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外史

作者:高阳
清宫外史

历史小说,高阳著。晚清历史全景式画卷、系列史诗巨著《慈禧全传》之三。同治皇帝崩逝后,两宫太后再度垂帘听政。东宫太后慈安的个性温顺,不与人争,然而慈禧在暗地里仍视她为眼中钉。某日,原本只是小伤风的慈安在吃了慈禧送来的点心之后,骤然病逝!此后,慈禧更顺理成章地独揽朝政。然而慈安太后的死因,不免启人疑窦…… 继俄国扰境之后,法国也屡屡进逼越南,中法纠纷四起。慈禧面对法国的挑衅,一心主战,然而军机要臣恭王却主张以和为重,两人从此有了嫌隙。于是慈禧另指派醇王参政,最后更进一步罢黜了恭王。 慈安暴崩,恭王被黜,慈禧从此再无忌惮,她要趁皇帝亲政前,好好掌握这分大权……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燕堂诗稿

燕堂诗稿

宋诗别集。1卷。赵公豫著。无名氏撰《燕堂诗稿本传》称:作者所著《燕堂诗稿》原本16卷,其诏、诰、表、策多为当时传诵。其诗因属对不甚工切,泉州守蒋雝选汰大半,仅存有若干首,“皆中年游历而作者,自州郡以迄馆阁所赋率删去不存。”《四库全书》所辑入的写本仅1卷,收录87首诗,其中1首残缺仅存2句。卷首载无名氏作《燕堂诗稿本传》。《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虽吐属未工,而直写胸臆,不失为南宋一派”。本集除《四库全书》所收,还曾编入《宋人集》乙编。

杨勇悫公奏议

杨勇悫公奏议

本书不分卷,杨岳斌撰。岳斌初名载福,字厚菴;湖南善化人。由行伍,迭有军功,受知于曾国藩,与彭玉麟共治长江水军。清同治间,历升至陕甘总督。光绪十年法军侵台湾,命帮办福建军务。乃于是年秋在湘募勇成军,十二月至闽,翌年正月渡台,绕往东海岸埤南登岸,至三月下旬始抵台北;时已停战,旋即和成,遣撤募勇同籍。后卒,谥“勇悫”。本书“奏议”凡四十一件,均为赴援台湾前后之折片。按“杨勇悫公奏议”全帙不止此数,此祇取其中十五、十六两卷,并录原书卷首“国史本传”及“杨勇悫公神道碑铭”两文列于正文之前。

普贤行愿品颂疏

普贤行愿品颂疏

一卷,周叔迦居士撰。将释此颂,略开四门:一、释名题;二、述缘起;三、叙传译;四、解文句。

般若心经疏诒谋钞

般若心经疏诒谋钞

般若心经疏诒谋钞,一卷,宋智圆撰,日本智空刊行跋。

西藏剌麻溯源

西藏剌麻溯源

佛教史书。清守一编辑。一卷。约成于道光年间(1820—1850)。原载于《圣武记》卷五,题名《溯查西藏剌麻来源》。无序跋。是一部汉地僧人撰写的藏传佛教历史著作。内容包括:(1)西藏的地理位置;(2)喇嘛的含义;(3)唐太宗时至清嘉庆八年(1803)间西藏喇嘛教的发展情况;(4)西藏喇嘛教和当时中央朝廷的隶属关系等。其中突出记述了明清两朝的宗教政策及“红教”和“黄教”的分派与传承关系。还记载了达赖、班禅分主时各自所辖的寺院数和喇嘛数。书末介绍了当时西藏政教合一的管理机构,以及嘉庆八年第八世达赖喇嘛灵童奏闻得准的情况。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国清百录

国清百录

凡四卷。隋代灌顶编纂。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此书初由沙门智寂纂集天台智顗之遗文及碑文等,书未成而逝,灌顶继续增撰。自立制法至智者遗书与临海镇将解拔国述放生池,凡一○四条,为了解天台智顗一生行业最方便之资料。原有广略二本,广本已散佚,今书为略本。因智顗住天台山国清寺,故有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