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寄语
作者:邹韬奋
现代通讯报告集。邹韬奋著。本书分初集、二集、三集,分别于1934年6月、9月和1935年6月由生活出版社出版。1933年,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鲁迅和蔡元培等人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被选为执行委员。同年6月民权保障同盟的负责人之一杨杏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邹韬奋也被列入“黑名单”,被迫于7月14日流亡欧洲进行考察,先后到过意、法等国,后住伦敦,研读政治和马克思主义;次年2月,又去比、荷、德诸国考察,7月从伦敦回到莫斯科。这3部作品就是作者根据自己考察学习的见闻写成。初集记述作者离开祖国后,在旅途中和到达意、法、英等国后的见闻,其中关于英国情况的报道占大部分。在离开祖国的半年中,作者在英国考察就占去了4个月的时间。在考察中,作者特别注意华侨在国外的命运,深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民族的“贱视”,同时也感到英帝国已经走向没落。第二集和第三集主要报道德国和苏联的情况。其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作者考察的重点。他看到德国希特勒纳粹政府统治下的失业和种族歧视特别严重,深感欧洲“列强”国家,“一方面是少数人的穷奢极欲,生活异常阔绰;一方面是少数人的日趋贫困,在饥饿线上滚!”而苏联在完成农业“集体化”后,正在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方面都出现生气勃勃的现象。对苏
章节列表
升序↑初集
- 弁言
- 一 开端
- 二 前尘影事
- 三 以往和现在
- 四 首途
- 五 到香港以前
- 六 到香港以后
- 七 在船上的《生活》同志
- 八 到新加坡
- 九 侨胞的愤慨
- 一〇 船上的民族意识
- 一一 到哥伦坡
- 一二 惊涛骇浪后
- 一三 海上零拾
- 一四 月下中流
- 一五 海程结束
- 一六 威尼司
- 一七 佛罗伦司
- 一八 表面和里面
- 一九 离意大利后的杂感
- 二〇 世界公园的瑞士
- 二一 出了世界公园
- 二二 巴黎的特征
- 二三 性的关系的解放
- 二四 瑕瑜互见的法国
- 二五 操纵于资产集团的巴黎报界
- 二六 再谈巴黎报界
- 二七 法国教育与中国留学生
- 二八 法国的大学教授
- 二九 法国的农村
- 三〇 在法的青田人
- 三一 由巴黎到伦敦
- 三二 华美窗帷的后面
- 三三 英伦的休战纪念日
- 三四 世界新闻事业的一个中心
- 三五 英报背景和对华态度
- 三六 谈《泰晤士报》
- 三七 《孟却斯特导报》的创造者
- 三八 孟却斯特
- 三九 利物浦
- 四〇 继续努力解放的爱尔兰
- 四一 凡勒拉访问记
- 四二 从爱尔兰归途中
- 四三 “巴立门的母亲”
- 四四 如此救济!
- 四五 纸上自由
- 四六 大规模的贫民窟
- 四七 独立观念中的叫化子
- 四八 家属关系和妇女地位
- 四九 英国教育的特点
- 五〇 英国的华侨
- 五一 英伦杂碎
三集
- 弁言
- 六六 初登西比尔
- 六七 船上的一群孩子们
- 六八 船上生活的一斑
- 六九 两个会
- 七〇 初到列宁格拉
- 七一 上岸后的第一天
- 七二 小布尔乔亚的末路
- 七三 谈苏联旅行社
- 七四 莫斯科的鸟瞰
- 七五 莫斯科暑期大学
- 七六 暑期大学的学生生活
- 七七 中央文化休养公园
- 七八 运动大检阅
- 七九 夜间疗养院
- 八〇 托儿所
- 八一 托儿所的办法
- 八二 堕胎院
- 八三 妇孺卫护博物馆
- 八四 幼稚园
- 八五 一个农夫的演说
- 八六 妓女治疗院
- 八七 莫斯科的一个区政府
- 八八 佛勒格机械厂
- 八九 工资、工作时间和生产力
- 九〇 社会化的工资
- 九一 苏联工业的管理机构
- 九二 苏联的工会
- 九三 一个工厂的教育实验所
- 九四 工人城
- 九五 结婚和离婚
- 九六 家属间的关系
- 九七 民事注册局
- 九八 性的关系的转变
- 九九 发动机制造厂
- 一〇〇 布尔穴俘公社
- 一〇一 谒列宁墓
- 一〇二 舒西努集体农场
- 一〇三 集体农场的重要性
- 一〇四 两个博物馆
- 一〇五 诊治院和工人住宅
- 一〇六 列宁的三歌
- 一〇七 真理报的最新设备
- 一〇八 言论自由的问题
- 一〇九 苏联的南方
- 一一〇 卡可夫的农场和工厂
- 一一一 尼帕尔水电厂
- 一一二 开放给大众的休养胜地
- 一一三 雅尔他
- 一一四 先锋营
- 一一五 儿童疗养院
- 一一六 狄卡特集体农场
- 一一七 经奥得萨到基夫
- 一一八 基夫的农场和工厂
- 一一九 回到莫斯科
- 一二〇 苏联的教育制度与其特点
- 一二一 伯纳夫教育专门学校
- 一二二 铁道专门学校和职业学校
- 一二三 音乐专门学校
- 一二四 莫斯科大学和航空职业中学
- 一二五 纺织专门学校
- 一二六 苏联的电影和戏剧
- 一二七 不赚钱的商业
- 一二八 衣食住行怎样?
