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暇笔
作者:姚福姚福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特利斯当与伊瑟
作者是[法] 贝迪耶,译者是罗新璋。《特利斯当与伊瑟》是法国中世纪骑士文学中一部不朽的杰作。作品讲述了一个生相爱、死相随的动人故事。特利斯当是中世纪的传奇人物,为国王去异域求金发公主为后,返航途中,与金发伊瑟一起误饮了药酒,便突发一种奔腾放肆、势不可御的激情。作品以骑士的冒险经历开头,主要表现特利斯当对王后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和不避风险的追求。骑士这种“风雅之爱”,开创了对女性的诗意的崇拜。文章家施康强称:翻译这本书,相应要求译者使用一种现代汉语有别的白话,造成时间上的距离感;译者的这一努力是成功的。
爱情心理学
收录八篇论文。1.《性学三论》于1905年发表,内容涉及“性变态”、“幼儿性欲”及“青春期的变化”三部分。2.《儿童性理论》于1908年发表,该文对儿童期的性表现,以及与其他心理活动、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揭示了一些常见的但缺乏研究的儿童期性现象。3.《“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于1908年发表,文中论述了现代社会的性道德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性的因素是现代社会文化危机、人的焦虑与神经症的主要根源,抨击了现代社会的性道德观,提出了改善文明与发展文艺的性本能升华作用说。4.《爱情心理学》共包括三篇文章:(1)《男人对象选择的一个特殊类型》(1910),主要分析了男人的性变态(或性倒错)问题;(2)《论性爱领域最普遍的衰退趋势》(1912),专门探讨了男人的“心理性阳痿”问题;(3)《处女的禁忌》(1918),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女性的“贞洁”问题。5.《论自恋:导论》发表于1914年,该文对自恋的起源、本质、表现形式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分别做了说明。6.《本能及其变化》发表于1915年,该文从不同角度分析本能这一基本概念所涵盖的内容,使用这一概念所涉及的问题,如本能的原动力、目的、对象和来源,以及描述性本能的一般性质所采用的方法等。7.《压抑》发表于1915年,该文对压抑的本质、原因、结果及其与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8.《力比多类型》发表于1931年,该文从身体特征与心理特征相结合的观点出发,以力比多为基础,将人分为性欲型、自恋型和强迫型三种,并认为混合型远多于纯粹型。
韩昌黎文集校注
唐韩愈所撰别集的校注本。愈籍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而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以昌黎名集。清末桐城派古文家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该书共计包括文集八卷,文外集二卷,遗文一卷,附录集补文三篇,集传一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复据该书分段标点后重排出版。本书收集了韩愈的全部文章,在文字训诂、名物制度、史实疏证等方面,都对旧说作了补充和订正,对旧本字句的讹误也作了校勘。其中所收“守戒”、“圬者王承福传”、“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论捕贼行赏表”、“黄家贼事宜状”和“论变盐法事宜状”等文反映了韩愈以道统论和性三品说为指导的丰富的法律思想。其中提到的“圣人”立法设刑的法律起源论,关于“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的治国主张,以及在法制方面,所主张的信赏必罚,上下一体守法,采取严刑,使“下者”“畏威而寡罪”等等,都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金石经眼录
一卷。清褚峻摹图,牛运震(1706—1758)补说。褚峻 (约1658—1728),字千峰,合阳(今属陕西省)人。峻工于刻字,以贩卖碑刻为业。经常自带干粮,走入深山穷谷、败墟废址中,搜求金石文字。凡前人书中所未著录,或虽载录而非作者所目击,未能详尽言之者,他都根据自己所亲见,一一绘其形状,摹其字画,并其剥蚀缺损之处,亲自钩勒,作成缩本,然后刻在木板上,非常逼真。本书收录自太学石鼓以下,迄于曲阜颜氏所藏汉无名碑阴,共四十七种。牛运震就各碑刻,一一加以详说,注明碑的长宽高矮及所在的地方;凡碑中假借通用字,并加以训释。本书所收录,虽数量较少,范围较窄。但比其有些作者著书只见拓本、或仅据传闻,并非亲见者,自然精核得多。此书于乾隆元年 (1736)出版,书前有褚峻自序。后褚峻又搜集到许多唐碑,另撰下卷。《四库全书》所收为纪昀家藏本。
保生铭
保生铭,唐人孙思邈撰。铭文收于《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全文皆五言韵语,包括饮食起居等诸多方面的养生格言,皆为摄生保养之经验。
包待制智勘后庭花
又名《包龙图智勘 后庭花》。简名《后庭花》。杂剧剧本。元郑廷 玉作。四折,末本。剧写宋仁宗以王翠鸾赐廉 访使赵忠,鸾母同去侍候。赵妻妒忌,命家人王 庆害死翠鸾母女,王转令下属李顺下手。时王 与李妻张氏有私。张氏为害李,怂其放走二人, 王遂以李“违误官司”为由,逼令出具休书。李 悟其奸,欲告状,王惧事泄而杀李,投尸井内。 鸾途中与母散失,只身投宿狮子店,被店小二 持斧逼奸吓死,投入井中。鸾母与书生刘天义 亦来店寄宿,鸾魂与天义相晤,互赠《后庭花》 词。鸾母见天义手持鸾词,即疑天义藏鸾。赵 忠因翠鸾母女走失,遂请包公断案。是时鸾母 亦向包公控告,呈上《后庭花》词为证。包公见 词有“不见天边雁,相侵井底蛙”,疑鸾死于井 中,词为阴魂所作;经查访,从李顺家井中捞出 李尸,由李顺哑子证实王庆即凶手;又在狮子 店井中捞出鸾尸,于是抓获凶犯,案情大白。有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本。明 沈璟《桃符记》传奇即敷衍《后庭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