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子报

作者:佚名
杀子报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敬文堂刊本《杀子报》扉页书影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敬文堂刊本《杀子报》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清廉访案》、《杀子报全传》。六卷二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敬文堂刊本,藏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1920年刊本,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敬文堂刊本。书叙通州如皋寡妇徐氏与天齐庙和尚纳云私通,为九岁的儿子官保察觉,斥责纳云并将其赶出家门。徐氏嫌官保碍事,欲加杀害。女儿金定知母阴谋,告其弟。官保害怕,告知塾师钱正林。钱不信,亲送官保回家。徐氏当面虚与委蛇,晚上便将官保杀害,且碎其尸,逼金定将碎尸藏入油坛。翌日,钱正林不见官保上学,晚上又梦见官保哭求伸冤,并经金定证实其事,告于官;但因缺乏证据,反被知县诬以讹财不遂,押在监中。官保前去托梦,告以死尸所在,钱又嘱其妻复告。知县遂乔装私访,从王家长工老王等口中得知真情, 终将王徐氏、那云逮捕转解,判处死刑,并释钱出狱。

猜你喜欢的书

五经文字[四库本]

五经文字[四库本]

字书。唐张参撰。3卷。书成于唐大历11年(公元776年)。该书收集经典中的疑文互体,并参考许慎《说文解字》、吕忱《字林》、蔡邕《石经》及陆德明《经典释文》等,刊正谬失,辨其异同,相承隶省,引而伸之,共收3235字,依偏旁分160部,以类相从。书中每字之下标有反切,多本陆德明《经典释文》,以正音读。张参于该书自序中批评了当时“务于取人之急,许以所习为通,人苟趋便,不求当否”的弊病,明确提出“字失六书犹为小事,五经本文荡而无守”的字学观点,从而阐明《五经文字》之编纂“为经而不为字”的宗旨。故“自非经典文义之所在,虽切于时,略不集录。”所收字不合常体者,则写明出处,以为证据。如“樝,侧加反,又作祖,见《礼记》。”“桃,桃,上《说文》,下《石经》”。《五经文字》刻于长安太学孔庙壁。太和(827-835)间,齐暤、韦公肃等改用木版,选择擅长书法的人缮写后悬在堂上,后又改为石刻,至北周时雕印成书。现在流行的有与《九经字样》同函的扬州马氏丛书楼刻本。

范村梅谱

范村梅谱

《范村梅谱》又名《梅谱》,是南宋时代一部记述观赏植物梅的著作。范成大著。约成书于淳熙十三年(1186)。主要版本有 《百川学海》、《说郛》、《艺圃搜奇》、《山居杂志》、《群芳清玩》、《笔余丛录》、《墨海金壶》、《珠丛别录》、《香艳丛书》、《丛书集成》本以及清光绪十一年(1885)上海福瀛书局刻本等。日本天保二年(1831)由阿部喜伍(栋斋)校订,曾占春写序,把范成大《梅谱》和 《菊谱》 合刊成《梅菊谱》。首叙梅花为天下尤物,吴下最盛。次叙作者在石湖玉雪坡种梅几百种,但仍感不足,又买王氏之屋七十幢,完全拆除,其地三分之一种梅,所有吴下梅品为之尽收;此地归吴村管辖;故记梅之书称为《吴村梅谱》。

医学见能

医学见能

又称《医学一见能》。综合类著作。清唐宗海撰。四卷。宗海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已著录。简述临床各科证治,以冀读者“一见而能”,故名。成书于同治十二年 (1873) 。卷首论诊法,包括五脏、六腑、经络及四诊; 卷一按人体部位如头骨、两耳、眼目、唇口等论述证治; 卷二论杂病证治,包括寒热、呕吐、咳嗽、喘齁、失血等; 卷三论妇人调经、安胎、保产,小儿外证、内证,外科疮证、刀伤跌打诸证治; 卷四附录救急之法,包括中菌毒、中煤烟毒、跌压猝死、梦魇猝死、汤火伤、自缢死等证治,并载清胸涤毒饮、清凉解热浆等验方。书中以歌诀形式提示概括,易于习诵,论述简明,切于实用。为医学入门书。有光绪十六年 (1890) 唐氏家藏版本 (附于《血证论》后),光绪二十四年石印本,一九二四年成都博文堂刻本。

袌碧斋词话

袌碧斋词话

清陈锐撰。计四十二则,以评论宋代与近代词人为主,然着眼于填词作法、四声、音韵等。如云:“周美成《西平乐》一首,和者方千里、杨泽民、陈西麓,三家句法长短互异,万红友、杜筱舫诸家,亦不能考定。尝疑此调下段十五句,只三用韵,未免先拍。”后读吴文英词,始悟周邦彦之过换处互协。又如云:“上三下五八字句,惟屯田独擅,继之者美成而已。”所论颇有见地。故郑文焯致书作者云:“前诵《袌碧斋词话》,感君真知,实异世上之延誉增重者”。是书收于作者所著《袌碧斋集》中,唐圭璋《词话丛编》据以收入。

法军侵台档案

法军侵台档案

收录了大量的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

梵名Ja^takama^la^ 。凡十六卷。印度圣勇(梵A^rya -s/u^ra )菩萨等造,北宋绍德、慧询等译。又称本生鬘论、本生鬘。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书记述佛陀过去世行菩萨道之事迹,并解释其法义。全书内容分前后两部,前部四卷记述投身饲虎、尸毗王救鸽命、如来分卫、最胜神化、如来不为毒所害、兔王舍身供养梵志、慈心龙王消除怨害、慈力王刺身血施五夜叉、开示少施正因功德、如来具智不嫉他善、佛为病比丘灌顶获安、称念三宝功德、造塔胜报、出家功德等十四则本生缘起故事,卷五以下阐释护国本生等法相之释论。又就现存汉译本之全书结构而言,前部之十四缘起,文义易解,后部之前半则缺略,且行文晦涩,文义难解,恐系合缀别种原本所致,故与现存梵文原本出入极大。现存之梵文本共收录三十四则本生故事,一般皆以之为圣勇所造。据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记载,梵文原本为圣勇、寂变、圣天所造。阅藏知津卷三十八则谓前四卷为圣勇护国尊者集,后十二卷为寂变、胜天所作。若此之圣勇与分别业报经(刘宋僧伽跋摩译)之撰者大勇同人,则梵文原本成立之年代当在西元四世纪。近代又有学者主张梵本本生鬘与百五十赞、四百赞之作者为同一人,此说若正确,则梵文原本成立之年代约为二世纪。据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载,本生鬘乃赞咏中最优美者。南海诸岛十余国,皆有讽诵本生鬘之风习。梵文本刊行于一八九一年,英译本则刊行于一八九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