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花仙史

作者:佚名
铁花仙史

清代白话长篇人情小说,属才子佳人类,不分卷二十六回。题“封云山人编次”, “一啸居士点评”,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鲁迅先生将本书列入“明之人情小说”,孙楷第则列入“不能定其先后次第”者内,按书称明朝为“故明”,且避“玄”字为“元”,三江钓叟的序中还说: “传奇家摹绘才子佳人之悲离欢合,以供人娱耳悦目也旧矣”, “作者实故翻空出奇”,称才子佳人小说“旧矣”,可知非其早期作品,书当出康熙末年。全书26回,写王儒珍和蔡若兰悲欢离合的故事。王儒珍和蔡若兰在襁褓之时便由父母约为婚姻。后王家衰落,王儒珍考科举又屡遭失败,蔡若兰之父便为女儿另选高门。王儒珍的同窗好友陈秋麟当时已中解元,闻此讯忙托人向蔡家求婚,打算迎亲时让给王儒珍;不料蔡若兰逃婚出走,为钱塘知县苏诚斋收养。数年之后,蔡若兰之父晚年孤寂,深悔当年退婚之事,便认王儒珍为义子,并为其娶苏诚斋之女。王儒珍在岳父家见到蔡若兰的旧婢,方知苏诚斋的养女就是蔡若兰,又娶了蔡若兰。

猜你喜欢的书

手札节要

手札节要

陈宏谋手札是陈宏谋与私交好友或同僚的私人书信集,它并没有官场文书的呆滞板重和程序化,也没有应制而作的虚伪作态,其言语浅近淳朴,感情真挚,用语简练精粹,往往是随人随地随事而发,娓娓谈来,亲切近人,说服力极强,真实地表达了陈宏谋个人的思想和心声,也反映了时代的思想。手札是陈宏谋思想原生形态比较真实地展现,他在私人书信中显得更为随意,信手写来,闪烁着大儒智慧光芒的观点,于人生、官场、学识诸方面无不涉及,对清代中期以降士大夫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莅政摘要

莅政摘要

二卷。清陆陇其辑。陆陇其(1630—1692),字稼书,初名龙其,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历任嘉定、灵寿知县,官至监察御史。他为官清廉,鲠直不阿,严于律己,且崇奉程朱理学,贬斥王学,受到清世宗、高宗父子的表彰,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个从祀孔庙的理学名臣,赐谥清献,追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本书是他在任时摘取前人嘉言懿行、有裨国计民生者,手集成帙,死后一直为其家属收藏。道光十九年(1839)由其裔孙陆震刊刻出版,目的在于使天下后世知其一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心”(《跋》)。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宋胡太初原本,分尽己、临民、事上、远嫌等十七篇,主要总结了包括用人、立法、理财、刑罚、弭盗等在内的为官之道;下卷详细地叙述了明代万历年间句容县知县陈于王、嘉善县知县李陈玉的政绩及其理政经验,最后收录了刘士林的《治河要略序》,说明作者把治河放在突出的地位。本书初为抄本一册,道光年间刊行,有光绪壬午 (光绪八年,1882)津河广仁堂校本。

野叟曝言

野叟曝言

侠义小说。二十卷一百五十四回。清夏敬渠撰。约写作于乾隆中叶,光绪年间刊行。小说以明代成化、弘治两朝为背景,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英雄人物文素臣。文素臣,名白,字素臣。作者描写他文武双全,胸怀大志,是个“极有血性的真儒,不识炎凉的名士”,这个“铮铮铁汉,落落奇才,吟遍江山,胸罗星斗,……挥毫作赋,则颉颃相如;抵掌谈兵,则伯仲诸葛;力能扛鼎,……勇可屠龙”。但朝中阉宦擅权,国事日非,他便游历天下。一路上除暴安良,扶危济贫,相继救得美貌才女璇姑、素娥和湘灵,后皆纳妾。入都后又以他起死回生之术为皇帝、王子治病,被钦赐翰林。后又平叛救驾立下大功,被晋升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并以郡主配为左妻。后又东征西讨屡建大功,加官进爵,位极人臣。二妻四妾,分居六楼,生下二十四个儿子,一百二十个孙子,一百四十个曾孙。封妻荫子,皆得高官厚禄。作者一生怀才不遇,他把自己的才学和梦想都凝铸在小说主人公文素臣身上。他故意把文素臣写为布衣出身,不曾中举而做了国师、宰相。作者一生不得志,但他渴望功名富贵,于是他自己的理想全部寄寓在文素臣身上,让他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书中许多章节谈经论史,借以炫耀才学,是当时小说之风气。

双凤奇缘

双凤奇缘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80回。全名《昭君和番双凤奇缘传》。无名氏撰;题作“雪樵主人”。有嘉庆间坊刊本、道光二十一年(1841)。维扬二酉堂刊本,卷首均有绣像;另有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宝善书局石印本。该书写汉王与昭君(王嫱)、赛昭君的悲喜爱情故事。越州太守之女王嫱字昭君,才貌双绝,于中秋夜梦入皇宫。汉王也于此时梦见昭君,醒来即命丞相毛延寿到越州访取昭君。毛贪财索贿未遂,即私将昭君画像点上“伤夫滴泪痣”以疑汉王,结果行贿万金的鲁员外之女得选西宫。奸相与鲁妃共进谗言,将昭君打入冷宫。昭君常借琵琶抒发幽怨,得林皇后为她澄清冤情,得见汉王,惩治奸佞,昭君当了西宫宠妃。但奸相毛延寿却潜逃番邦,挑拨单于大举兴兵中原,要索取昭君为“阏氏”(单于王后)。汉王兵败,不得已方命昭君和番。16年后,昭君纵身河水,尸回中原。汉王思念昭君之情未断,又纳昭君之妹赛昭君以续奇缘。单于复兴兵来犯,汉王亲征,赛昭君用九姑仙女传授的武功打败番兵,既保住了汉王江山,又为昭君雪怨报仇。王嫱本实有其人。《汉书·元帝纪》有“赠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汉书·匈奴传》亦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的记载。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则增加了画工毛延寿的故事;元杂剧《汉宫秋》又写成元帝、昭君缠绵爱情的悲剧。该书则在悲剧之后,杜撰出了“赛昭君”加上一条喜剧的尾巴。小说从昭君梦幻开始、以昭君显神结束,完全失去历史的真实,成为一部合乎市民口味的言情小说。

四分比丘尼羯磨法

四分比丘尼羯磨法

四分比丘尼羯磨法,一卷,宋求那跋摩译,有题记,谓出丹本,较碛嘉减首段千七百馀字,馀文亦稍出入,但与曹魏昙谛所译羯磨后半比丘尼羯磨以下之文大同,参见本套。

金刚经如是解

金刚经如是解

金刚经如是解,一卷,清无是道人注解并序,谭贞默序,弘礼序,性琮跋,王铎跋,北海老人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