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窗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闲居丛稿
元代诗文别集。26卷。蒲道源。《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主要版本有元至正十年(1350)刊本、明祁氏澹生堂抄本以及数种清抄本,各本内容基本一致。卷首有至正十年黄溍序。署“男蒲机类编”、“门生薛懿校正”。卷1为赋、四五言古诗,卷2为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卷4-6为七言律诗,卷7-8为绝句,卷9-11为杂文,卷12为词,卷13为经旨、策,卷14为传、记,卷15为制、表笺,卷16为碑,卷17为书、启,卷18-20为序,卷21为字说,卷22为祝文,卷23为祭文、哀辞,卷24-25为墓志铭、墓表,卷26为行状。蒲道源长于性理之学,为文不假锻炼雕琢,以真朴为特点;他的诗平实显易,不尚华藻。其实蒲道源诗文风格正是体现出时代的风尚,这一点,在黄溍为《闲居丛稿》所作的序言当中作了较为明晰的论述。正因为如此,他的诗也往往失之浅显庸沓,诗味不足。在元代中期文坛上,蒲道源的诗文地位并不高。
箕田考
一卷。韩百谦撰。韩百谦,朝鲜人。是书记载了清道光时箕城(即今朝鲜平壤)田亩之制。其首载箕田图、次载箕田说。后有柳根“箕田图说”、“后语”,讦咸“书箕田图说后”,李瀷“箕田续说”等。为别下斋本。
竹亭医案
清代孙采邻撰,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911)。本书载杂症六卷,共列医案四百七十一则;另三卷专述女科,载案二百八十二则,除经、带、胎、产外,杂症亦列其中。现存稿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冷眼观
章回小说。近代王濬卿著。六卷三十回。书以第一人称历叙主人公王小雅萍踪浪迹于大江南北十余年的见闻,展现了一幅晚清社会的众生相,侧重暴露官场黑暗。宝应知县贪赃枉法,江宁藩台瑞某卖官鬻爵,江苏制台周福纵子官商勾结,酿成民变。更有甚者,权势熏天的合肥巨室(影射李鸿章)肆虐乡里,公子奸占民妇犯命案,知县为民伸冤,立时被革职,巡抚受牵连被降调。一些史实也言之凿凿,如戊戌维新变法的内幕,唐才常死难经过,庚子事变中京津两地情状。另外对上海翻戏党、青红理三帮会内幕的描写,也具有史料价值。但作者吹捧西太后,诋毁维新派和革命党,格调低下。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三十四年小说林社初版本、1961年中华书局《晚清文学丛钞·小说四卷》本、1984年台北广雅出版有限公司《晚清小说大系》本。
公孙龙子
是战国时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公孙龙所撰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又名《守白论》。《汉书·艺文志》著录14篇,后多散佚。今仅存《迹府》、《白马》、《指物》、《通变》、《坚白》、《名实》等6篇。其首篇《迹府》是后人辑录公孙龙事迹而成的传记,其余5篇均为探讨哲学和逻辑学问题的著作:《指物论》论述“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提出共相并非具体事物,但可概括许多特殊事物的观点;《白马论》论证白马非马、白马非白,严格区别事物的差别性;《坚白论》强调坚、白同时分离,可以独立自藏;《名实论》要求名实相符,强调概念的明确性固定性,强调立辞不得自相矛盾。这些,对我国古代逻辑思维的发展都有一定贡献,但其诡辩和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却不可取。该书持论诡诙,辩说奇特,是研究公孙龙名辩思想的可靠资料,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自唐以来,注释本书者甚多,以宋谢希深《公孙龙子注》较为有名。另有近人陈柱《公孙龙子集解》、谭戒甫《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庞朴《公孙龙子译注》等注释本。
发菩提心经论
凡二卷。天亲著,鸠摩罗什译。全称发菩提心经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共分十二章。内容系就发菩提心而论,据大乘经论、小乘阿毗达磨论书,而详细注释、分类,并说明法数。劝发品第一。发心品第二。愿誓品第三。檀那波罗密品第四。尸罗波罗密品第五。羼提波罗密品第六。毗梨耶波罗密品第七。禅波罗密品第八。般若波罗密品第九。如实法门品第十。空无相品第十一。功德持品第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