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达·芬达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1.《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年面世,是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观点对戏剧活动所作的解释。2.《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年出版,它紧紧围绕《格拉迪沃》一书中幻觉与梦的关系,揭示了压抑、幻觉与精神错乱的起因、梦的形成与解释、性欲生活的作用、治疗心理疾患的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3.《作家与白日梦》发表于1908年,弗洛伊德在对创作与白日梦的关系作出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其目的是在幻想中实现其未能满足的愿望。4.《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年面世,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的观点和传记研究的方法,详尽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深刻分析了他的性心理历史的发展过程,着重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5.《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发表于1914年,该文是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的观点对米开朗基罗所创造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的解释。6.《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年面世,该文是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的观点和方法阐释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文艺创作的一篇心理美学的论文。7.《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发表于1926年,弗洛伊德在该文中指出,精神分析技术既不是神秘的、难以捉摸和掌握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彼得大帝的黑奴
《彼得大帝的黑奴》是一部中篇小说。。普希金1827年7月动手写作,1829年,这部小说的两个片断曾在文集《北方之花》上发表。可惜普希金早逝。这部小说没有写完,连书名也没有确定,《彼得大帝的黑奴》这个书名是他死后别人加上去的。这是一部历史小说,普希金想在其中再现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用“铁的意志”改造俄罗斯的整个历史时代。小说里有个中心人物,这就是黑人伊卜拉金姆——其实就是普希金的曾外祖父汉尼巴。阿卜拉姆·汉尼巴(1697年——1781年)是阿比西尼亚(现名埃塞俄比亚)一个酋长的儿子,被土耳其人所俘获,被解押到君士坦丁堡。一个俄国使节买下了他,送给彼得大帝作为一件礼物。彼得很喜爱他,收他做养子,派他去法国留学,后来又封他为贵族。他是个军事工程师,功勋卓著,晋升为元帅,活到八十四岁的高龄才去世。
欧阳修文集
文集,欧阳修著。此文集精选《朋党论》《纵囚论》等欧阳修文章20篇。本书是北宋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作品选集,欧阳修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开创一代文风的重要人物,其作品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本书作者从方便读者阅读出发,甄选欧阳修诗词文赋中的精品,一一加以导读、注释和翻译,该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欧阳修的文学造诣,是一部简洁、好读的古典文学读物。
东谷所见
一卷。亦作《东谷随笔》。南宋李之彦(生卒年不详)撰。李之彦生于宋末,社会风气日益衰坏,教学之余,将其所见,随手笔录,以成是书。全书共十三则,皆愤世疾俗、词怨以怒之语。卷末载“太行山戏语”一条,谓“事非不必与世人辨”,对社会风俗日益衰坏无能为力,发出了无可奈何之感慨。卷首有自序,题咸淳戊辰(1268)小春,正是宋政弊极之时。是书对了解宋末弊政及风俗大有帮助。今传本颇多,有《百川学海》、宛委山堂《说郛》、《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商务印书馆《说郛》等丛书本,《学海类编》 作《东谷随笔》一卷。
慈禧太后演义
《慈禧太后演义》42回。蔡东藩著。原名《西太后演义》,是以慈禧为主人公的章回小说。此书是作者以清末历史为脉络,广采遗闻轶事撰写而成。它在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中,穿插了对人物心理的剖析,描写了慈禧自入皇宫之后,处心积虑地接近咸丰皇帝,得势后,又不思强国,终日沉缅于荒淫无耻的生活中,为一己私欲,不惜违背历史潮流的史事。全书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现状,对了解慈禧及清末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受出身、时代的限制,作者的一些观念是错误的。1918年上海会文堂书局出版,1980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再版。
唐宋传奇选
本书是1963年之前张友鹤先生编选,唐宋传奇专指唐宋时期的短篇小说,它是在六朝小说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进化而来的,其中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如《南柯太守传》、《莺莺传》等。本书由张友鹤先生选注,程毅中先生作序。选目精当,版本可靠,注文详尽,每篇还附有题解和作者介绍。同时为帮助学生阅读,新增了由专业学者撰写的导读和知识链接部分,是了解唐宋传奇概貌的精当的选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