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缘

作者:佚名
绣球缘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大明全传绣球缘》,又名《烈女惊魂传》、《巧冤家》。四卷二十九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咸丰元年(1851)。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咸丰元年(1851)广东富桂堂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英国伦敦博物院;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上海江南书局石印本,藏浙江省图书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洋海左书局石印本,藏芜湖市图书馆。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广东富桂堂刊本,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排印广东富桂堂刊本。明朝万历三十二年,镇国公、驸马都尉,官封九门提督胡豹经恩准回襄阳为母祝寿。胡与皇姑生三子:长子云光任广东布政司,次子云彪任广西梧州府总兵,三子云福居家为虐。胡豹素有不臣之心,与外甥唐玉龙密谋,遣唐落草大雁山招兵买马,共谋大明江山。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尚史

尚史

一○七卷。清李锴撰。李锴字铁君,镶白旗汉军,自署襄平,即盛京辽阳州地人,大概为其祖籍所在。康熙中,邹平人马骕作《绎史》,采摭百家杂说,上起鸿荒,下迄秦代,仿袁枢纪事本末之体,各立标题以类编次,凡所引证悉录原文,虽若不相属而实有端绪。李锴以马骕之书为稿本,经过剪裁连络改为纪传体。该书有世系图一卷、本纪六卷、世家十五卷、列传五十八卷、系六卷、表六卷、志十四卷、序传一卷,并在每段之下各注所出书名,而遗文琐事不入正文者,则以类附注于句下。书前自序称著书始于雍正庚戌,成于乾隆乙丑,阅十六年而就。此书一用旧文,剪裁排比,使事迹联属语意贯通,其中也偶有未能精核之处。

省心录

省心录

《省心录》是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所著,宋仁宗在其去世以后追封谥号“和靖先生”,所以后世也常称其为和靖先生。林逋自由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但性情却恬淡无争,隐居于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之上,一生未做官也未娶妻生子,林逋喜好养鹤种梅,常与世人道自己有梅妻鹤子,意思是将梅花当做自己的妻子,把鹤当做自己的孩子。陆游曾称赞其书法造诣高绝,苏轼也赞其文采折服与林逋的人品。林逋其著作存世不多,现留存于世词三篇,诗三百余首,书法作品仅三幅。《省心录》是林逋将其思想整合而出的佳句小集,劝诫世人从心向善,传授为人处世的要领。许多言论精妙至极,直指人心。书中的这些金玉良言好比陈年佳酿,历久弥新,相信能为今天的人们在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毗尼讨要

毗尼讨要

亦称《四分律讨要》。律学著述。唐道世纂。三卷(或各分“本”、“末”作六卷)。系《四分律》的论释书。据作者自序称,其时解释《四分律》虽有百家之说,但律之宗旨尚待阐扬。为了不使习者劳而少功,学者博而寡要,故精心研讨,博采经律,兼收众记之长,存律之简要。《法苑珠林》、《大唐内典录》均载为五卷,然现行本为三卷。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摩诃止观义例纂要

摩诃止观义例纂要

凡六卷。又称纂要、止观义例纂要。宋代从义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九册。乃荆溪大师之止观义例之注释书。本书首述止观义例之大意及撰述之由来,次释本文,复引书中之主要文句以成立自说,引用诸多内典、外典,对止观义例作极详细之解释。

华严五十要问答

华严五十要问答

凡二卷。唐代智俨集。又称要义问答、华严问答、华严经问答。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系以五十三条问答叙述华严一乘之要义。

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

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

一卷,唐金刚智译。说五字文殊之修法。咒曰,阿啰跛者娜,具有坛法,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