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牡丹
作者: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又名《宏碧缘》、《四望亭全传》、《龙潭鲍骆奇书》、《异说绿牡丹》、《反唐后传》、《绿牡丹续反唐传》。八卷六十四回。不题撰人。或谓作者为二如亭主人,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道光年间。以行侠仗义为基调,演述当时佞邪当道,权奸仗势欺人,鱼肉乡里,激起山东“旱地响马”花振芳、江南“江湖水寇”鲍自安的义愤,他们集结了一批江湖义士,除暴安良,锄奸扶弱;并辅助宰相狄仁杰起兵,迫使武则天退位、迎庐陵王还国登基,众人蒙受封赏。小说抨击了权势豪强对百姓的欺凌,歌颂了江湖豪侠的侠义行为。故事情节跌宕曲折,极富传奇色彩。文辞也通俗流畅,生动风趣,具有民间文学韵味。人物刻画细腻传神,如鲍自安的老练诙谐、武功超群,花振芳的豪爽耿直、敢作敢为,义仆余谦的疾恶如仇,鲍金花的骄矜好胜,花碧莲的质朴情挚,都个性鲜明。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骆游击定兴县赴任
- 第二回 王公子桃花坞游春
- 第三回 骆宏勋命余谦硬夺把戏
- 第四回 花振芳求任爷巧作冰人
- 第五回 亲母女王宅显勇
- 第六回 世弟兄西门解围
- 第七回 奸兄为嫡妹牵马
- 第八回 义仆代主友捉奸
- 第九回 贺氏女戏叔书斋
- 第十回 骆太太缚子跪门
- 第十一回 骆宏勋扶榇回维扬
- 第十二回 花振芳救友下定兴
- 第十三回 劫不义财帛巴氏放火
- 第十四回 伤无限天理王姓陷人
- 第十五回 悔失信南牢独劫友
- 第十六回 错杀奸西门双挂头
- 第十七回 骆母为生计将本起息
- 第十八回 余谦因逞胜履险登高
- 第十九回 十字街前父跑马
- 第二十回 四望亭上女捉猴
- 第二十一回 释女病登门投书再求婿
- 第二十二回 受岳逼翻墙行刺始得妻
- 第二十三回 中计英雄龙潭逢杰士
- 第二十四回 酒醉佳人书房窥才郎
- 第二十五回 书房比武逐义士
- 第二十六回 空山步月遇圣僧
- 第二十七回 自安寻友三官庙
- 第二十八回 振芳觅婿龙潭庄
- 第二十九回 宏勋私地救孀妇
- 第三十回 天鹏法堂闹问官
- 第三十一回 为义气哄堂空回龙潭镇
- 第三十二回 因激言离家二闹嘉兴城
- 第三十三回 长江行舟认义女
- 第三十四回 龙潭后生哭假娘
- 第三十五回 鲍家翁婿授秘计
- 第三十六回 骆府主仆打擂台
- 第三十七回 怜友伤披星龙潭取妙药
- 第三十八回 受女激戴月维扬复擂台
- 第三十九回 父女擂台双取胜
- 第四十回 师徒下山抱不平
- 第四十一回 离家避奸劝契友
- 第四十二回 惹祸逃灾遇世兄
- 第四十三回 胡金鞭开岭送世弟
- 第四十四回 贺世赖歇店捉盟兄
- 第四十五回 军门府余谦告状
- 第四十六回 龙潭庄董超提人
- 第四十七回 花振芳两铺卖药酒
- 第四十八回 鲍自安三次捉奸淫
- 第四十九回 鲍自安携眷迁北
- 第五十回 骆宏勋起解遇仇
- 第五十一回 施茶庵消计放火援兄友
- 第五十二回 四杰村余谦舍命救主人
- 第五十三回 巴家寨胡理怒解隙
- 第五十四回 花老庄鲍福笑审奸
- 第五十五回 宏勋花老寨日联双妻妾
- 第五十六回 自安张公会夜宿三站儿
- 第五十七回 张公会假允亲事
- 第五十八回 狄王府真诉苦情
- 第五十九回 忠臣为主礼隐士
- 第六十回 奸臣代子娶煞星
- 第六十一回 闹长安鲍福分兵敌追将
- 第六十二回 夺潼关胡理受箭建大功
- 第六十三回 狄钦王率众迎幼主
- 第六十四回 圣天子登位封功臣
猜你喜欢的书
金声巧联
明·冯梦龙撰,一卷,收录了一些名联巧对。
医病简要
《医病简要》一卷,书为裘君吉生得之于同社老友包君越瑚。包君申韩家而精歧黄学,退隐于医,历任绍兴医药学会评议员及会长,与著者张畹香先生世交也。本书系张氏在绍兴一生经验医案之录要,其用药之神,断诊之明,足资后学模范。因世之刊行医案,胥是多方药而少证论,且亦病繁芜而鲜精湛,本书虽了了数十则,然则则有简要之论,所谓少许胜人多许也。
六祖坛经讲记
佛教向以佛陀所说言教为经,其它任何佛子说法,不论印度论师,或是中国宗师,其言说,或称论,或称疏,或称注,或称解,或称记等,绝对不可称经,以示对佛言教特别尊重。现六祖所说亦称为经,当是出于后来学者的推崇。六祖言教,虽极浅白易懂,如无重要内容,怎可被尊称经?近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六祖坛经大义」一文中说:「依照佛门惯例,佛之金口说法始称『经』,菩萨们的祖述则称『论』。只有惠能坛经却称『经』,此亦是佛门中一变例,而且是一大变例,这一层,我们也不该忽略过。若说『坛经』称『经』,不是惠能之意,这又是一种不必要的解说」。六祖称为祖师,现说其言是经,当极尊敬。
万峰童真禅师语录
清至善说,卷首收序,题辞,卷一收住湖广德安府孝感县简堂禅院语录、住高峰禅寺语录、法语、卷二收真赞、偈颂、佛事,卷三收举古,卷四收宗统颂,卷五卷六收湘山颂古。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卷。
唯识三十论要释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唯识三十论》的论释。先明所缘(首残)、所宗、所归、所立,然后转入正文。在正文中,作者对《唯识三十颂》及《成唯识论》作了简要的评述。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但编号有误。
义足经
佛说义足经,二卷,吴支谦译。由十六小经而成,各经之终有义足偈,因名义足经。义足偈者,补足上说经义之意。桀贪第一。优填王第二。须陀利第三。杀女谤佛事。摩竭梵第四。镜面王第五。盲人摸象喻。老少俱死第六。弥勒难第七。勇辞梵志第八。摩因提女第九。异学捔飞第十。猛观梵志第十一。法亲梵志第十二。兜勒梵志第十三。莲华色比丘尼第十四。佛从忉利天来事。子父共会第十五。佛与父王相见,令证果事。惟楼勒太子第十六。即琉璃王害释种事。十六经各有义足偈,故总名义足经,而译文甚为难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