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图全传
作者:佚名章节列表
升序↑- 第 一 回 闻仆报赶奔金陵 见世兄得授图章
- 第 二 回 张三闻报回溧水 教习擒拿没毛虎
- 第 三 回 张三被捉遭擒 邵青起造火牢
- 第 四 回 班兄弟李府做獬 巡捕官奉命拿人
- 第 五 回 李雷收铁头太岁 闻公子阴魂托梦
- 第 六 回 李振远赶母逐弟 十月朝看会抢掠
- 第 七 回 林孔昭哭诉城隍 金毕山改妆行刺
- 第 八 回 众英雄一闹李府 猿大仙相救汤雄
- 第 九 回 进卧室强奸表妹 遇义士相救千金
- 第 十 回 夏秋吉遭凶丧命 火汉延相会高奇
- 第十一回 高奇关王庙卖拳 铜头太岁会天贼
- 第十二回 权昆仑带刀拼命 白茅岭好汉逞雄
- 第十三回 公子小姐夫妇相会 铜头铁头并拼输赢
- 第十四回 投盟兄偏不相遇 心思虑撞破寿烛
- 第十五回 摩云师采阴补阳 雷部神降凡点化
- 第十六回 善恶图石匣出献 奉差遇恶贼送命
- 第十七回 李鸣远花园遇难 王夫人救婿脱身
- 第十八回 老变种李府受聘 弥勒佛得遇世兄
- 第十九回 使教习杀弟戮母 受惊唬买榇收尸
- 第二十回 因看会又收好汉 使杆棒打遇故友
- 第二十一回 邓小姐烧香被抢 畜生脸计害邓宽
- 第二十二回 李振远追赶姐弟 邵畜生计赚陆杭
- 第二十三回 因贪财奸人丧命 奈性急英雄错路
- 第二十四回 无忧楼天火化焚 假朋友计骗东翁
- 第二十五回 假花超抢伤天贼 扮经略三闹李府
- 第二十六回 探虚实恶贼埋伏 祭大树猿仙解围
- 第二十七回 活阎罗出城捕盗 恶奸人乡村遇雨
- 第二十八回 观画堂心生歹意 登高楼又起是非
- 第二十九回 袁小溪设计进宝 闹程庄抢虏兰英
- 第三十回 何铁鞭劈破天灵 一杆枪连败仇雠
- 第三十一回 臧知县程庄吃粪 李振远投奔太湖
- 第三十二回 王素洁虎邱被抢 郭彭举征剿马脊
- 第三十三回 强梁盗太湖示众 林孔昭公府吟诗
- 第三十四回 公爷收捊李雷门生 天子观星驾设雷音
- 第三十五回 众冤魂梦中告状 卖茧绸私访李府
- 第三十六回 唐经略狱中受难 猿大仙相救钦差
- 第三十七回 周甸求黄公写状 黄辉捉李雷全家
- 第三十八回 唐大人斩王志远 林孔昭夫妇相逢
- 第三十九回 天子览奏批圣旨 唐端接旨剐李雷
- 第四十回 奏凯来京受官职 还乡祭祖大团圆
猜你喜欢的书
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该作是专为熟悉和热爱小说艺术的行家和读者所写的备忘录,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雄辩的文学辩护书,也是留给本世纪读者的最好礼物。卡尔维诺从三个方位写这本书:作家、读者、批评家。就其观点的成熟度而言,他这时已来到生命的最后期。作为作家他有特别的阅读需要,作为读者他有极大的好奇心和胃口,作为批评家他有独特的眼光和行文。三者结合起来使他写出这本高密度的小书:几万字即能纵横古今世界文学,梳理一条条线索, 把不同倾向不同风格的作家一串串连接起来,使我们在文学的迷宫中豁然开朗,眼前一亮。 这本小书不是具体谈论某位作家某些作品,而是谈论不同作家的共通点和差异性。这些作家和作品都成了卡尔维诺阐述他的论点的例子,而他的论点又都是长年累月阅读这些作家和作品之后形成的。最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似乎综合了卡尔维诺自己在书中推崇的各个特色:既轻快又准确,既形象又繁复。
简平仪说
一卷。明熊三拔撰。简平仪是熊三拔仿照星盘原理所造,分上下两盘。天盘在下为方版,地盘在上空其半圆,便于合视。两盘之间设枢纽,使可旋转。该书着力介绍使用简平仪观测太阳经纬度、定时刻、定纬度等方法,还简论大地是个球体的概念。收入明刻《天学初函》本、《守山阁丛书》本、《中西算学丛书》本。
玉皇经
全称《高上玉皇本行集经》。道教经典。作者不详,或谓出于隋唐道流之手,一说成书不早于宋代。《正统道藏》及《道藏辑要》收入注本数种。本书乃道士每日早晚功课及斋醮仪式上必诵经文。共3卷,内容主要托元始天尊在清微天中,宣讲玉帝来历。乃仿效《佛本行集经》之作,或以为系隋唐道士所造,出于唐玄宗时期。经文由《清微天宫神通品》、《太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品》、《诵持功德品》、《天真护持品》及《报应神验品》组成。
关帝历代显圣志传
明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一名《关帝神武志传》,存明崇祯间刊本,四卷三十三则(目录三十四则)。又名《英烈神武传》、《关帝神武志传》。白话短篇小说集。题穆 氏编辑。均为三国蜀汉关羽死 后为神及其显灵之类故事,不免浓厚的宗教崇 拜色彩。如卷一《当阳灵建玉泉刹》,写关羽死 后其魂不灭,受天台智者大师点化受戒故事。 《解州大破蚩尤神》、《延庆寺助诛淫僧》等,皆写其为民锄害事。有一些明人附会之传说,如 卷二《嘉馀常州三杀贼》,写关公显圣,助官兵 破倭寇。此书正文前收录了大量有关关帝祀庙 碑铭、匾联等资料。有明末刊本。据书中称朱 元璋为“我太祖高皇帝”及晚及崇祯三年 (1630)事,可知为该年以后刊刻。大塚秀高《增 补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
曲律
曲论。明王骥德撰。四卷。骥德有《古杂剧》已著录。是书论作曲各法,从宫调音韵乃至于科诨部色,门类详备。见解多精湛独到,是一部有关南北曲作曲、戏剧创作以至散曲创作的重要论著。有天启四年原刻本,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苏州刊本,《指海》本,《学术丛编》本等。
四教仪集注科
四教仪集注科,一卷,元蒙润排定,甲七套存目,会入本套四教仪彙补辅宏记。(按已出序科,今改附录天台四教仪集注,惟存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