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笑笑生

兰陵笑笑生
  • 姓名:兰陵笑笑生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兰陵笑笑生,明小说家。传为《金瓶梅》一书的作者,究为何人,有多说。1931年在山西发现的万历间刊本《金瓶梅词话》卷首欣欣子序提到“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从此开始对此人真实姓名和身分的探讨。学者认为,此署名至少与兰陵一地有关。运用文本的内证并参证明清以来的记载,把《金瓶梅》作者问题探索范围缩小。明清两代有人提到过有“嘉靖大名士”、“金吾戚里门客”、“绍兴老儒”、“陆柄仇人”等不确定说法,稍后又指实为王世贞、卢楠、薛应旂、李贽、徐渭、冯惟敏、沈德符等诸多人物。今人(包括海外学者)又提出了贾三近、屠隆、李开先、王穉登、汤显祖、丁耀亢、丘志充等。其中比较受人注意的当数以下诸说:一,王世贞。明沈德符已提到“闻此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万历野获编》)。清人坐实为王氏。如顾公燮《消夏闲记杂钞》:“《金瓶梅》缘起王凤洲报父仇。”此指严世蕃为夺取《清明上河图》而害死其父王忬。王世贞“痛父冤死,图报无由”,遂“借《水浒传》西门庆故事为蓝本”撰此一书进献严世蕃,“暗讥其闺门淫放”。另说为,其书“以毒药傅纸,冀其传染入口而毙”(王昙《金瓶梅考证》)。此之为所谓“苦孝说”。今人虽指为荒唐,但仍有学者认为王世贞说为可信。他符合“嘉靖间大名士”身分,祖籍山东,又做过三年山东兵备副使。力倡此说者为朱星、周钧韬。二,贾三近。提出此说的是张远芬。以为贾系山东峄县(今枣庄)人。峄县古为兰陵,此人亦足称“嘉靖间大名士”。以其生平、经历、文学修养、精神气质等均符合“兰陵笑笑生”的别号(《金瓶梅新证》)。三,屠隆。提出此说者为黄霖,并得到包括台湾学者魏子云在内的一些学者的响应。黄氏认为《金瓶梅》中有许多吴语区方言习俗的反映,而写山东,有时则反而很模糊甚至矛盾。屠为浙江鄞县人,曾在山东和北京做官,祖上有迁居句吴的历史。句吴为常州府,“武进县,梁为兰陵”,是为南兰陵。他生活放浪,还用过“笑笑先生”的化名。小说第五十六回所引《哀头巾诗》和《祭头巾文》见于屠隆《开卷一笑》(《金瓶梅作者屠隆考》)。四,李开先。最早作出此一推测的是吴晓铃。徐朔方认定此人为小说写定者。卜键以专著《金瓶梅作者李开先考》加以论证。比较重要的论据是:李为山东章丘人,历仕于北京,又为“嘉靖八子”之一。生活放浪,生平癖好诗词俚曲,懂音律,创作并改编过著名的《宝剑记》等传奇、杂剧多种。《词话》第七十回引用了《宝剑记》中《正宫·端正好》套曲五支。以其生平经历和精神气质,均合乎“兰陵笑笑生”诸条件。五,王穉登。持此说者为鲁歌、马征。认为,王氏最早拥有《金瓶梅》抄本,且是抄本拥有者中最有资格为作者的人。他是“南兰陵”武进人,与屠隆有交往,但后来又不满其为人,故录其《哀头巾》一诗一文以讥之。他到过北京、山东等地,以其著述名望也可算是嘉靖万历时期的大名士。早年生活放荡而晚年又颇追悔,符合《金瓶梅》小说的寓意(《金瓶梅作者王穉登考》)。但也有学者认为,1932年发现的《金瓶梅词话》冠有“新刻”的字样,初刻或原刻,可能即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提到的吴中刻本。初刻或原刻是否有欣欣子序,颇值得怀疑,故“兰陵笑笑生”亦可能为子虚乌有的伪托。目前尚待进一步研究。

兰陵笑笑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陕西四镇图说

陕西四镇图说

《陕西四镇图说》是明代(1368–1644 年)的边防要籍,详述了“九边”边防系统中陕西四镇(延绥、宁夏、甘肃、固原)战略要地的边防防务。原著一共有四册,每册介绍一个镇。此书为残本,只存两册包含延绥、宁夏两镇的材料。第一册记述延绥镇,共 40 页,以一幅延镇图开篇,图后附有解说文字。接下来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延绥镇和三十六座城,以及其中堡、营、寨等防卫据点,如黄甫川堡、清水营堡等。每个据点都配有插图,图后介绍了要塞所在位置、四面的边界,驻防军兵人数、马骡、粮草的数量,乃至境外敌人游牧部落地点,遇警如何防御截杀等等。第二册记述的是宁夏镇,共 35 页,计有花马池营、高平堡以及中卫城等共三十余座营堡。此版本虽是残本,而且作者及出版时间均未知,却是现存的记录中可供研究明朝中期政治、经济、军事的重要史料。

