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演义
作者:陆律西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瑞制军妄杀激变 黎都督仗义督师
- 第二回 制枪械占领兵工厂 遵公法照会领事团
- 第三回 探消息齐集日报馆 声罪讨传布北伐文
- 第四回 聚同志黎黄相逢 任私党焦陈被害
- 第五回 袁项城发电停战争 蔡都督提议组政府
- 第六回 潘艺员助攻制造局 黄司令失守汉阳城
- 第七回 误师期绍桢失机 舍爱妾张勋出走
- 第八回 改阳历公举大总统 订优待初开参议院
- 第九回 集会组党笑柄横生 借款裁兵谈判决裂
- 第十回 征同意省长承任命 假共和总理受指挥
- 第十一回 国庆纪念总统酬庸 车站送行党员被刺
- 第十二回 洪述祖青岛潜踪 李烈钧湖口独立
- 第十三回 郑汝成力守制造局 黄克强抛弃石头城
- 第十四回 肆劫掠侉兵逞淫威 图专制国会遭解散
- 第十五回 廿一条榻前会议 五九期国耻铭心
- 第十六回 穿针引线借重名伶 里应外合预封妃子
- 第十七回 驰密电干儿尊皇父 困京尘侠妓识英豪
- 第十八回 倾肺腑良夜证鸳盟 遮耳目侵晨脱虎口
- 第十九回 燕市繁华筹备大典 滇南起义拥护共和
- 第二十回 新华宫试演登殿剧 编辑室惊闻炸弹声
- 第二十一回 宣秘密专使被拒 发警告有子抗宗
- 第二十二回 大京兆被辱执法处 女官长得志新华宫
- 第二十三回 莫须有女官长下石 伪独立巡按使骑墙
- 第二十四回 卖友求荣无独有偶 审机观变异地同心
- 第二十五回 四面楚歌迫除洪宪 一场纷扰会启南京
- 第二十六回 正首邱项城托老友 开会议辫帅订坚盟
- 第二十七回 复约法撤销军务院 开国会选出副总统
- 第二十八回 小凤仙闺中惊噩梦 国务院会议起风潮
- 第二十九回 张帅北上大逞威风 李阁登台甘为傀儡
- 第三十回 清宣统受愚登场 黎总统被逼退位
- 第三十一回 冯总统宁垣受职 段司令马厂誓师
- 第三十二回 贯彻主张德奥宣战 各保势力冯段失和
- 第三十三回 长江放舰督办示威 北海卖鱼总统生利
- 第三十四回 安福组成殃民祸国 和议停滞劳众伤财
- 第三十五回 北大风潮群奸丧胆 沪江罢市阖埠齐心
- 第三十六回 代表南来销声匿迹 册封北去吐气扬眉
- 第三十七回 筹饷械大兴定国军 褫官勋通辑内乱犯
- 第三十八回 党员末路远走高飞 督军自戕无独有偶
- 第三十九回 王占元被逐离鄂 吴佩孚受命攻湘
- 第四十回 率舰队杜锡珪奏功 破岳州吴佩孚奋勇
- 第四十一回 保定作寿大集优怜 奉天示威预储饷械
- 第四十二回 华府会议收回青岛 信使往还统一中原
陆律西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耳语之人
“二战”结束几个月后,迈尔斯·哈蒙德收到五年来谋杀俱乐部的首次晚宴邀请。然而当他到达时,只有芭芭拉·莫雷尔和利高教授在现场。利高教授向他们讲述了费伊·西顿的故事。费伊是一位年轻的女士,她为布鲁克一家工作。布鲁克一家是居住在法国郊区的英国人。费伊与布鲁克夫妇的独生子哈利相爱并订婚,但坊间传闻她与人有染、私德有亏。老布鲁克先生决定以金钱收买费伊,以求她离开哈利。但在见面当天,他却被人发现死在约定见面的废塔塔顶,背部有致命刀伤。奇怪的是,当时在案发现场,根本不可能有人靠近他。凶手会是费伊吗?数年之后,费伊再次出现,而她所到之处,总是环绕着诅咒与死亡。基甸·菲尔博士和利高教授赶来找寻她的踪迹,意欲警告人们她的危险。然而悲剧从深夜的一声枪响开始,徐徐拉开序幕……
老处女
《老处女》反映的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纽约生活,围绕着一个私生女蒂娜,展现了夏洛蒂和迪莉娅两个堂姐妹之间的争斗。礼俗对个性尤其对女性的压抑在这篇小说中揭示得淋漓尽致,深入细腻的心理描写充分展示了伊迪丝•华顿的艺术特色。
吴郡志[四库本]
又作《吴门志》。江苏地方志。南宋范成大(1126—1193)撰。五十卷,首一卷。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累官至兵部尚书,参知政事, 资政殿学士。是书为石湖晚年所作, 约成书于绍熙三年(1192)或四年(1193)。校官汪泰亨等于绍定二年(1229)至宝祐四年(1256)增订,后人续有增补。分沿革、户口税租、土贡、风俗、城郭、宫宇、古迹、水利、人物、杂咏等39门。征引浩博,而叙述简赅。是研究南宋时苏州地区经济、文化、风俗的重要参考书。此本为四库本,本站也有标点本,可以搜索查找!
历史的镜子
《历史的镜子》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从先秦到晚清的历史长河中,撷取或奇人,或轶事,娓娓道来,也或者品评忠臣名将,畅谈才子佳人,纵论社会现象,文字洒脱,态度严谨,内蕴深刻,异彩纷呈,让人读来赏心悦目,又回味无穷,尽窥塑造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思想根基。
外交小史
《外交小史》,清佚名撰。该书概述有清一代外交事件,由于其取材角度和视野独特,故有特别的史料价值。今民国年间的《满清野史》丛书本整理。
玄奘上表记
全称《□□寺沙门玄奘上表记》。佛教文献。唐佚名辑。一卷。约成书于麟德元年(664)二月初五日玄奘逝世后不久。此书在中国已佚,现存本是日本小泉策太郎收藏的唐代写本。题中所缺两字,应是“玉华”。此书辑录了玄奘自印度归长安后到临终前所上的各种表启,以及皇帝的敕答,共四十二篇。其中在高宗朝的上表二十三篇,太宗的敕书四篇,高宗的敕书三篇(内有诗一首)。表启内容反映了玄奘回国后的主要活动,特别是贞观二十年至龙朔三年(646—663)十八年间的译经、交往以及晚年的思想情况,很有史料价值。特别是《重请入山表》、《谢得入山表》、《请御制大般若经序表》三篇,是玄奘一生最后的表章,为此书所独有。但此书所收玄奘的表启并非全部,且多省略了上表的时间,阅读时须借助《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