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甲集
作者:沈从文猜你喜欢的书
慈湖遗书
诗文别集。宋杨简(世称慈湖先生)著。今传本十八卷。前五卷,序记书跋等九十余篇;卷六,赋六首,诗一百余首;卷七至卷一六,为《家记》;卷一七,为《纪先训》;卷一八,行状等。《续集》二卷:卷一,杂文七十余篇;卷二,为《孔子闲居解》。据《宋史》本传,简所著有《甲稿》、《家记》诸集,其目甚多。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载其撰《孔子闲居讲义》一卷、《慈湖遗书》三卷、《慈湖甲稿》二十卷等。则今传本既非原本《慈湖遗书》,亦非原本《慈湖甲稿》;乃明时周广综合诸书遗佚,重新编次而成。有明嘉靖四年(1525)刻本及明抄本传世。清丁丙《慈湖遗书跋》云:“钞本多文数十篇,其目次亦不同”。又有《四库全书》本,内容同于明刻本,但编次稍有差异,即卷一八为《续集》第一卷之杂文;而《续集》第一卷为《孔子闲居解》;最后为行状。又有张寿镛《四明丛书》本,亦据刻本著录,附清冯可镛辑《补遗》一卷,得诗文十余篇;张辑《附录》一卷,收诸家序跋十余篇,《年谱》三卷,《著述考》一卷;内容较《四库全书》本完备。
西河旧事
地理杂志。佚名撰,清张澍(1781—1847)辑。不分卷。澍有《蜀典》已著录。此书久佚,今存十九条,乃张氏于《后汉书注》、 《太平寰宇记》、《水经注》、《太平御览》、《史记索隐》、《世说注》、《初学记》、《酉阳杂俎》诸书中辑出。内容为记河西地区地理、山脉、物产、人物等。如凉州城、酒泉得名、白山、天山、祁连山、焉支山、河西牛羊、沙州沙鸣、流沙碛位置、大宛天马、鲁般(即鲁班)于凉州创佛图等。是研究酒泉、武威、张掖、敦煌、金城等河西五郡地方史的参考资料。有《二酉堂丛书》本。
中华文化十二讲
这本书汇集了钱穆所做有关中国文化之十二次讲演的讲辞。先生就中国文化之“中心思想”“进退升沉”“终极理想 ”“中庸之道”“前途展望”等内容详加发挥,逐一阐述,指出心性修养乃中华文化传统精要所在,而心性修养之道当上溯于孔孟教义,此诚中华文化精义所在,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善加体会,善加推扩,方能体会和弘扬中华文化之大义,“惟此最为我中华文化传统对全世界全人类文化前途有其大贡献之处。”读此书,庶可见中国文化影响之悠久伟大,实有超乎一般想象之上者。
穆天子传译注
作者不详。西晋汲郡战国魏王墓中发现。或称《周王游行》。六卷。前五卷记周穆王西游故事,皆有月日可寻,并详记所行里数,其中保存有若干古代中西交通史料;后一卷记美人盛姬之死及其丧仪。晋郭璞作注,并谓其体例与起居注同,故《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均列于史部起居注类。此书虽是小说,不能作为信史,但一定是根据当时往来于西域和中原的商人口碑资料写成,对研究西域上古史和丝路交通史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记有赤乌国等由中原汉族祖先西迁后建立的政权,可知内地居民迁居天山以南各地,是很古就存在的事实。
七真因果传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鬼怪小说。一名《七真传》。两卷二十九回。题“煇庵黄永亮编著”。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广东文在兹善书坊刊本;1914年治古堂刊本,藏上海图书馆;1918年四川会善堂刊本。1989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全真七子全书》排印本。
燕闲录
《燕闲录》一卷,明陆深著。陆深,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本书是作者笔记丛谈,载录唐、宋及本朝史事、人物遗迹、地方掌故等,事迹言行多有为后人所取者。本书有《宝颜堂秘笈》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所选该本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