尔常常带着年轻的伙伴在家里秘密集会,接着又带领工人抗议厂主,准备罢工。母亲从儿子的勇敢行动里逐渐懂得,他们是为使人类摆脱不幸命运而进行着斗争。巴维尔在领导工人反对厂主额外剥削的事件中被捕,母亲冒着风险与党的地下印刷所联系,去工厂散发传单。巴维尔出狱后继续领导革命斗争,在“五·一”节示威游行中面对武装警察而英勇不屈,使母亲进一步提高了阶级觉悟。巴维尔再次被捕后,她挑起了儿子原来担负的革命重担,深入工厂、农村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后来,她在车站被捕时,仍不放过向群众宣传的机会,表现了无产阶级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小说通过母亲尼洛芙娜及其儿子巴维尔形象的塑造,概括了二十世纪初俄国革命者的成长过程和优秀品质,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和无产阶级政党对于教育、改造人的巨大威力,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革命意识的普遍觉醒。是世界文学中第一部社会主义作品,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对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母亲》在刻画人物、叙述事件、描绘环境时,通常是通过她的眼光看事物,从她观察的角度展示情节。使小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小说的叙述语言丰富多彩,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化。

怎样学习格律

怎样学习格律

《怎样学习格律》的作者是20世纪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龙榆生。本书是一本专讲唐宋词体制格律的书,本书共收词牌百余调,其中大多数是唐宋词中常见的。每一词牌都说明它的产生来历和演变情况,间或指出适宜表达何种情感及其中某些特定的句法和字声。

砚谱

砚谱

一卷。作者不详。旧载左圭 《百川学海》中,既无序、跋,也没有所作年月。是书仅三十二条,杂录砚之产地及其故实。中间载有欧阳修、苏轼、唐询、郑樵诸人之说。收录既不广博,也有一些错谬疏漏。如以端溪子石为在大石中生,是沿袭旧说,未加考证。又如许汉阳以碧玉为砚,其事出谷神子《博异记》,实际上是龙女之砚,不是汉阳之砚,这是作者征引之误。但有的记载也可见作者的真知灼见,可供后世检核古砚之用。现存《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等。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

原不题撰人。书中提及明初正一道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人,应为明代正一道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言伏魔杀鬼之法。内载杀鬼神将吏兵名额,太上北极神符、太上大杀鬼符,北极酆都六宫名及神咒、北极杀鬼印等。据称佩带以上符箓神印,诵咒念名,可摧灭精邪,摄伏魔蜮,除恶治病,「代天行化,助国济民」。

人海记

人海记

《人海记》,笔记,二卷。查慎行撰,人海,极言人之众多。宋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诗:“憔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诗中人海指京都人口众多,查慎行便以人海代京都。慎行在北京读书、做官三十年,故名其书日《人海记》。《人海记自序》:“余自甲子(1684) 北游太学,又九年举京兆秋试,又十年唱第南宫。其后供奉内廷者七年,从事书局者三年,迨癸已(1713)夏移疾乞归,年已六十有四矣。通计三十年来,客居京师,岁月过半。其间年目阳见,随手缀录,不下数百条,雪窗检点,裒集成卷,命日《人海记》。”有《昭代丛书》本、1989 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本。

寂光豁禅师语录

寂光豁禅师语录

清豁说,发育等编。六卷。收住蓬溪县龙印山佛子禅寺等四寺语录、拈古、颂古、机缘、像赞、次古德十可行,书问、行实、分灯、法语、示偈、牧牛颂、杂偈、杂著、山居、佛事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