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 吴嫔御雕弧退兵 梁夫人桴鼓助战

却说高宗因避金兵,启跸而行,退往临安,方才七日,兀术已分两路入寇。一路自滁和入江东,一路自蕲黄入江西。高宗恐隆祐太后在洪州受惊,又命刘光世移屯江州,作为屏蔽。

自己却与吕颐浩渡了钱塘江,逃往越州。那兀术探得高宗越远,一时追赶不及,不如到江西去,逼迫太后,遂取寿春,下光州,陷黄州,长驱过江,直薄江州。刘光世自移镇江州,每日置酒高会,绝不处置兵事;等到金兵已临城下,方才知道,哪里还能守御,连忙逃往南康。

金人入城,劫掠一空,遂由大冶进取洪州。滕康、刘钰闻得金兵已到,连忙奉了太后出城。江西制置使王了猷亦弃城遁去。洪抚袁三州,相继失守。

太后行抵吉州,闻得金兵追来,急雇船夜行。次晨至太和县,船家景信见太后带了许多金帛珍宝,不觉眼红起来,便将所有财物,尽行夺去。总算还有良心,没有十分惊扰太后。那护卫都指挥使杨维忠的部兵,也溃散了。宫女们逃奔的,被劫的,失去了二百名。滕康、刘钰二人也逃得无影无踪。太后身边还有数十个卫兵都很有忠心,仗着他们保了太后和元懿的生母藩贵妃,从万安登陆,行至虔州。哪知土豪陈新,又将城围了。太后又惊惶不小!幸亏杨维忠的部将胡友前来救援,杀退了陈新,太后方才得安。

金人未得太后,又从楚州改道,掠真州,破溧水县,再从马家渡过江,攻下太平。杜充守着江淮,任凭金兵来去,绝不发兵救援。统制岳飞,涕泣入谏,他也不理。到了太平失守,距建康不远,方令副使王理,都统制陈淬,与岳飞等,邀截金兵。才经交绥,王燮的兵已经逃去。陈淬、岳飞相继突入金兵阵内,陈淬竟至战死。独有岳飞一条枪,一骑马,往来冲突,金人不敢近前,只好让他独逞威风。无如各军溃退,岳飞恐众寡不敌,只得领了部众,杀将出来,择险立营,为自保计。杜充得了败报,即弃了建康,逃至真州,诸将怨恨杜充暴虐,要想将他杀死。杜充闻知,不敢回营,寄居长芦寺内;忽然接到兀术的书信,劝他投降,当封以中原,如张邦昌故事。杜充大喜过望!潜还建康。恰值兀术也到城下,便与守臣陈邦光,户部尚书李棁,开城迎接。兀术入城,全城官员,尽皆降顺,独有通判杨邦又,啮血,大书十字于衣襟,道:“宁作赵氏鬼,不作他邦臣。”金兵牵了来见兀术。兀术敬他忠义,劝他投降。

杨邦又大骂不已,方才将他杀死。

那高宗往来杭州、越州之间,闻得杜充降金,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连忙召吕颐浩计议道:“建康已失,如何是好?”颐浩道:“万一危急,莫如航海;敌善乘马,不善乘舟。等他去后,再返两浙,他入我出,他出我入。也算是兵家的奇计呢。”高宗从之,立刻东奔明州。兀术长驱入独松关,见关内外,并无一兵,不禁笑道:“朝朝若用赢卒数百把守此关,我们哪里能渡过呢?”当下径抵临安,守臣康充之逃去,钱塘县令朱跸自尽。兀术入城,亟令阿里蒲卢浑领兵渡浙,去追高宗。

