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妆楼全传
作者:罗贯中
又题《续说唐志传》。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八十回。托名罗贯中纂辑,首有竹溪山人序, 称得旧集,“谱而叙之”,竹溪山人实为本书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序署嘉庆十年(1805),今存嘉庆二年刊本,署十年有误,作者为乾隆、嘉庆间人可定。作品明显保留口头文学的特色, 所说“旧集”,当指说书人底本,在其基础上加以整理。传世版本颇多,存宝华楼、务本堂、翠筠山房、渔古山房、经文堂、文瑞堂、聚元堂、经元堂、文光堂、松林堂等刊本及爱日堂、金声堂等等。述唐开国元勋罗成之后罗增兵困边关,被奸相沈谦诬为投敌而满门抄斩。罗夫人及子罗灿、罗焜闻讯外逃得免。侯登潜入粉妆楼调戏罗焜未婚妻柏玉霜,玉霜自尽遇救,历尽艰险至镇江投亲,又被沈谦子廷芳骗入相府欲行非礼。
章节列表
升序↑- 新刻《粉妆楼全传》小序
- 主要人物表
- 第一回 系红绳月下联姻 折黄旗风前别友
- 第二回 柏文连西路为官 罗公子北山射虎
- 第三回 粉金刚义识赛元坛 锦上天巧遇祁子富
- 第四回 锦上天花前作伐 祁子富柳下辞婚
- 第五回 沈廷芳动怒生谋 赛元坛原情问话
- 第六回 粉金刚打满春园 赛元坛救祁子富
- 第七回 锦上天二次生端 粉金刚两番救友
- 第八回 五面虎三气沈廷芳 赛元坛一别英雄友
- 第九回 胡奎送友转淮安 沈谦问病来书院
- 第十回 沈谦改本害忠良 章宏送信救恩主
- 第十一回 水云庵夫人避祸 金銮殿奸相受惊
- 第十二回 义仆亲身替主 忠臣舍命投亲
- 第十三回 露真名险遭毒手 托假意仍旧安身
- 第十四回 祁子富带女过活 赛元坛探母闻凶
- 第十五回 侯公子闻凶起意 柏小姐发誓盟心
- 第十六回 古松林佳人尽节 粉妆楼美女逃灾
- 第十七回 真活命龙府栖身 假死人柏家开吊
- 第十八回 柏公长安面圣 侯登松林见鬼
- 第十九回 秋红婢义寻女主 柏小姐巧扮男装
- 第二十回 赛元坛奔鸡爪山 玉面虎宿鹅头镇
- 第二十一回 遇奸豪赵胜逢凶 施猛勇罗琨仗义
- 第二十二回 写玉版赵胜传音 赠黄金罗琨寄信
- 第二十三回 罗琨夜奔淮安府 侯登晓入锦亭衙
- 第二十四回 玉面虎公堂遭刑 祁子富山中送信
- 第二十五回 染瘟疫罗琨得病 卖人头胡奎探监
- 第二十六回 过天星夜请名医 穿山甲计传药铺
- 第二十七回 淮安府认假为真 赛元坛将无作有
- 第二十八回 劫法场大闹淮安 追官兵共归山寨
- 第二十九回 鸡爪山招军买马 淮安府告急申文
- 第三十回 祁子富怒骂媒婆 侯公子扳赃买盗
- 第三十一回 祁子富问罪充军 过天星扮商买马
- 第三十二回 孙彪暗保含冤客 柏公义释负辜人
- 第三十三回 祁巧云父女安身 柏玉霜主仆受苦
- 第三十四回 迷路途误走江北 施恩德险丧城西
- 第三十五回 镇海龙夜闹长江 短命鬼星追野港
- 第三十六回 指路强徒来报德 投亲美女且安身
- 第三十七回 粉金刚云南上路 瘟元帅塞北传书
- 第三十八回 贵州府罗灿投亲 定海关马瑶寄信
- 第三十九回 圣天子二信奸臣 众公爷一齐问罪
- 第四十回 长安城夜走秦环 登州府激反程佩
- 第四十一回 鲁国公拿解来京 米吏部参谋相府
- 第四十二回 定国公平空削职 粉金刚星夜逃灾
- 第四十三回 米中粒见报操兵 柏玉霜红楼露面
- 第四十四回 米中粒二入镇江府 柏玉霜大闹望英搂
- 第四十五回 孙翠娥红楼代嫁 米中粒锦帐遭凶
- 第四十六回 柏玉霜主仆逃灾 瘟元帅夫妻施勇
- 第四十七回 小温侯京都朝审 赛诸葛山寨观星
- 第四十八回 玉面虎盼望长安 小温侯欣逢妹丈