天老神光经

天老神光经

一卷。题“右仆射卫国公李靖修”。前有李靖于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上表。但《唐志》不见著录。《通志》著录为蔡登撰。《宋志》著录为苏登撰。是知李靖盖为依托之名。此乃察“神光”, 以占验休咎吉凶祸福之书。主张欲知休咎当观察北斗辅星,见之则吉。天阴不见,就只能视“神光”。所谓“神光”, 即在人眼中, 以指刺目眥,则可遥见辅星。每个人头上亦有光,黄或赤光而成圆形的,此人有德有喜。光青白者为奸人,黑光者为贼人。又述人之耳鸣、鼻臭亦主吉凶。书末有“禹步法”、“先玄图”等。收入《道藏》第578册。

古今诗话

古今诗话

宋代诗评汇编。本书曾经《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全唐诗话》、《诗人玉屑》、《竹庄诗话》、《诗林广记》等多次称引,但意见诸家著录。《宋史·艺文志》文史类著录有李颀《古今诗话录》七十卷,郭绍虞、罗根泽因疑二书或为一书。李颀生平事迹无考,苏轼有《答李颀秀才以画山见寄》诗,亦不知是否一人。其成书当在北宋之季,南渡之前。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今传《百家类说》本系节编本,仅五十九则。是书以记事为主,博采正史、野史、文集、笔记、小说、诗话、地志、类书,多抄录前人有关诗歌之旧说,而自撰者甚少。

历史的钥匙

历史的钥匙

范文澜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历史的实际相结合,深刻地阐发了中国历史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分期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中国通史简编》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国历史,成为 20 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本书收录的是范文澜的重要史学论文和短论,涉及中国历史分期、历史哲学、历史研究等方面,作者高屋建瓴,实事求是,既发挥深厚的国学功底,又富于理论勇气,是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现代发展不可绕过的环节,也是继承马克思主义史学需要认真研究和学习的对象。本书适合历史爱好者尤其是领导干部阅读和收藏。

梵网经菩萨戒疏

梵网经菩萨戒疏

梵网经菩萨戒疏,四卷,唐法铣撰,首题梵网经疏,尾题菩萨戒疏,存上卷。

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

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

三十卷。宋北印土沙门施护等译。金刚界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一,大毗卢遮那如来在色究竟天王宫,与九十九俱胝大菩萨众俱。为坐菩提场一切义成菩萨,示现受用身。告以观察自心三摩地,是真实智忍。次说四大明,又以金刚大灌顶法而为灌顶,乃成正觉。诣须弥山顶金刚摩尼宝峰楼阁中,次第入诸三昧,出生金刚手,金刚钩,金刚弓,金刚喜,金刚藏,金刚光,金刚喜,金刚喜,金刚眼,金刚慧,金刚场,金刚语,金刚尾湿页,金刚慈友,金刚暴怒,金刚拳等诸大菩萨,阿閦如来,宝生如来,观自在王如来,不空成就如来。亦各说大明出金刚像,大毗卢遮那如来复入四三昧,出生四大明妃,四如来亦出四大明妃,大毗卢遮那如来复入四三昧,出生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锁,金刚铃。四菩萨身,次以弹指相,普遍召集一切如来,以百八名。劝请称赞具德一切如来增上主宰自金刚萨埵无始无终大持金刚者,持金刚者闻劝请已,说金刚界大曼拿罗颂,次说弟子入坛法等。金刚秘密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二,金刚智法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三,金刚事业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四,现证三昧大仪轨分第五,降三世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六,谓降大自在天那罗延天等。忿怒秘密印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七,金刚部法智三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八,金刚部羯磨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九,大金刚部广大仪轨分第十,三世轮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一,一切金刚部金刚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二,一切金刚部法三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三,一切金刚部羯磨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四,调伏一切世间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五,莲华秘密印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六,智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七,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八,一切义成就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九,宝秘密印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二十,智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二十一,羯磨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二十二,一切如来真实摄一切仪轨随应方便广大教理分第二十三,一切如来真实摄诸部仪轨秘密法用广大教理分第二十四,一切如来真实摄一切仪轨最上秘密广大教理分第二十五,一切如来真实摄一切仪轨胜上教理分第二十六,金刚手菩萨说法仪竟,以百八名,称赞劝请一切如来。于是一切如来,及金刚手,降三世,观自在,虚空藏,金刚手,各说一颂。一切如来,及金刚手,皆从大毗卢遮那心入已,如理而住,尔时世尊从须弥山顶诣菩提场,执吉祥草,敷草而坐。乃至转处诸天所献微妙胜座,以百八名,赞叹金刚手菩萨。译师跋云,此经一部,梵本四千颂,译成三十卷。总二十六分,自第一分至第五分终,并大乘现证三昧摄。第六分至第十四分终,并金刚三昧摄。第十五分至十八分终,并法三昧摄。第十九分至第二十二分终,并羯磨三昧摄。自下四分,并诸部秘密教理所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