高宗闻得金兵追来,忙乘楼船,航海而逃。留参知政事范宗尹,御史中丞赵鼎守明州。恰巧张俊从越州到来,也奉诏留守明州。

且亲付手诏,有捍敌成功,当加王爵之语。吕颐浩奏请从官以下,行止听便。高宗道:“士大夫当知义理,岂可不随朕同行。

否则朕所到之处,将与盗贼一般了。“于是郎官以下,多半随从。还有嫔御吴氏,也改换戎装,扈从而行。

那吴氏世居开封,其父吴近,尝梦至一亭,匾额上有“侍康”二字。亭之两旁,遍植芍药,只放一花,鲜嫣异常,醒来不知主何祥兆。至吴氏既生,年方十四,已是秀外慧中知书识字,且能发弩箭,百不失一。高宗在康邸时,选充下陈,甚获宠幸。吴近也得官武翼郎,方才明白侍康梦兆。至高宗奔波渡江,惟吴氏不离左右;及高宗航海,吴氏本来懂得武艺,便改了戎装,保卫御驾。楼船行过定海县,至昌国县,忽有白鱼跃入御舟。吴氏即称贺道:“此乃周武王白鱼入舟的祥瑞,皇上终当克复中原。临御万方,妾敢预贺。”高宗大悦!面封吴氏为和义郡夫人。

未几,越州被陷。警报到来,高宗愈加不敢登陆。此时已是残腊,只得闷坐在船中过年。吴氏见高宗在船内郁郁不乐,惟恐有伤圣躬,知道高宗最喜题诗写字,便每日里吟诗觅句,为高宗消释愁怀。在船内作的诗倒也不少,只因仓猝奔避,都已遗失;只有吴氏尚有两首,为内侍所藏,所以传流下来。一首是题徐熙所画牡丹的,其诗道:吉祥亭下万千枝,看尽将开欲落时;却是双红深有意,故留春色缓人思。

农李夭桃扫地无,眼明惊见玉盘盂;扬州省识春风面,看尽群花总不如。

但就这两首诗而论,女子之中有此才华,也就不可多得了。

无怪高宗深加宠爱,流离颠沛之中也带在身旁,顷刻不离了。

其时,高宗的御舟,移在温台,过了年,还不敢登陆。直至建炎四年正月,得到张浚的捷报,才敢移舟近岸,泊在台州境内的章安镇。过不到十余日,又闻明州被陷,急得高宗惊惶异常!连忙命水手启椗,速向烟波深处躲避。哪里知道,高宗避得快,金人也追得快,御舟方才开行,已有一员金将,带了数百名兵卒,乘着快船,顺流而下,来追高宗了。高宗见是敌船,吓得战战兢兢,连说:“快走!船快走!”那船上的卫士,更是泥塑木雕一般,动也不敢动。舟子慌了手脚,连船也摇不来了。那金兵的快船,却如骏马一般,飞向前来,直扑御舟。

此时高宗真是身临绝地,性命只在呼吸之间了。却见那吴氏,不慌不忙,等得敌船将近的当儿,取过了雕弧,搭上了箭,觑定船头立着的金将,一箭射去。那金将一心追赶御舟,擒拿高宗,未曾防备,一箭射中咽喉,倒在船上。金兵忙着救护主将,不能追赶,高宗的御舟方得乘势逃去。倘若没有吴氏这一箭射中金将,高宗也几与二帝一般,要被劫而去了。后人有诗咏吴氏的能诗善射道:不裹寇巾女圣人,雕弧那羡十流银;更饶艳思轻红句,粉涴香梳十指春。

高宗此次得脱金人之难,幸亏吴氏的力量,便向她再三慰劳。吴氏谢道:“保护圣驾,乃是臣妾的本分,何须陛下奖慰。

只是方才看那金人的驾驶船只,势如奔马,可见敌善乘马,不惯乘船的话也是假的。恐怕圣驾能到的地方,他亦能到,如此畏避,终非长策。妾想,金人孤军深入,心内亦必畏怯。陛下若能振作精神,亲自视师,再命各路将帅四面邀击,金兵必不敢再驻于此了。“高宗内心甚是畏惧,如何肯从其言。吴氏见高宗这般怯懦,竟至畏敌如虎,不禁娇声叹道:”可惜臣妾不是男子,倘裹尺五皂纱,定当誓师两浙,与金人见个高低了。“高宗听得这话也不觉面现惭色!却深服吴氏的胆识,从此有意立她为中宫了。

