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须知

作者:沈从文
男子须知

《男子须知》,又名《在别一个国度里》,一个山大王以打家劫舍相威胁,又以钱财相诱,强娶宋家大妹为压寨夫人的故事。大妹妹婚前极其害怕,准备作出牺牲,终日以泪洗面;婚后却出乎她的意料,山大王表面既不像过去想象的那样狰狞可怕。大妹妹写信告诉表姐说到:“(山大王)什么事都能体贴,用极温柔驯善的颜色,侍奉我,听我所说,为我去办一切的事。(他对外是一只虎,谁都怕他;又聪明有学识,谁都敬他。)他在我面前却是一只羊,知媚它的主人是它的职务。他对我的忠实超过了我理想中情人的忠实。……”大妹妹在这样一个山大王身上得到了别的人不能得到的爱,幸福得只能用哭叫来表示生命的快适了。在这封信中,一个痴情、专一的男子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湘西土匪的温情的一面令我们感动。

猜你喜欢的书

温恭毅集

温恭毅集

诗文集。明温纯撰。三十卷。纯字景文(《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作“希文”)。三原(今属陕西)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曾官光寿知县、户科给事中、左都御史。于隆、万之际立朝。初忤张居正,罢官。再起又与中使争矿税。卒以忤沈一贯致仕。纯清白奉公,时称名臣。卒谥恭毅。是集有二十七万二千余字。卷首有目录,正文含疏六卷一百四十首,序二卷四十三首,记一卷九首,墓志铭二卷三十二首,传、行略二卷六首,议一卷四首,杂著一卷十五首,祭文二卷二十四首,古乐府一卷十三首,古近各体诗六卷二百一十三首,尺牍五卷一百三十首,理学一卷六十一则。其奏议皆切中情事,指陈利弊,明白晓畅;尺牍多关时政,而理学则大旨以程朱为本。其诗风格与七子之派相近。纯一生以国事为己任,于诗文非所用心。有《四库全书》本,《温氏丛书第一集》本,题名作《温恭毅公文集》。

大猎赋

大猎赋

辞赋名篇。唐代李白作。《全唐文》见载。此赋为天宝初李白供奉翰林时随玄宗出猎所作。赋作的规模、体制,均模拟汉大赋,以《子虚》、《上林》、《长杨》、《羽猎》为师范。全赋分两大部分。先大力铺陈夸诞,极言天子出猎的盛况盛景:“千骑飚扫,万乘雷奔。”“羽毛扬兮九天绛,猎火燃兮千山红。”“喷血流川,飞毛洒雪。”后归之于讽谏:“俄而君王茫然改容,愀然有失,于居安思危,防险戒逸,斯驰骋以狂发,非至理之弘术。且夫人君以端拱为尊,玄妙为宝。暴殄天物,是谓不道。乃命去三面之网,示六合之仁。”“回蜺旌,反銮舆。访广成于至道,问大隗之幽居。”赋中儒道思想相杂,各得所用。少数语句虽有汉赋风格,如:“攒高牙以总总兮,驻华盖之森森”等;但总的来说还是唐赋风格,有较多的排偶,无汉赋的板重、奇字,同时也表现出李白个人的清新俊逸特色,如:“金戈森行,洗晴野之寒霜;虹旗电掣,卷长空之飞雪。吴骖走练,宛马蹀血。萦众山之联绵,隔远水之明灭。”语言洗炼,给人以独特的美学感受,同时亦可看出唐赋与汉赋在语言上的发展变化。

唐诗品汇

唐诗品汇

明初洪武间高棅编选的一部比较全面而有广泛影响的大型唐诗选本。此书广选全唐一代之诗,诸体皆备,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大都选入,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唐代诗歌创作的全貌。全书凡90卷,共选作者602人,诗5769首,分体编排,计五古24卷,七古13卷(附长短句),五绝8卷(附六言绝句),七绝10卷,五律15卷,五排11卷,七律9卷(附七排)。后又编《唐诗补遗》10卷,附于书后,足成百卷之数。该书卷首附有《历代名公叙论》,评述有唐一代之诗。“其有评论本人之诗者,则附于姓氏之后;有评论本诗者,则附于本诗之前;有评论本句者则附于本句之下”(《凡例》)。且偶有作者笺注。这些评论对读者都很有帮助。该书的最大特色在于首次把唐诗分期明确定为初、盛、中、晚四期,并把入选作家和作品,按时期和体裁区分为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变、余响、旁流等九格。“大略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为接武,晚唐为正变、余响,方外异人等诗为旁流。间有一二成家特立与时异者,不以世次拘之”(《凡例》)。高氏承袭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之说,提倡规仿盛唐,对明代前、后七子“诗必盛唐”的主张颇有影响。明代馆阁皆以此书为宗。

词余丛话

词余丛话

近代戏曲论著。3卷。杨恩寿著。辑入光绪年间长沙杨氏家刻“坦园丛书”。又见《重订曲苑》、《增补曲苑》。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1959年12月中国戏剧出版社第一版)选录。卷首有光绪三年(1877)九月越南贡部正使裴文禩(殷年)《<词余丛话>序》。该书分“原律”、“原文”、“原事”各1卷。“原律”谈律吕、宫调、曲谱、声韵。“原文”则专谈词藻、文章。“原事”以考证或记述戏曲故事为主。裴文禩评云:“一曰‘原律’,辩论宫商,审明清浊;一曰‘原文’,凡曲之高下优劣,经都转(指杨恩寿)论定者,悉著于篇;一曰‘原事’,诙谐杂出,耳目一新。制曲之道,思过半矣。较之《随园诗话》、《制艺丛谈》、《楹联丛话》,更足启发心思,昭示来学。不得以曲子相公为名臣累也。”并云:“付梓后愿以百本见寄。”(《<词余丛话>序》)。其影响已及于海外。该书以研究和评论清中叶以来的当世作家与作品为主,多为前代曲论所未能涉及者,对于研究近代戏曲史颇多参考价值。

佛说五恐怖世经

佛说五恐怖世经

佛说五恐怖世经,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说末世不遵戒律有五种可恐之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他译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他译本)

在玄奘译出前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旧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旧传为鸠摩罗什译。现存异译本6种:1、唐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唐般若、利言等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3、唐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唐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5、敦煌发现译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6、宋施护译《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最早的英译本是毕尔(Samuel Beal)于1864年依玄奘汉译本所译。马克斯·缪勒(Max Müller)于1884年将梵文本转写成天城体及罗马拼音,并首次将广本及略本梵文心经译成英文传至欧美国家。1894年,马克斯·缪勒重将本经译成英文并编入《东方圣书》。1957年及1967年,孔睿(Edward Conze)校订广本及略本梵文心经,并译成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