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镜新谭
作者:朱长祚
朱长祚撰。书中记述了阉党专擅作恶的经过,汇辑有关诏令及《诛逆爰书》,因之此书又名《逆珰事略》。全书10卷,析为32类。每类均先叙其事,后节抄或迻移有关诏令奏疏。“录用章奏,字字俱从邸报、邮传,不敢窜易一字以欺人”。书中卷8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客、魏一案的勘审过程,从《会勘》、《籍没》、《遣戍》、《投缳》等章节中可见。卷8、卷10保存了《诛逆爱书》及其他有关文件,均系他书所不载或语焉不详。如卷3《称颂》中记阉党对魏竖极尽吹捧奉承之能事,《九千岁》云:“询知恶党之私呼魏忠贤也,除崔呈秀直呼为亲父外,其余皆以‘九千岁’呼之者,其语何语耶?”卷6有《缇骑》条,记锦衣厂卫的暴虐横行:“逆珰魏忠贤,势成嵎虎,其难下矣。辅党益众,潜谋愈大,毕欲诛锄忤己者。创自门户陷人,始以削夺去,既而风影诏狱,于是矫旨,缇骑四出矣。”由于此书中记有明末辽东锦宁之战,文中有“奴酋”、“酋首”、“夷”等字眼,语涉清廷忌讳,此书被列为禁书。其体例正如《凡例》所言: “是编虽曰逆珰事略,然忠臣义士,直言谠论,无不毕具”。 “惟一人一事而汇为三十二类,每类先叙事,后引疏中语,足为奸人针砭,可堪救时良剂者采焉。”其取材与宗旨大致与《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中兴圣烈传》相同。
朱长祚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灵剑子
灵剑子,原题「旌阳许真君述」。据考应为北宋或南宋初净明道道士之作。《通志‧艺文略》、《秘目》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许逊《灵剑子》一卷。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书分八篇,其中〈松沙记〉言许真君以灵剑斩妖除害,济世行善之事,故书名日《灵剑子》。另有〈序〉、〈学问〉、〈服气〉、〈道海喻〉、〈暗铭注〉、〈道诫〉、〈导引势〉等篇,讲述修仙之道。谓修仙须先行善积德,济贫拔难。使心迹洁正,神调气足,然后行胎息服气,导引存神,以及房中、 *** 等方术。保养形体精神,充实精气,调理筋骨血脉,养成玄珠大药,方能成仙。其说糅合儒家忠孝伦理与道家炼养之术,自成一家。
新平妖传
全名《墨憨斋批点北宋三遂平妖传》。章回小说。明罗贯中编著,冯梦龙增补。四十回。书成于明泰昌元年。系依据罗贯中的《三遂平妖传》改编而成。除文字改动外,加了二十回,把每个人物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白猿被罚往白云洞守护天书。圣姑乃左黜的母亲,带领左黜和女儿媚儿往西京求法,梦中得知媚儿前身为张宗昌,应与武则天转世的王则结为夫妻,二十八年后在贝州发迹。泗州迎晖寺主持于水中得一蛋,蛋中出小儿,为蛋子和尚。蛋僧长大去白云洞偷来天书。圣姑知此天书为“如意册”,按此册共同练法,三年练成。媚儿因混入宫中惑太子,为关圣所斩,其灵入绘像中,开封府富翁胡浩得此画像,夜会画上仙女,其妻见而焚之,遂生女胡永儿。以下叙王则故事,亦略有增饰变动。存天许斋评点本,题“宋东原罗贯中编”,“明陇西张无咎校”,有张无咎序。墨憨斋批点金阊嘉会堂重刻本,题“明东吴龙子犹补”。清旭雪斋批点怀德堂本等。孙楷第认为系冯梦龙增补(《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孟浩然集
唐诗别集。孟浩然撰。原书是由王士源在孟浩然死后不久,于天宝四载(745)收集遗诗编辑而成。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说:“浩然凡所属缀,就辄毁弃,无复编录,常自叹为文不逮意也。流落既多,篇章散逸,乡里购采,不有其半,敷求四方,往往而获”。“今集其诗二百一十八首,分为四卷。诗或缺逸未成而制思清美,及他人酬赠,咸录次而不弃耳。”天宝九载(750),韦滔又据王本重加整理,“增其条目,送上秘府”。宋代,《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所著录为3卷,题名为《孟襄阳集》,诗的数目也稍有差异,但基本上仍保留了原编情况。现存宋蜀刻本,题名《孟浩然诗集》,收诗201首,与王士源原编本最为接近。元明以后,刊刻者很多。有元刻刘辰翁评点本3卷,收诗233首;明弘治关中刻本3卷,收诗218首;吴下《十二家诗》本,收诗263首;明毛晋汲古阁刊本3卷,收诗266首。《四部丛刊》据江南图书馆藏明刊本影印,共4卷,分体编次,计五古63首,七古5首,五排37首,五律129首,七律4首,五绝19首,七绝6首,总计263首。《四库全书》据江苏蒋曾莹家藏4卷本编录,收诗262首,但指出:“此本四卷之数,虽与序合,而诗乃二百六十二首,较原本多四十五首”,“则后人窜入者多矣”(《四库全书总目》)。1954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明刻本重印。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孟浩然诗集》发行。
闽海纪要
一名《海纪辑要》。清初夏琳撰。三卷。记郑成功兴复始末,纲目体,按年月编载。起于隆武元年(1645)唐王建国福州,迄于永历三十七年(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降清,对郑氏三世之事,巨细毕载,为研究郑成功事迹重要资料。
建设佛化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雏形,而社会乃是家庭的集合体。要使社会佛化,必须先从家庭佛化做起。人类整个的生活,不外乎精神的和物质的二方面。父母、夫妻、兄弟、姊妹间的感情,亲戚朋友间的酬应,和休闲时间的娱乐,都是属于精神的方面;而衣食住等则是属于物质的方面。 我们假使能够遵守著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来感化家庭,那末家庭的精神生活,可以做到慈爱、忍耐、诚实;物质生活可以做到勤劳、节俭、知足。因为佛教是从慈悲喜舍做出发点的。成佛乃是慈悲喜舍的行为达到圆满成功的顶点。
入中论讲记
月称造颂,法尊译讲。隆莲比丘尼笔记。《入中论》。古印度月称著。分十一地。解释和阐明龙树所著的《中观论》的论著。从“发菩提心”起讲到“佛果功德”止,详论入观次第。其中第六地,讲解慧度、决择二谛,盛破唯识,是全书重点。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必读论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