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

作者: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

明代通俗长篇世情小说。一百回。作者“兰陵笑笑生”,约为嘉靖、万历年间山东人,惟其真实名姓不可考。这部书是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节发展而来,共一百回。现存有《金瓶梅词话》、《原本金瓶梅》两种。《词话》本署名兰陵笑笑生作。兰陵指山东苍山县西南地区,“笑笑生”系笔名。《金瓶梅》大约作于明隆庆二年至万历三十年(1568—1602)之间,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合称“四大奇书”。小说以《水浒传》中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为线索,展示了官僚、富商、恶霸三位一体的反动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勾结官府、横行乡里、蹂躏妇女的种种劣迹,并描写了西门庆家一妻四妾及婢女的勾心斗角、互相陷害和尔虞我诈。小说借宋之名写明之实,直斥时事,真实地暴露了明王朝中后期中上层社会的黑暗、腐败,揭示了封建家庭制度、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和这群醉生梦死之徒的不可救药。在艺术水平上,作者善于细腻地观察事物,既从日常生活细节里记录了人物的生活面貌,又从人物的利害关系中记录人物的精神面貌,追求客观效果,体现艺术真实,不愧为世情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还善于刻画人物,在二百多个人物中西门庆、潘金莲、应伯爵、吴月娘等形象鲜明,有个性。此外,小说结构大而不乱,颇有章法;语言风格爽朗

章节列表

升序↑

兰陵笑笑生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且介亭杂文附集

且介亭杂文附集

《附集》的文章,收自《海燕》,《作家》,《现实文学》,《中流》等。《半夏小集》,《这也是生活》,《死》,《女吊》四篇,先生另外保存的,但都是这一年的文章,也就附在《末编》一起了。先生在《白莽作〈孩儿塔〉序》中说: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所以就不自量其浅陋,和排印,装订的草率,急于出版的罢。这里重承好几位朋友的帮助,使这集子能够迅速付印。又蒙内山先生给予便利,得以销行,谨当深深表示谢意的。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五日,许广平记。

太上洞真贤门经

太上洞真贤门经

不署撰者。元始天尊述近劫成道十方天尊应身名号。经中说应身573名号,实有东、西、南、北、上、下六方563名号。劝人归命信礼。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期。是与《金虎》、《神虎》二符合用之颂章。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上清神虎上符消魔智慧》1卷为六朝上清经。本书末题:“在《太上八术智慧灭魔神
虎隐文》卷中”,盖即本经。述太上大道君授符予李山渊录众神所唱歌词。

大智律师礼赞文

大智律师礼赞文

大智律师礼讚文,一卷,宋则安述,行诜校定并题记。

圣金刚手菩萨一百八名梵赞

圣金刚手菩萨一百八名梵赞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共二十会,纯是梵语。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梵名Maha^ya^na^bhidharma -samuccaya 。凡七卷。无著菩萨造,唐玄奘译。略称集论。乃集解大乘阿毗达磨诸要项而成。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分为本事分与决择分,前者有三法、摄、相应、成就等四品,后者有谛、法、得、论议等四品。本事与决择二分系取自瑜伽师地论中之本地分及摄决择分。三法品之‘广分别’门中之有色无色,乃至有上无上等义门,与摄品之十一种分别、成就品之三种成就说,皆符合于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卷五十二及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所说。本书与显扬圣教论同为瑜伽师地论之纲目书。又本书系于唐永徽三年(652)三月译出。本论之注释书有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与本论均为后之成唯识论等书所引用,故古来亦多为唯识家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