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楼重梦
作者:兰皋主人
原名《红楼续梦》,又作《蜃楼情梦》。有坊刻本,首有嘉庆四年(1805)西汵萴园居士序。本书第四十八回作者自称“兰果主人”,第一回又自称“兰臬居士”,第一回还提到“吾家凤洲先生”,凤洲乃明王世贞,故作者或姓王。此书尚有光绪戊戌(1898)上海书局石印本,首有叙、图,但图像与书中内容多不合。共六卷四十八回。描写贾宝玉转世,成为自己的遗腹子小钰,文武双全,出将入相,最后与转世为湘云之女的黛玉联姻。小珏锐意仕宦,全不似宝玉当年的厌恶官场,于是宝玉在这部续书中俨然变成了自己的不肖子。不过,续书最出奇之处在于对小珏情爱经历的描写。作者在情色方面流露出一种奇特的恋物癖,这种恋物癖并不以三寸金莲或者身体某一部位为迷恋对象,更不同于原著中宝玉“爱红的毛病儿”,而是特别针对处于污秽状态的女性身体——无论是呕吐,行经,大小便,或者烫伤。小钰的怜香惜玉表现为不顾腌臜,对这些因为处于特殊生理情况而软弱无助的女性身体予以照管和爱抚。这样的癖好,在古典小说里还是仅此一见。
章节列表
升序↑- 叙
- 第一回 警幻仙追述红楼梦 月下老重结金锁缘
- 第二回 连理同生 樗蒲淫赌
- 第三回 晴雯婢借尸还魂 鸳鸯姐投胎作女
- 第四回 荡妇怀春调俊仆 孽儿被逐返家门
- 第五回 宁荣府二次抄家 珍琏儿三番听审
- 第六回 获重谴囚徒发配 感旧游美妇联诗
- 第七回 燕语莺声创兴家塾 红香绿艳齐起闺名
- 第八回 学中属对舜华为魁 园里吟诗优昙独异
- 第九回 获丑擒渠略施武艺 怜香惜玉曲效殷勤
- 第十回 梅碧箫病谈前世 贾小钰梦读天书
- 第十一回 镇东伯初平海寇 明心师新整庵规
- 第十二回 白云山兼谈命相 红药院闲讲经书
- 第十三回 玉皇阁小儿角力 杏花村孤女完姻
- 第十四回 召神兵小钰演法 试飞刀碧箫逞能
- 第十五回 十万倭兵重作乱 九重恩旨特开科
- 第十六回 文武状头双及第 雌雄元帅共兴兵
- 第十七回 特典崇隆登坛受印 仁心恺恻掩骼施财
- 第十八回 荡妖寇大显神通 受皇恩荣膺宠锡
- 第十九回 闺内吟诗堂前问卜 环儿南窜淑贞北来
- 第二十回 圣恩浩荡薄海同春 帅德汪洋灾黎乐业
- 第二十一回 医病符偶然戏谑 限体诗各自推敲
- 第二十二回 平海府大营甲第 凝香殿慎选贤媛
- 第二十三回 身居事外款款论题 情切局中皇皇待报
- 第二十四回 晓开蕊榜题名氏 日丽螭坳谒圣明
- 第二十五回 待年册立居私邸 衣锦荣旋宴画堂
- 第二十六回 分院宇点景铺陈 派丫头更名服役
- 第二十七回 甄小翠避妖来贾府 叶琼蕤逃难入王园
- 第二十八回 逗春情淡如入学 膺赦诏蓉儿还乡
- 第二十九回 彩笺结社 画册题诗
- 第三十回 会同年花园玩景 乘良夜雪阁开樽
- 第三十一回 赏春灯凭肩献媚 窃香履度足调情
- 第三十二回 老尼携徒弟募化 倭王率妻子来朝
- 第三十三回 琼蕤赠一股金钗 岫烟送两丸丹药
- 第三十四回 香雪秘传妙术 传灯别倡宗风
- 第三十五回 留香居重来住客 中元节追荐情人
- 第三十六回 钟情人幽怀沉结 无耻女使酒猖狂
- 第三十七回 三枝神箭穿杨柳 一阕新词缔凤鸾
- 第三十八回 翡翠帐中揉雪乳 鸳鸯被底拥香躯
- 第三十九回 花袭人因贫卖女 贾佩荃联谱认兄
- 第四十回 交址女子随贡使来京 扬州道姑关生魂入腹
- 第四十一回 浸水芙蓉窥玉体 临风杨柳度纤腰
- 第四十二回 四女将出征东粤 五学士被黜西清
- 第四十三回 五美同膺宠命 四艳各配才郎
- 第四十四回 巧姐初返外家 淡如错招老婿
- 第四十五回 细雨孤灯回噩梦 清樽皎月感秋声
- 第四十六回 婢女戏编茜字谜 美人争谱竹枝词
- 第四十七回 怜香成死别 惜玉感生离
- 第四十八回 圆大梦贾府成婚 阅新书或人问难
兰皋主人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我们
《我们》是俄国作家尤金·扎米亚京创作的长篇小说,完成于1921年,但当时前苏联当局认为该作不宜发表。1988年《我们》才在前苏联公开发表。这是一部反乌托邦作品,《我们》针对的是极权主义的种种弊端。全书采用笔记形式,假借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一个模范公民之口,戏拟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联众国”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态。《我们》的写作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的《1984》、《美丽新世界》,更是开创了反乌托邦这一文学作品类型。