且说金将阿里蒲卢浑,带领精骑,追赶高宗,直至越州,宣抚使郭仲荀,逃奔温州,知府李邺出降。蒲卢浑留偏将琶八守城,率兵径趋明州。那琶八同了降臣李邺,送过了蒲卢浑,便与李邺并马入城。忽有一大石,直向琶八头上飞来。琶八急忙躲闪,那大石只离头颅尺许,飞了过去,心内大怒!立命军士,搜拿刺客。军士方才奉令,早已有人大声喝问:“我乃大宋卫士唐琦是也,恨不得击破尔首,死亦当食尔之肉,寝尔之皮,方得甘心。”琶八不禁叹道:“使宋朝皆如此人,我兵焉得至此。”遂向唐琦问道:“李邺是个帅臣,尚且降顺。你是何人?乃敢如此?”唐琦厉声道:“李邺为臣不忠,应碎尸万段。”说至此,便用手指定李邺道:“我月受石米,尚不肯背主求荣。你受国厚恩,甘心降贼,还可算得人么?”琶八即命牵出斩道,至死骂不绝口。

那可里蒲卢浑,离了越州,渡过曹娥江,直薄明州西门。

张俊令统制刘保出战,败了回来;又令统制杨沂中,知州刘洪道,水陆两军,一同进攻,杀死金兵数千名。这日正当除夕,杨沂中等杀败敌兵,回城会饮,犒赏士卒。次日元旦,西风大起,金人又来攻城,张俊督兵守御,金兵反受创而退。到了次晨,金人又添兵攻城,张俊、刘洪道一面守城,一面遣兵掩截。

金兵杀伤大半,余众窜退余姚,遣人向兀术乞援。兀术亲自率兵前来,仍由阿里蒲卢浑前驱进攻,声势甚盛,打听得高宗在章安镇,遣快船连夜往追,舟师继进,行了三百余里,未高宗踪迹,先行的快船退了回来,方知裨将中箭而亡,高宗遁去。

兀术遥望大洋,见对面隐隐一座高山,未知何处,即问海师,此是何山“海师答称阳山。兀术叹道:”吾得至此,足矣!“下令回舟。是日,高宗御驾,正如馆头,阻风不能行。兀术倘再前进,便危殆了。其中盖有天意,宋室理应中兴,所以兀术竟至回兵。后人有诗一首,咏此事道:饮马歌残络马衔,浮屠军已越重岩;中兴若不由天意,早向阳山进一帆。

兀术下令回兵,舟师方欲掉转船头,一齐退归。忽然来了数艘大舶,乘着顺风,枪炮矢石,直向金兵击来。金兵舟小力弱,不能抵敌,连忙逃回,已伤了好些兵卒。

那大舶乃是提领舟张公裕,奉了诏命,哨探金人消息,恰巧遇着,奋力而上,杀退兀术。回报高宗,高宗方敢回泊温州。

翰林学士汪藻,以诸将无功,请先斩王理,以作士气,其余酌量加贬,令他们将功赎罪,高宗不从。兀术欲壑亦已盈满,引兵回到临安,纵火焚掠,将所有金银财帛,运载了数百年,取道秀州,经平江。留守周望,逃入太湖,知府汤东野,亦奔走而去。兀术乃以舟师。经过常州、径趋镇江。

其时浙西制置使韩世忠,却料定兀术兵回,必要经过镇江,遂带了兵船,在镇江守候,专截金人的归路。果然不出所料,被韩世忠候个正着。兀术舟师到了镇江,见江上布置了战船,旌旆飞扬,鼓角齐鸣,军伍严肃,士气勇壮,与别的将帅大不相同,知道是个劲敌;遥遥的望见坐船上面,竖的纛,绣着一个斗大的“韩”字,不免打了个寒噤,对部下说道:“原来是韩世忠,所以有这样的兵力。我素闻得他智勇足备!今日被他截住了去路,料想不能直渡过去,少不得要跟他分个高下,战败了他,方能回去哩。”说罢,便命草了战书,约韩世忠决战。