- 第四十九回 米中砂拆毁望英楼 小温侯回转兴平寨
- 第五十回 鸡爪山胡奎起义 凤凰岭罗灿施威
- 第五十一回 粉金刚千里送娥眉 小章琪一身投柏府
- 第五十二回 众英雄报义订交 一俊杰开怀畅饮
- 第五十三回 打五虎罗灿招灾 走三关卢宣定计
- 第五十四回 盗令箭巧卖阴阳法 救英豪暗赠雌雄剑
- 第五十五回 行假令调出罗公子 说真情救转粉金刚
- 第五十六回 老巡按中途迟令箭 小孟尝半路赠行装
- 第五十七回 鸡爪山罗灿投营 长安城龙标探信
- 第五十八回 谋篡逆沈谦行文 下江南廷华点兵
- 第五十九回 柏玉霜误入奸谋计 锦上天暗识女装男
- 第六十回 龙标巧遇柏佳人 烈女怒打沈公子
- 第六十一回 御书楼廷芳横尸 都堂府小姐遭刑
- 第六十二回 穿山甲遇过天星 祁巧云替柏小姐
- 第六十三回 劫法场龙标被捉 走黑路秦环归山
- 第六十四回 柏公削职转淮安 侯登怀金投米贼
- 第六十五回 柏文连欣逢众爵主 李逢春暗救各公爷
- 第六十六回 边头关番兵入寇 望海楼唐将遭擒
- 第六十七回 众奸臣乘乱图君 各英雄兴兵伐怨
- 第六十八回 谢应登高山显圣 祁巧云平地成仙
- 第六十九回 粉脸金刚枪挑王虎 金头太岁锏打康龙
- 第七十回 沈谦议执众公爷 米顺技穷群爵主
- 第七十一回 祁巧云驾云入相府 穿山甲戴月出天牢
- 第七十二回 破长安里应外合 入皇宫诉屈伸冤
- 第七十三回 众爵位遇赦征番 各英雄提兵平寇
- 第七十四回 玉面虎日抢三关 火眼虎夜半入寨
- 第七十五回 小英雄八路进兵 老公爷一身归国
- 第七十六回 献地图英雄奏凯 顺天心豪杰收兵
- 第七十七回 明忠奸朝廷执法 报恩仇众士娱怀
- 第七十八回 满春园英雄歇马 飞云殿天子封官
- 第七十九回 结丝萝共成花烛 乘鸾凤同遂姻缘
- 第八十回 凌烟阁上千秋标义 粉妆楼前百世流芳
猜你喜欢的书
痴人之爱
《痴人之爱》是唯美派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长篇代表作,由其自身经历改写而成,堪称日式恋爱美学经典之作。关于一段失控的培育之爱,一个调教者反被调教的故事,其对人性欲念的极致书写,让人难以言喻,唯有叹息。"我对她爱憎的情绪就像猫的眼睛那样,一个晚上能变化好几次。"二十八岁的河合让治收养了十五岁的少女娜奥密,意图将其调教为"伟大的""了不起的"女性。然而,娜奥密虚荣自负、风流成性,于天真外表下暗藏心机,河合被其迷人外表蛊惑,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她的需求,甘愿接受娜奥密的各种条件,最后,发誓成为她的奴隶,任其摆布……因为爱,你会忍受很多先前想象不到的屈辱。内容讲述了一段失控的养成之爱,以自我和人性的解放为基调,展现了对女性美的绝对忠实,企图以此拒斥一切旧有的价值观念,探讨了关于爱情、人性和欲望的主题。书中对于人性欲念的极致书写,让人难以言喻,唯有叹息。为了爱,我可以付出一切;为了爱,我也可以不是我。
阿尔芒丝
小说的副标题是《1827年巴黎沙龙的几个场景》。《阿尔芒斯》是司汤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奥克塔夫出身贵族家庭,才貌超群,是上流社会里的出色人物。但他落落寡欢,对周围环境难以忍受,只有表妹阿尔芒丝是红颜知己。阿尔芒丝是个被收养的孤儿,性格坚强,与贵族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奥克塔夫与阿尔芒丝由于情投意合而彼此相爱。后来奥克塔夫经济地位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两人的爱情波折。奥克塔夫的母亲弥合了他俩的裂痕。但婚后不久,奥克塔夫听信了别人对阿尔芒丝的诽谤,离家出走,在前往希腊途中,因痛苦失望而服药自尽。
