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娘子

作者:高阳
状元娘子

故事发生在晚清太平天国刚刚失败之际,一个落魄的苏州文人洪钧为了讨生活在山东烟台官府做一个小差使,偶遇当地名妓李蔼如,一个有才,一个有貌,自是一见钟情,无奈生逢乱世,洪某生活窘迫,家中又有妻儿,而蔼如又是红拂之流的风尘奇女子,不齿为人妾室,二人清深缘浅,很是苦恼,蔼如目光深远,不计得失,在精神和金钱上无私的支持洪钧,而洪钧也不是个负心忘义之人,虽然前途未卜,但已经打定主义,走科举入仕之途,将来定不负美人知遇之恩。匆匆三年,二人情丝缠绕,一个有情,一个有义,只等洪钧进京科举,而洪某也在家乡得到老母和贤妻的谅解,准备以一子兼挑的名义迎蔼如为正室。

猜你喜欢的书

爱与生的苦恼

爱与生的苦恼

《爱与生的苦恼》精心选取了九篇叔本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翻译。叔本华认为人生的痛苦是经常的,幸福是暂时的。 《爱与生的苦恼》围绕“爱”与“生”两方面,阐述人生中的真理与矛盾。叔本华在书中对人生存在的很多现象提出异议,对两性关系也持悲观看法,但他所说的也都存在于现实之中。在当今社会,对于越来越缺少幸福感的人们来说,这本书可以成为一个指南针,指引读者审视自身,帮助读者从欲望之中解脱出来。 《爱与生的苦恼》也是叔本华论文集中具有分量的作品,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当代欧美的哲学思想。在叔本华对爱情、意志、性格、遗传、生死、厌世等观念的阐述中,人们能清晰地了解到生命问题核心的内容以及对宇宙现象根本的解答。虽然叔本华的观点有些悲观,但我们不能因为悲观,就选择逃避。我们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积极地解决它们。

阴翳礼赞

阴翳礼赞

《阴翳礼赞》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创作的随笔,发表于1933年底至1934年初。 打破常规的再认识造就了具有反抗性的主体性的重生,使得“阴翳”这一概念有了新的文化内涵。因此,这一审美的升华,以作者自己的知觉、情感以及判断思维为基础的个体,产生了一种瓦解占有统治地位的观念、价值和既定事实的力量。作者在《阴翳礼赞》中运用诸多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譬如日本式的房屋、扫除洁净的古老而微暗的厕所、古老的烛台和漆器等,“礼赞”了日本人的“阴翳美”,即“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夜明珠置于暗处方能放出光彩,宝石曝露于阳光之下则失去魅力,离开阴翳的作用,也就没有美。”可以说作者这样的赞美是对眼前现实的一种超越,打碎了当时社会关系之中物化了的客观性,为读者认识当时的日本开启了崭新的经验层面。

马首农言

马首农言

地方性农书。一卷。清祁寯藻撰,成书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作者系山西寿阳人。寿阳古名马首,因记当地农事,并引用当地农言甚多,故名《马首农言》。书中首论地势、气候,依次分述种植、农器、农谚、占验、方言、五谷病害等。

历代兵制

历代兵制

中国古代最早的专论兵制的军事著作。南宋孝宗时陈傅良撰。共8卷,约4万字。该书按照朝代顺序,记述自西周到北宋的兵制。对西周的乡遂井田兵农合一制,汉代的京师兵、地方兵,隋、唐的府兵,唐代的骑、禁军,以及兵制的继承、发 展也有所论述。有关历代兵员征集办法,兵役、徭役情况,军功爵赏,兵员数额,军费开支,战争状况等亦有记述。对其中重要内容,还加以评论。如在兵农关系上赞赏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在征调问题上,主张爱惜民力反对征调无度;在统御关系上,强调权限分明,既要保证“强干弱枝”,反对“诸王擅兵”,又要保证将领必要的指挥权,反对“兵无专主,将无重权”;在练兵问题上,主张号令严明,严加考核,选拔优秀,反对“练习不精”,等等。 该书对北宋兵制的流弊,言之尤详,旨在通过古今兵制对比,以针对南宋将弱兵骄,冗兵充斥,军费浩繁的现实,提供改革兵制的借鉴,以贯彻其兵要少但要至精的主张。《历代兵制》作为论述中国古代兵制的第一部专著,对后世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其学术价值至今仍值得重视和探讨。

六壬经纬

六壬经纬

《六壬经纬》是(清)铁瓮子创作的宗教哲学类书籍。大六壬入门古籍,结构简洁紧凑,适合入门级参研。

本事经

本事经

本事经(梵语:ity-uktaka,巴利语:itivuttaka)七卷,玄奘三藏译于唐永徽元年(650年)。是九分教之一。共有三法品,一法品有六十经,二法品有五十经,三法品有二十八经,共计有一三八经。巴利经典中的《小部·如是语经》,与本经之内容性质极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