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征东
作者:如莲居士
《薛仁贵征东》是我国著名的通俗小说之一,讲述了唐代杰出的英雄人物薛仁贵的故事。全书采用章回体形式,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值得一读。内容大致以薛仁贵的生平为经线,以他征东的事迹为纬线。薛仁贵本来是一介平民,应募投军,被埋没在火头军中,虽屡立奇功,但是他所有的功劳,却被奸臣张士贵的女婿何宗宪冒领去了。后来经元帅尉迟恭侦查了很多次,才水落石出。因此,张士贵被治罪,他被封为平辽王,征东的故事就告一段落。《薛仁贵征东》虽不免涉及神怪,但是优点却不少,尤其是对几个主要人物的刻画,相当成功,如写尉迟恭的忠勇、程咬金的莽撞、薛仁贵的武功才智,都很突出。尤其是写柳金花因赠衣?累,后来牺牲一切,破除阶级观念,跟薛仁贵在破窑成亲,即是对当时中国传统婚姻制度的一种反抗,尤其难得。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龙门县将星降世 唐天子梦扰青龙
- 第二回 胜班师罗通配丑妇 不齐国差使贡金珠
- 第三回 举金狮叔宝伤力 见白虎仁贵倾家
- 第四回 大王庄薛仁贵落魄 怜勇士柳金花赠衣
- 第五回 富家女逃难托乳母 贫穷汉有幸配淑女
- 第六回 射鸿雁薛礼逢故旧 赠盘缠周青同投军
- 第七回 樊家庄三寇破获 薛仁贵二次投军
- 第八回 樊绣花愿招豪侠婿 薛仁贵怒打出山虎
- 第九回 金钱山老将荐贤 赠令箭三次投军
- 第十回 尉迟恭征东为帅 薛仁贵活擒董逵
- 第十一回 白袍将巧摆龙门阵 唐天子爱慕英雄士
- 第十二回 小将军献平辽论 瞒天计贞观过海
- 第十三回 金沙滩鞭打独角兽 思乡岭李庆红认弟
- 第十四回 薛礼三箭定天山 番将惊走凤凰城
- 第十五回 汗马城黑夜鏖兵 凤凰山老将破获
- 第十六回 尉迟恭囚解建都 薛仁贵打猎遇帅
- 第十七回 唐贞观被困凤凰山 盖苏文飞刀斩众将
- 第十八回 薛万彻杀出番营 张士贵妒贤伤害
- 第十九回 梅月英法逞蜈蚣术 李药师仙赐金鸡旗
- 第二十回 盖苏文大败归建都 何宗宪袍幅冒功劳
- 第二十一回 尉迟恭犒赏查贤士 薛仁贵月夜叹功劳
- 第二十二回 番将力擒张志龙 周青怒锁先锋将
- 第二十三回 薛仁贵病挑安殿宝 尉迟恭怒打张士贵
- 第二十四回 火头军仙救藏军洞 唐天子驾困越虎城
- 第二十五回 护国公魂游天府 小爵主挂白救驾
- 第二十六回 秦怀玉冲杀四门 老将军阴灵显圣
- 第二十七回 孝子大破飞刀阵 唐王路遇旧仇星
- 第二十八回 雪花鬃飞跳养军山 应梦臣得救真命主
- 第二十九回 银銮殿张环露奸脸 白玉关薛礼得龙驹
- 第三十回 长安城活擒反贼 说帅印威重贤臣
- 第三十一回 卖弓箭仁贵巧计 逞才能二周归唐
- 第三十二回 猩猩胆飞砧伤唐将 红幔幔中戟失摩天
- 第三十三回 宝石基采金进贡 扶余国借兵围城
- 第三十四回 程咬金诱惑盖苏文 摩天岭讨救薛仁贵
- 第三十五回 薛招讨大破围城将 盖苏文失计飞刀阵
- 第三十六回 扶余国二次借兵 朱皮仙播弄神通
- 第三十七回 香山弟子除妖法 唐国元戎演阵图
- 第三十八回 盖苏文误入龙门阵 薛仁贵智灭东辽帅
- 第三十九回 唐天子班师回朝 张土贵欺君正罪
- 第四十回 平辽王建造王府 射怪兽误伤婴儿
- 第四十一回 王敖祖救活世子 平辽王双美团圆
猜你喜欢的书
物语日本史
《物语日本史》有上、中、下共三卷。上卷讲述了从日本建国到延喜、天历年间的历史;中卷展现了从宝元、平治之乱开始的源平合战至室町幕府的终结为止的武家政治;下卷首先描绘了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以及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统一大业,最后讲述了德川幕府安于太平之时的黑船来航、攘夷开国的明治维新、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众多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轮盘
短篇小说集。徐志摩著。列入“新文艺丛书”。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4月初版。除沈从文《〈轮盘〉的序》和作者《自序》外,收短篇小说11篇。其中《春痕》描写主人公逸原喜爱美丽动人的日本姑娘春痕,10年后见她肥胖丑陋,顿生嫌恶之心;《两姊妹》描写残疾妹妹陪伴神经病的姐姐20余年,对青春已逝深感悲哀;《老李》描写老李中学毕业当了校长,不学无术的前任校长竟唆使别人将他杀害;《轮盘》描写三小姐倪秋雁赌博输钱后痛悔前非的心理活动。另外7篇是《一个清清的早晨》、《船上》、《肉艳的巴黎》、《“浓得化不开”(星家坡)》、《“浓得化不开之二”(香港)》、《死城》和《家德》。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人物志。曰名宦,凡人任于苏省有名者,曰任绩,凡苏人任于京外有可述者;曰孝义、曰儒林、曰文苑、曰武功、曰忠节、曰隐逸、曰艺术、曰方外、曰流寓,皆详事实,各为列传。此次编志,夏先生仁虎有补者,一并列入。
舍利弗陀罗尼经
一卷,萧梁僧伽婆罗译。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
四十二章经
全一卷。后汉迦叶摩腾(梵Ka^s/yapama^tan%ga )、竺法兰(梵Dharmaraks!a )共译。为我国最早翻译之佛教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全经共有四十二章,故称四十二章经。每章内容简短扼要,最长者仅百余字,最短者二十余字。经中简要说明早期佛教之基本教义,重点在说明沙门之证果、善恶诸业、心证、远离诸欲、人命无常等诸义,阐示出家学道之要义,其说理方式,平易简明,为佛教之入门书。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唐不空译,与大集经虚空藏菩萨品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