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籍冤魂
作者:彭养鸥
醒世小说,三编二十四回。彭养鸥著。 清宣统元年(1909)二月改良小说社出版。列说部丛书。本书主题集中鲜明,构思巧妙。以吴廉一家五代人被鸦片所害为主要线索,以道光初年写到光绪后期,由鸦片初入国门写到其泛滥成灾,时间跨度为半个多世纪,有厚重的历史感。从横截面来看,小说涉及的生活层面极为宽泛,京官州吏,市井游民,士农工商,僧道师生,警察医生,每一类人中均有吸食鸦片者。成人有瘾,婴儿亦有瘾。人类吸烟,老鼠也受熏染。阳间有吸烟之人,阴间亦有吸烟之鬼。可见烟毒无所不在,深入骨髓。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有撼人心魄之力量。书中之人物塑造亦较为成功,如吴念萱、吴良、吴仲勋、吴良之女等人物都有一定的典型性。有些情节颇引人入胜,如第二十二回中姨太太房中设铃而引发风波的细节令人忍俊不禁,末尾一回的人鬼对话则令人不寒而栗,发人深思,都会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印象。
章节列表
升序↑- 前言
- 第一回 烟霞成癖举国若狂 谈吐生风庶人好议
- 第二回 花样翻新芙蓉流毒 心思斗巧斑竹生春
- 第三回 得意自鸣谈锋犀利 冒险进取妙策环生
- 第四回 登垄断奸商获厚利 申禁令钦使定严刑
- 第五回 拿班做势县役使威 带锁披枷烟奴受苦
- 第六回 立法森严力能排外 挟资运动财可通神
- 第七回 受皇封官衙偏冷落 烧案卷宦海起风波
- 第八回 商计策钱师爷卖俏 办妆奁女公子于归
- 第九回 隔牖窥妆私语切切 深宵胠箧妙手空空
- 第十回 典赃物偷儿露踪迹 探贼巢里老话行藏
- 第十一回 吞赃物马快放刁 中烟毒騃童毕命
- 第十二回 开药方庸医杀人 礼忏事穷僧显丑
- 第十三回 触疠气鼠瘟流毒 比匪人狴狱遭刑
- 第十四回 千里投亲一枝可托 三生有约两小成婚
- 第十五回 学浪游奴仆入花柳 选吉日星士误阴阳
- 第十六回 创基业纱厂开工 值飞灾轮机殒命
- 第十七回 经商客烟寮述往事 收生婆闺阁话闲情
- 第十八回 望添丁偏歌弄瓦 赋悼亡哀志鼓盆
- 第十九回 访亲耗客舍谈心 乏川资穷途落魄
- 第二十回 得钱过瘾乞丐穷凶 指东话西店商受辱
- 第二十一回 营金屋刺史启华筵 弄笔头幕宾失馆地
- 第二十二回 动疑心深宵窥秘戏 寻短见吃醋闹官衙
- 第二十三回 奉差遣捕盗扰村坊 愁参劾入都思运动
- 第二十四回 滞魄幽魂现形惊异类 危言竦论改过望同胞
彭养鸥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斋戒箓
《云笈七签》卷37录引。吉冈义丰《三洞奉道科诫仪范の成立について》认为本箓出自中唐。述诸斋。
怨女
张爱玲中短篇小说集。收录创作于1951年至1978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小艾》《五四遗事》《怨女》《色,戒》《相见欢》《浮花浪蕊》《同学少年都不贱》。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色,戒》 。我觉得感情不应当有目的,也不一定要有结果 。——《同学少年都不贱》 。张爱玲也许不是时下“正确”定义里的女性主义者,但在《怨女》中,她从未停止对女性命运的严肃思考。——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 。《怨女》英文本入选美国大学通用教材。
李太白贬夜郎
元杂剧剧本。简名《贬夜郎》。 王伯成撰。末本。存本仅载曲词和简略科白,唯知其梗概为:诗人李白带醉见驾,向唐明皇述说酒的好处,又奉命当场赋诗,由杨贵妃捧砚,高力士为其脱靴。外国进宝,明皇令高力士宣李白,李白醉酒骑马见驾。李白为自己的行为辨护后,明皇赐他酒和衣服。李白出朝时,碰到杨妃和安禄山,看出安必将作乱。安禄山、杨贵妃因私情被李白撞见,2人宴请、贿赂李白,受到李的斥责。李白离开长安,中秋节在采石渡口与朋友泛舟赏月时,酒醉向江中捞月,落水身亡,受到龙王和众水族的欢迎。剧本将历史上关于李白的记载和著名传说加以串合,集中表现了李白作为一个诗人的浪漫气质和正义感。剧名为《贬夜郎》,似应有李白被贬夜郎的具体情节。此外,据现存曲词和科白来看,李白被贬的原因是因对朝政混乱不满,得罪了杨妃、高力士,与历史上因参与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的说法不同。现存主要版本有:《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后收入《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靖海纪略
四卷。明曹履泰撰。曹履泰,字大来,盐官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擢吏科给事,被诬入闽,授太常少卿,再至兵部右侍郎,随唐王起兵,至黄台兵溃,跳崖,被两僧人救至黄严寺,未久死去。着有《浪吟集》一卷。曹履泰出宰同安(今属福建)时,边海不宁,郑芝龙出没海岛,兵将恐慌不已,他以一身独支危局,奖率闾井保甲,俾成精卒,鸠集渔舟贾舶,藉充战舰,使郑芝龙就抚,海患遂息。此编皆着者与道抚言事书牍,及晓谕约束之文。有《别下斋丛书》本,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八月出版的《国学文库》本。
楞伽经集注
亦称《楞伽宝经集注》。佛典注疏。南宋庆元二年(1196)正受撰。四卷。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经》的注释书。作者在《阁笔记》中称,本书经文以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求那跋陀罗译本为底本,并以北魏延昌年间(512—515)菩提流支译本和唐代实叉难陀译本附于其下,以便于阅读。注释则采集唐遗名尊宿注文,宋沙门宝臣、居士杨彦国之说,《宗镜录》及经论中有关之精华,并加上作者自注,附于经文下。本书撰成后即刊刻流通。明洪武四年(1371)旧板毁于火,又有重刊本问世。此本较旧本有增补删改。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的是重刊本。
拈八方珠玉集
凡三卷。全称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宋代僧祖庆重编,理宗宝祐五年(125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系佛鉴太平慧翘、佛果圜悟克勤、正觉方庵宗显、佛海石溪心月等四人,对禅门八方珠玉集内之古则、公案三一九条,各作拈提,揭示参玄捷径,以开学人正眼。然禅门八方珠玉集今已散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