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花仙史
作者: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人情小说,属才子佳人类,不分卷二十六回。题“封云山人编次”, “一啸居士点评”,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鲁迅先生将本书列入“明之人情小说”,孙楷第则列入“不能定其先后次第”者内,按书称明朝为“故明”,且避“玄”字为“元”,三江钓叟的序中还说: “传奇家摹绘才子佳人之悲离欢合,以供人娱耳悦目也旧矣”, “作者实故翻空出奇”,称才子佳人小说“旧矣”,可知非其早期作品,书当出康熙末年。全书26回,写王儒珍和蔡若兰悲欢离合的故事。王儒珍和蔡若兰在襁褓之时便由父母约为婚姻。后王家衰落,王儒珍考科举又屡遭失败,蔡若兰之父便为女儿另选高门。王儒珍的同窗好友陈秋麟当时已中解元,闻此讯忙托人向蔡家求婚,打算迎亲时让给王儒珍;不料蔡若兰逃婚出走,为钱塘知县苏诚斋收养。数年之后,蔡若兰之父晚年孤寂,深悔当年退婚之事,便认王儒珍为义子,并为其娶苏诚斋之女。王儒珍在岳父家见到蔡若兰的旧婢,方知苏诚斋的养女就是蔡若兰,又娶了蔡若兰。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文富阁婴谐秦晋
- 第二回 埋剑田诗感花姨
- 第三回 扶父枢瑶枝叩阉
- 第四回 看花灯误入天台
- 第五回 白木公子饱尊拳一场扫兴
- 第六回 红颜淑女试属诗七步知才
- 第七回 藕花居探莲访妓
- 第八回 白云留醉月联诗
- 第九回 陈秋遴湖亭遇美
- 第十回 水无声妓馆飞仙
- 第十一回 文星暗乡科落榜
- 第十二回 信谗言势利寒盟
- 第十三回 假斯文献旧句当场出丑
- 第十四回 真节烈逢狼狈接木移花
- 第十五回 苏钱塘纳赘女乘龙
- 第十六回 夏瑶枝从容应点选
- 第十七回 金山寺元虚遇盗
- 第十八回 定海关文士谈兵
- 第十九回 悟真性人山修道
- 第廿十回 感神梦婿作螟蛉
- 第廿一回 西席宾忽得西厢趣
- 第廿二回 东阁客狠辞东床选
- 第廿三回 假佳人冒认真佳人
- 第廿四回 大姨夫先作小姨夫
- 第廿五回 两解元雷击花妖剑
- 第廿六回 三神仙法润玉荚蓉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道教史
提傅勤家著。傅勤家生卒年不详。生平履历不详。 “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84年上海书店影印。全书共二十章,依次为:绪言、外人对于道教史之分期、诸书所述道教之起源、道之名义与其演变、道教以前之信仰、道教之形成、道教之神、道教之方术、道教之修养、道教之规律、道佛二教之互相利用、道佛二教之相排、唐宋两朝之道教、道教之流传海外、道教经典之编纂与焚毁、道教之分派、明清时代之道教、现在之道藏与辑要、宫观及道徒、结论。
金箓资度早午晚朝仪
玉箓资度早午晚朝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呪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对青罗真人讲说。谓世间众生不修正道,「不知五行推运,十一曜照临,主其灾祸」。若能上观星斗运行之度,预知灾祸将起,塑绘十一曜形象,建立道场。持唸经咒,即可「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书中收录元始天尊所说九星都咒、五星神咒、十一曜神咒及三启颂等。
红的日记
短篇小说集。冯铿著。收短篇小说18篇。发表于1931年《前哨》1卷1期。《红的日记》采用日记体的方式写红军女战士马英六天的战斗生活。拥有四百多个战士的一个团与农民赤卫队一道,攻占了T城。他们发动群众处决了土豪劣绅,把他们的财产登记在册,并开展了广泛的政治宣传工作,组织了“五卅”纪念活动,成立了T城苏维埃,最后又去围攻C城。小说的女主人公马英刚从学校参加部队,待人热情,工作认真,战斗勇敢,在革命斗争中处处爱护同志,但认为革命的女战士不应该向男同志表示感情,反映了作者摒弃当时流行的“革命+恋爱”的公式。作者不追求故事情节,也很少注意艺术加工,但主人公形象相当鲜明,是国统区最早介绍工农红军战斗生活的短篇。
照世杯
清代短篇小说集,共4集,各自独立成卷。作者酌元亭主人,真实姓氏生平不详。书名源于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书中说:“撒马罕儿在西边,其国有照世杯,光明洞达,照之可知世事。”作者取其照世之意,意即观此书可明达世事。第1卷《七拙园弄假成真》叙写苏州才子阮江兰,爱慕官宦之女却未成眷属。在风月场中又觅得一烟花女子,引为知己,并成为情人。第2卷《百和坊将无作有》写儒生欧滁山用狡诈、欺骗的无赖手段,夺取别人钱财。然害人害己,最终为他人所骗,落得个可悲的下场。宣扬了因果报应思想。第3卷《走安南玉马换猩绒》写商人杜景山因官吏迫害,去安南以玉马换猩绒,因此躲过灾难,保全自己的故事。第4卷《掘新坑悭鬼成财主》说一极端悭吝的土财主,挖掘厕所得以发财。其子终日赌博,竟然进学成名的故事,小说通过各种情节的描写,揭示了土财主穆太公的种种丑态。书中4篇小说均以讽刺手法描绘社会世态。笔法细致、真切,写人生动、准确。作品中对当时社会民俗风情的描写,有相当的认识价值。此书1956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1版。
受新岁经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受岁,指夏安居结束后,比丘新增一戒腊。本经内容即记述安居结束后,比丘行‘自恣’戒仪之情况。佛陀于大众中首先行自恣法,舍利弗即为佛说清净;继而舍利弗请求自恣,佛即为舍利弗说清净。其后,佛亦为大众作证而说清净。盖自恣,乃比丘于大众之前,自陈所犯之过失,请大众举出其罪,并施以教诫。此外,本经经文与增一阿含经(瞿昙僧伽提婆译)第三十二品第五经相同,故有谓本经非竺法护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