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狼传

作者:马中锡
中山狼传

文言寓言小说。 明马中锡撰,存于明刊马中锡《东田文集》卷三。“中山狼”是一则民间流传已久的故事。明刻本《合刻三志》中的《中山狼传》署名唐人姚合,而明刻本《古今说海》、清翟灏《通俗编》、清钮锈《觚剩》,都说是宋代谢良撰。 《明文英华》则题为马中锡作,同时马氏文集中收有此作,故在没有足够否定的证据下,当暂定为马中锡作。 《中山狼传》运用塑造人物,描写情节等小说手法,又与幻想与寓言相结合,刻划了东郭先生与中山狼等鲜明形象。东郭先生被墨家兼爱济物的思想弄得迂腐僵化,明知狼“性贪而狠,党豺为虐”,却千方百计地为它遮藏掩护,以逃过赵简子的追捕。另一形象中山狼,其特点是狡诈而凶残。它本性吃人,在被人追捕的危急之际,却善于变换脸谱,谎言报恩,顺从听命,并大谈兼爱之道,以迎合愚弄东郭先生。当危机一过,便露出狰狞本相,鼓吻奋爪,强词夺理,要吃自己的救命恩人。亏得杖藜老人用计,才杀死它, 救了东郭。作品通过藏狼、护狼、释狼到求狼、斗狼、杀狼等一系列情节,表现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和认识作用的主题:狼的本性是不变的。对于狼一样的恶人,决不能有半点同情和怜悯。

马中锡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菊子夫人

菊子夫人

《菊子夫人》是法国作家皮埃尔·洛蒂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首次出版于1887年。故事讲述了海军军官“我”和伊弗随船从布列塔尼航行来到了日本长崎,在漫长而又无趣的长途跋涉后,“我”打定主意一到日本便娶一位当地人为妻来给自己解闷。可等船一靠岸,当“我”看见长相奇怪而且十分俗气的日本人后就失望不已。可“我”终究还是因为无聊打算找个妻子。于是“我”乘坐舢板进了城,然后找了位年轻车夫拉“我”去百花同找婚姻介绍人兼翻译勘五郎。经勘五郎推荐并通过一番筛选,“我”决定选茉莉小姐做妻子。三天以后,“我”见到了茉莉小姐,可她过于年轻,肤色过白,使“我”对娶她为妻产生顾虑:“我”更倾向于找位不同于白皮肤法国人的黄种人来换换口味。在无意间,伊弗提醒“我”注意随茉莉小姐一同前来的菊子,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我”终于以每月二十皮阿斯特的价格租下了菊子做“我”的妻子。巧合的是,菊子的一个弟弟就是拉“我”到百花园的那位车夫。菊子的长相相当有特色,而且显得很忧郁,和“我”结婚后,她整日就是在家捅花、弹拨一种长柄的“吉他”,而“我”对菊子感到厌恶。整天面对她,“我”觉得十分无奈。但是久而久之,在菊子带“我”和伊弗在法国国庆节出游以及平日“我”对菊子进一步观察后,“我”对她的态度有所转变,但是并不很明显。9月,“我”紧急接到了被派去中国的命令,最后“我”付清了租用菊子两个多月的费用,离开长崎,结束了短暂的日本“租妻之旅”。

思无邪小记

思无邪小记

民国情色专家姚灵犀耗时十五年,引用千馀种书籍的民初性文化大全!凡举性风俗;性知识、春宫秘戏图、宫阉祕辛,无所不谈,让您大开眼界!

蚁术词选

蚁术词选

词集。元末明初邵亨贞(1309—1401)撰。亨贞有《野处集》已著录。此集收词一百四十首。有“拟古”十首,分别拟白石、稼轩、遗山诸名家,题为“夜宿西掖”、“汴堤送别”、“水槛过雨”、“垂虹夜泊”之类。可见作者师法名家,认真揣摹不同风格。其词多咏物、即景、借事抒怀。《恋绣衾·辛丑元日》平浅如自口出,写年时风俗民情,有生活实感。而另一首《花间诉衷情》词则以名物排列,表达一定意境,有景有情,耐人品味,在词向曲过渡的艺术继承中, 占有明显地位。所写长调约居半数,亦有引人注目之作。有《四部丛刊三编》本。唐圭璋辑入《全金元词》时删去曲调三首,又收周泳先补辑词三首。

朝鲜王朝实录[显宗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显宗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显宗实录]。李棩(1641年—1674年),即朝鲜显宗(조선 현종),字景直,朝鲜王朝第18任君主(1659年—1674年在位)。李棩生于清朝盛京(今中国沈阳),是朝鲜孝宗李淏与仁宣王后张氏的嫡长子。在朝鲜仁祖立孝宗为王世子后,李棩成为王世孙,孝宗即位后,立李棩为王世子。顺治十六年(1659年)继承王位。任内党争渐起,围绕慈懿大王大妃赵氏(庄烈王后)为孝宗和仁宣王后服丧的问题,先后发生了“己亥礼讼”和“甲寅礼讼”,其最终结果是南人党取代西人党执掌政权。康熙十三年(1674年)去世,享年三十四岁。死后庙号显宗,谥号纯文肃武敬仁彰孝大王(清朝赐谥“庄恪”),葬于崇陵。

华严略疏

华严略疏

佛典章疏。作者不详。原著卷数不详。前者首残尾存,尾题:《华严略疏卷第一》,有题记:“比丘法渊供养流通。”卷中有朱笔校改字。后者首尾俱全,首题:《华严略疏卷第三》;尾题:《略疏卷第三》。有题记:“渊许”。两件笔迹相同,题记相关,原属同一部疏,当无疑。此疏书法简古,形态同南北朝写本。题记不避唐高祖李渊之讳;北辰53文内又有“卢舍那者,周名清净圆满智”,故此疏的撰写年代应在北周明帝建国(557)起至武帝建德三年(574)废佛前。关于本疏的作者,《新编诸宗教藏总录》、《东域传灯目录》、《诸宗章疏录》等经录均载有:《华严略疏》,四卷,北齐邺下大觉寺慧光撰。《续高僧传》卷二十一《慧光传》亦称慧光曾撰《华严经疏》,“疏其奥旨而弘演导”。据现存诸《华严经》之章疏对古来诸疏之科判的介绍,唯有慧光疏之科判与此《略疏》相符,故有人认为本疏系慧光所撰。但《略疏》与署名为“大觉寺沙门惠(慧)光述”的日本宽文时代古抄《花严经义记》卷第一(载《大正藏》第八十五卷)完全不类,且慧光是北齐僧人,年代略早。故也有研究者认为《略疏》或为北周著名地论师云华寺释僧猛所撰。此疏所注释者为《晋译华严经》,卷一疏铨《世间净眼品第一》(首残)至《贤首品第八》;卷三疏铨《十地品第二十二》。其疏释依《十地经论》为证,释义颇精,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略疏》在敦煌发现后,日本《大正藏》将S.2694收入第八十五卷;周叔迦在《现代佛学》1960年8期发表北辰53的录文及跋,于录文中对原文错误多有补正,在跋中对此疏之内容、科判、作者多所研究。

金身陀罗尼经

金身陀罗尼经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众生说一陀罗尼,念诵之,能得金刚身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