翰苑集
二十二卷。唐陆贽(754—805)撰。陆贽字敬舆,唐代诗文家。嘉兴(今属浙江)人。十八岁进士及第,又登博学宏词制科。授华州郑县尉、后授渭南尉、迁监察御史。唐德宗时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后转为中书舍人并兼翰林学士。后受谗毁,罢知政事。唐顺宗即位后诏还,诏未至而卒,赠兵部尚书,谥号宣。陆贽长于奏议政论,文章挥洒自如。其诗多为写景抒情之作。其著作有《遗使录》、《备举文言》、《陆氏集验方》及《论议表疏集》等多种。根据《艺文志》载贽有《议论表疏集》十二卷。又《翰苑集》十卷。陈振孙《书录解题》载《陆宣公集》二十二卷,中分翰苑、膀子为二集,其目也与史志相同。晁公武《读书志》所载乃只有《奏议十二卷》。元祐中,苏轼乞校正进呈,改从今名。疑是裒诸集成此书,与史志名目全不相合。今考尤袤《遂初堂书目》所列,实作《翰苑集》。而钱曾《读书敏求记》载所见宋椠大字本二十二卷,也作《翰苑集》。可知自南宋以后,已合议论表疏为一集,而总题以翰苑之名。公武所见为元祐本,恐非全册。宋祁作贽传赞,称其论谏数十百篇,“讥陈时病,皆本仁义,炳炳如丹青,而惜德宗之不能尽用”。故《新唐书例》不录排偶之作,独取贽文十余篇,以为后世法。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尤重陆贽议论,采奏疏三十九篇。其后苏轼亦乞以贽文校正进读。知其文虽多出于一时匡救规切之语,但对古今政治得失之故,无不深切著明。因而历代宝重。有内府藏本。
十四朝文学要略
研究著作。刘永济著。二卷。为作者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时所作讲义。自上古编至隋代而止,故名。卷首“叙论”,通论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旨趣。卷一“上古至秦”分论“古代茫昧难征”、“孔子删述之影响”、“诗经为后世感化文学之祖”、“春秋时诗学之盛”、“纵横家为诗教之流变”、“论著文之肇兴”、“诸子文学之影响”、“战代文学风气有三大宗主”、“楚辞为赋家之祖”、“嬴秦统一与文学”。卷二“汉至隋”分论“辞赋蔚蒸之因缘”、“两京赋体之流别及其作家之比较”、“赋家之旁衍”、“汉乐府三家之消长”、“两京当诗体穷变之会”、“史体之大成及马班之同异”、“篇体变古之殊尚”、“魏晋之际著文之盛况”、“六朝诗学之流变”、“南北风谣特盛及乐声流徙之影响”。书后附《〈旧唐书·音乐志〉所载清乐曲目表》、《文体孳乳分合简表》。征引繁富,阐论精到。四十年代初曾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198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根据作者校订增补本校勘出版。
抚黔纪略
《抚黔纪略》是江东之在抚黔期间所写的序、议、记、颂、檄、引、谕、训。主要为利民之策, 如,备赈公田;右文田;惠药田;恤军田;泽幽田;济川田;开河道,建鳌叽,即现甲秀楼下的浮玉桥; 推引二十四善,重修贵州通志,建贵阳府学;设恤隐局,确实是建万世之长策。另有五封家书,说他在外 不必挂念,多次强调无俸禄可寄回家,都用在贵州事务上,告诫其儿要读书,勤俭,养德、养福、养寿, 可见其为民之心。
素问经注节解
医经类著作。清姚止庵撰。九卷。止庵字绍虞,会稽 (浙江绍兴) 人。初业儒,涉猎医学。因感《内经》之学“其旨奥,其事博,其文错杂而难稽”。遂寝馈于《内经》 中十有四年,参断诸篇斟酌损益。撰成此书与《灵枢经注节解》 等。因书中贯穿“损有余,补不足,以归乎中正之节”宗旨,故名。成书于康熙十六年(1677)。分内、外篇。内篇三卷,首论阴阳,再论治法,载文四十八篇。外篇六卷,论针灸,运气等,载文三十一篇。书中注释,以王冰注为主,兼采杨上善《太素》、林亿等《新校正》、马元台 《注证发微》、张景岳《类经》等各注释之长,并抒发己见。对经文“斟酌而损益之”,并将经文中 “赘词”、“重出”者,进行删削;“脱误”、“舛讹”者,进行“补葺”和“订正”;对“句语之颠倒,段落之参错”者,进行更易。书中多有发前人所未发,补前人所未逮之论注。为研究《内经》很有价值的文献。有一九六三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净土随学
净土随学,二卷,清古崑编,照莹题词,芳慧缘起,附往生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