- 一二九 几位苏联的青年朋友
- 一三〇 再经列宁格拉回伦敦
- 一三一 关于苏联的一般的概念
猜你喜欢的书
樗隐集
元代诗文别集。胡行简撰。《樗隐集》原本久已不见传世,明人焦竑《国史经籍志》收入元明之间的文集相当完备,但也未列入本集。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胡行简诗文若干篇,重辑为《樗隐集》6卷,并将其编入别集类。明人王祎曾为胡行简撰《樗隐记》,据此可知“樗隐”是胡行简居室之名,胡行简曾自言:“樗隐者,吾之托以自志也。樗,不材木也,无所可用,是以能终其天年也。”以上便是《樗隐集》题名的含意。卷1为五七言古诗、五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卷2—3为记,卷4为记、序,卷5为序、说,卷6为铭、题跋、碑、传、墓志铭、行状。胡行简的诗传世不多,缺乏特色;他的文章以记最多,行文简约,文理周密。
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
曹颖甫编著,全书约32万字。该书原为二编,其中《伤寒发微》成书于1930年,1931年印行;《金匮发微》著于1928年,因故散佚,1931年重加编注,1936年印行于世。1956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将二书合刊出版。合刊本卷首附门人秦伯未序及蒋维乔先生撰曹颖甫先生传。《伤寒发微》部分注起于太阳病篇,止于痉湿暍病篇,并附丁仲英、沈石顽序及自序。《金匮发微》注始于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止于妇人杂病篇,附陆渊雷、许半龙、章次公序。该书乃著者将仲景之书为之实验发挥后而加之详注。有如下特点:①本书为著者数十年临证经验之总结,一字一句都出自心得,与一般汇集前人注释不同;②本书融会仲景全书,本仲景著书之精神,详细分析,不标新立异,亦不泥于一家之偏见;③书中注释各条,不但解析病理,且博引著者多年治验。以为佐证,俾读者知所运用,与徒托空言而无实践者不同;④著者认为内脏解剖当以西说为标准,不应坚执旧说,因此注中间采西说,以阐释中医学理。
畸人手记
短篇小说,张天翼用辛辣的笔法刻画了一个知识分子如何在新旧两派势力夹击之下, 变为 “中间人 ”的过程 。以这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为中心, 小说还探讨了新文学幼稚病、国民性等问题, 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也作了一定反思。《畸人手记》写于1936年,介乎《包氏父子》(1934)和《华威先生》(1938)之间,可视作张天翼创作高峰期的作品。
春秋大全
明胡广等于永乐十二年 (1414年) 奉诏纂集,次年告成。70卷。《四库全书》本为37卷,卷首载有《春秋大全序论》、《春秋大全诸国兴废说》、《春秋大全列国图说》、《春秋大全年表》。其书沿袭元人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稍为点窜。《四库全书总目》云: “朱彝尊《经义考》引吴任臣之言曰: 永乐中敕修《春秋大全》,纂修官42人,其发凡云: 纪年依汪氏《纂疏》,地名依李氏《会通》,经文以胡氏为据,例依林氏,实则全袭《纂疏》成书,虽奉敕修,实未纂修也” 。顾炎武《日知录·四书五经大全》条云: “仅取巳成之书,抄誊一过,上欺朝廷,下诳士子” ; “经学之废,实自此始。” 有《四库全书》本。
庐山天然禅师语录
十二卷。清代释函昰 (1608—1685)撰。函昰,俗姓曾,号天然。番禺 (今广州)人。天然禅师兴趣广泛,尤喜作诗,是清代有名的诗僧。他所作的《天然禅师语录》一书,为语录体佛书。书中就他一生参佛奉法,喜佛读经,以及于研习佛法所得体会,以语录形式摘引整理成书。这对于全面了解天然禅师的禅观见解和习禅治学所得,具有参考价值。该语录之末,还附有 《梅花诗》一卷,《雪诗》一卷。通过读此语录,还可兼领天然禅师的作诗技巧,领略禅诗的意境和风格。现见载版本有康熙庚戍嘉兴楞严寺般若堂刊本,《贩书偶记续编》本。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与《佛说大乘百福相经》同。而字稍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