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应传

作者:佚名
灵应传

传奇小说。见《太平广记》卷四九二,无出处及撰人名氏,当为单篇流传的作品。亦有《古今说海》、《唐人说荟》诸本。《五朝小说》、《唐人说荟》另有题于逖《灵应录》者,非此本。鲁迅称此传“在记龙女之贞淑,郑承符之智勇,而亦取李朝威《柳毅传》中事,盖受其影响,又稍变异之。”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传中主人公善女湫龙女九娘子自称洞庭君是她的外祖父,父亲为普济王,象郡石龙少子的遗孀,被父母强迫再嫁朝那小龙的季弟,坚拒不从。朝那兴兵逼其就范。九娘子率众抗拒,三战三北,求助于泾原节度使周宝,借大将郑承符助战,终于打败朝那。

猜你喜欢的书

馤塘医话

馤塘医话

医话。1卷。补编2卷。清·张鲁峰撰于1851年。书中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医理论、临床病症、辨证论治、方剂应用等多个方面。例如,在中医理论方面,对脏腑经络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手足十二经脉配合阴阳表里,五脏六腑相互关联,如肾与膀胱、脾与胃等互为表里,且各脏腑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在临床病症方面,记载了多种病症的治疗经验,如对于肝气病,作者认为其症状变幻百出,涉及胸腹胀满、左胁牵痛、易惊易怒等多种表现,并提出了从脾肺心肾四经论治的方法,还介绍了逍遥散等方剂在治疗肝病中的应用。此外,书中的补编部分还对温热病的舌象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舌黄、舌绛、烟煤舌等多种舌象的辨证意义,以及崩漏、妇女湿温病等妇科病症的证治方法。《馤塘医话》体现了张鲁峰深厚的医学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立论平正,推勘颇精,对后世医家在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元包经传

元包经传

五卷。附《元包数总义》二卷。北周卫元嵩撰。此书《唐志》作十卷,今传本五卷;其体例依扬雄《太玄》,次第则袭古《归藏》易,以坤居首,次之以乾、兑、艮、离、坎、巽、震,卦凡七变,合本卦成八八六十四卦;并自为辞解系于其下,然因好用僻字,文颇诘屈。唐苏源明为作《传》、李江作《注》,宋韦汉卿又为《音释》,亦一仿《太玄》之例。所附《元包数总义》,宋张行成补撰。行成字文饶,一作子饶,临邛(今四川邛崃)人;曾官成都府路钤辖干办公事,乾道(1165—1173)中除直徽猷阁、迁兵部郎中。有《皇极经世索隐》、《易通变》等,学者称观物先生。行成以为苏、李诸人徒言其理而不知其数,乃广采《易》说为《元包数总义》以通其旨。《元包》为术数类要籍,流传颇广,影响亦深;有《说郛》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汉魏遗书钞》本、《学津讨原》本、《范氏奇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元会运世亦省称“元会”。北宋学者邵雍计算历史年代的单位。邵雍认为,“天地亦有终始”,此天地坏灭之后,便有一新天地继而产生。于是提出“元、会、运、世”这一组时间概念: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三十运为一会,十二会为一元;一元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世界之成毁始终,即以一元为一个周期。参见“《皇极经世书》”。

清微仙谱

清微仙谱

清微仙谱,元朝清微派道士陈采编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卷首有至元癸巳年(1293)作者自序,内称:道教清微派「始于元始,二之为玉晨与老君,又再一传衍而为真元、太华、关令、正一四派。十传至昭凝祖元君,又复合为一」。按祖元君即清微派创始人、唐末广西道士祖舒。经郭玉隆、傅央焴、姚庄、高奭、华英、朱洞元、李少微其学八传至混隐真人南毕道,南毕道又传雷囦先生黄舜申。本书作者陈采自称为黄舜申弟子,亲受清微道法,故编纂刊行此书。全书分六节,概述清微道派之源流及传承谱系,每节概略如下:〈清微道宗〉,列举元始上帝等二十余位神真; 〈上清启图〉,列举玉宸大道君等十余位神灵; 〈灵宝宗旨〉,记述灵宝天尊等九位神灵; 〈道德正宗〉,记述玄元老君等六位神真; 〈正一渊源〉,记述天师张道陵等七位神真。以上五派,皆为清微派之渊源。 〈会道〉,记述自昭凝祖元君(祖舒)至元代黄舜申等十一位清微派宗师之生平事蹟和传承谱系。此节虽仍有疑问,但大致可以相信。

眉庐丛话

眉庐丛话

《眉庐丛话》是“清季四大家”之一的况周颐先生在清廷灭亡之后不久写的一部笔记,发表在《东方杂志》第11卷第5号至第13卷第2号,共有五百一十五则。辛亥革命之后,况周颐流寓上海,自称“遗老”,不再理会政治。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该书即其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全书内容广泛,以清代宫廷轶闻、朝野逸话、典章制度为主,稍及前代历史。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后有单行本行世。今据《东方杂志》原本整理。

周礼订本略注

周礼订本略注

二卷。清廖平撰,其弟子黄熔笔述。此书卷前附有《周礼新义凡例》四十七条。卷一为《天官冢宰》,卷二为《地官司徒》,《春官》以下皆缺。此书不信《周礼》为周公所作,乃是七十子之传。以《周礼》为书传,如《王制》为《春秋》之传。又分散经文为序、经、传、联、说各节。如《天官》中,以“惟王建国”至 “以佐王均邦国”一节为序,“大宰之职”至“以佐王治邦国”一节为经,“一曰治典” 至“以生万民”一节为传。联、说例如: 以 “祀大神,示亦如之”至“赞玉几玉爵”三句为说,以“大朝觐会同赞玉币玉献玉几玉爵”至“则戒于百官赞王命”等句为联。廖氏所说,太过诡异。有六译馆丛书本。

般若心经释义

般若心经释义

般若心经释义,一卷,明谢观光释并序,胡孝跋,前附贤首略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