云阳集
元代诗文别集。10卷。李祁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主要版本,除《四库全书》本之外,尚有几种清抄本。卷首无序言。卷1为律赋、古律诗,卷2为律诗、绝句,卷3—5为序,卷6为序、记,卷7为记,卷8为墓铭、表、传、卷9—10为杂著。元末,李祁隐居于永新山中,明兵至永新,李祁被砍伤,僵于道旁。千户俞子茂救护了他,并以礼待之。李祁死后,由俞子茂汇辑遗文,刊刻了《云阳集》10卷。到明弘治年间,由李祁的后裔(5世孙)李东阳再次搜辑遗作,嘱托吉安太守顾天锡重刻行世。这就是今本《云阳集》10卷。李东阳曾引称学士刘三吾对李祁的评语:“其胸次廓然,为文不事奇劂,诗亦如之。”这多少道出了李祁诗文的特点:质直但缺乏文彩。在某些诗论家论及李祁诗文时,往往因为尊重他的为人,而给予他超出实际水准的评价。清康熙年间,释大汕曾将《云阳集》删并为4卷,但《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大汕“学识不足以知李祁,去取深为未当”。这个删节本《云阳集》4卷未被学术界接受。
文原
明代文章理论著作。宋濂著。《文原》分上下篇。上篇推究文章的来源,论文的本体。“吾之所谓文者,天生之,地载之,圣人宣之。本建则其末治,体著则其用章。”下篇探求写作的方法,指出“为文必在养气”。剖析文章的利病,以“四瑕八冥九蠹”为文患。四瑕:雅郑不分之谓“荒”,本末不比之谓“断”,盘骸不束之谓“缓”,旨趣不超之谓“凡”。八冥:訏者将以疾夫诚,椭者将以蚀夫圜,庸者将以混夫奇,瘠者将以胜夫腴,粗者将以乱夫精,碎者将以害夫完,陋者将以革夫博,眯者将以损夫明。九蠹:滑其真,散其神,揉其氛,徇其私,灭其知,丽其蔽,违其天,昧其几,爽其贞。宋濂论文,试图探本穷源,合文理,事功,文章三者而为 一。他说:“故凡有关民用及一切弥纶范围之具,悉囿乎文,非文之外别有其他也。然而事为既著,无以纪载之,则不能以行远,始托诸辞翰,以昭其文。”文的作用在于表现物理,发明事功。宋濂认为,“气与天地同”。“养气”即是培养客观实在所固有的气势。“人能养气,则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当与天地同功”,因而能够写出经天纬地之文。
女子丹经汇编
男女金丹地不同,(男子所观之地,与女子所观之地,初功本不同。)阴阳一理实相通,(男女都要炼成纯阳,其实理一而已。)清心寡欲为根本,筑基先要斩赤龙。(赤龙,月信也。炼去炼来月信不潮,两乳自缩如男子缩龟一般,则丹基始成。)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是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从佛陀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佛教的道范。在中国,能够代表佛陀的圣格、深邃的思想智慧,和救人救世慈心悲愿的白话文佛陀传记不多,本书是其一。 星云大师以虔敬,庄严的心态,写佛陀的一生历劫成道的过程,撰写佛陀深厚的同情心、慈悲心、智慧心,引导读者深深思维佛陀的言教,迈向光明解脱的佛道!这部《释迦牟尼佛传》,星云大师于1955年,以崭新的角度,客观认真地叙述佛陀的生平及教义,阐述佛教的精神、佛陀的真实人格,并扼要介绍佛陀出世时印度社会的背景,以及僧团成立的状况及其矛盾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