韩世忠坐在船上,接到了战书,立刻批准,越期开战。

批准之后,梁夫人从船后出来道:“将军约他开仗,我兵只得八千,兀术那边不下十万人马。倘若与他奋力战斗,就是以一当百,尚难获胜。妾身却有一计在此,未知将军以为如何?”韩世忠道:“我亦正虑寡不敌众,夫人既有良谋,那是最好的了!何不请道其详呢?”梁夫人道:“明日交战,将军可分兵为前后二队,四面截杀敌人。中军由妾暂时管领,专事守备,并发号令。倘若金人杀入,只用枪炮矢石,射住了他,不使前进。兀术见中军无懈可击,必定领了舟师,向左右冲突,要想脱身而去。将军所领之前后二队,只看中军的旗鼓为号。妾坐于船楼上面,击鼓挥旗。将军闻鼓进兵,视其旗截敌;旗往东,即往东杀去,旗往西,即向西杀去。妾料兀术虽勇,也难出此重围。若得侥天之幸,一鼓歼渠,也可除却后患,免得他再来侵扰江南。”韩世忠大喜道:“夫人此计甚妙!但我也有一计在此,此间形势,无过于金山龙王庙的。我料兀术,必然登山探视我军的虚实。我今命将前往埋伏,待他到来便可擒住。倘若兀术乖觉,不来中计,便以夫人的谋划,与他开仗,也不愁他不敢。”梁夫人点头称善!韩世忠便拔取令箭,命偏将苏德,引兵二百,以百人埋伏庙内,百人埋伏庙外下岸的侧首;听得江中鼓起,庙外的兵杀向庙内,庙内的兵向庙外杀出,见敌即擒,不得有误。苏德奉令,挑了二百名劲卒,自去埋伏。

到了次日,韩世忠亲自坐于船楼上面,将鼓摆在身旁,两眼不瞬的望定山上。不上片刻,果有五骑马上山,行入龙王庙内。韩世忠哪肯怠慢,把鼓击得震天价响起来。庙内伏兵先出,,敌骑连忙逃走。庙外伏兵略略迟延,未能拦头截住,忙与庙内之兵奋力追赶,仅能擒获两骑,余三骑飞马而逃。内有一骑,身穿红袍,腰围玉带,马失前蹄,跌将下来,又复跃上马背,逃脱而去。世忠望得清楚,料知必是兀术,不禁长叹道:“可惜!可惜!”及至苏复将擒住的两骑,押上坐船。世忠加以询问,那坠马人,果是兀术。世忠虽然惋惜,但亦无法,不过略责苏德几句,也就罢了。当下便依照染夫人的计策,分派人马,整理战具,预备厮杀。

次日清晨,梁夫人早已装束停妥,只见她戴着雉尾八宝嵌珠金凤冠,身穿一领锁子黄金甲,围着盘龙百玉带,脚上着了一双小蛮靴。真个是神似秋水,容如春月,好比当初出塞从军的花木兰,端然正坐在楼船上面,管领了中军旗鼓。兀术领兵冲杀过来,并不见宋军呐喊对敌。心中有些疑惑,便举目看望,遥见宋军船上,旌旗密布,楼船之中,端坐着一位女将军,两旁排列着疏疏的几个兵,并不像斯杀的模样,心下更觉惊疑,但也顾不得好歹,只有挥军冲上去,专向中军攻击。

那知,刚才杀到分际,只听得一阵梆子响,万弩齐发,直向金军注射,又夹杂着火炮轰轰的击来,数十百斤的大石,如冰雹一般打下。碰着人,筋断骨折。遇着船,舷碎橹断。再加了神臂弓,飕飕的横穿直注,射在身上,透甲穿胸;着在面上,贯脑洞目。任凭金兵如何奋勇,如何强悍,究竟不是铜浇铁铸的,怎么能够抵挡呢?顷刻间已是伤亡了不少的兵卒。兀术见了这样情形,料知冲突不去,不过徒伤自己的兵马,再也不能过去。急忙传令,掉转船头,斜刺里向东杀去。只听得鼓声大起,一排战船,密麻也似的拦住去路,当先船上,立定了一员大将,头戴黄金盔,身穿亮银甲,面如满月,目似流星,五绺长须,飘拂胸前。兀术瞧着,不是别人,正是威风凛凛的韩世忠——韩元帅。兀术忙令偏将迎战,自己回船向西而行。那知,刚到西边,又有一员大将,领着战船,挡头截阻。兀术一瞧,仍是韩世忠。兀术吃了一惊道:“他难道有分身的法术么?那边已经派了兵将和他交战,如何这里又遇见了他呢?我今天敢是着了鬼迷了。”正在惊诧!身旁一员大将,竟大呼冲杀过去。

兀术一见,连忙拦阻,哪里拦得住?

未知那将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

lYM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