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夜谭随录

作者:和邦额
白话夜谭随录

笔记小说集。清和邦额著。一百四十一篇。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取材广泛,所记事物繁多,有甘肃沙漠怪风,西海蜃气观,京师地震等奇观,也有北地回煞、夜星子等迷信风俗。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谓其“记朔方景物及市井情形者特可观”。其他如《张五》篇记官吏贪财好色,滥施酷刑;《米芗老》记乱兵掠卖妇女,《陆水部》记雍正朝文字狱之难,亦颇有社会意义。《自序》云:“每喜与二三友朋,于酒觞茶榻间灭烛谈鬼,坐月说狐。”其宗旨与《聊斋志异》略同,以“谈鬼说狐”寄意人生世态。然颇有“借材他书”者,鲁迅谓“如《佟觭角》、《夜星子》、《疡医》,皆本《新齐谐》”。

和邦额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与妻诀别书

与妻诀别书

林觉民撰。亦称《寄妻绝笔书》、《与妻书》、《绝笔书》等。载《广州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写给妻了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信中委婉曲折地倾诉了自己对妻子的厚意深情,请她理解自己勇于赴死的原因,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者的满腔仇恨,反复阐明了个人和家庭与祖国前途和革命事业的关系,并鼓励妻子要“为天下人谋永福”,不要为他悲伤。此信表现了作者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高尚品质和为拯救祖国危亡,使亿万苦难同胞从帝国主义魔爪和封建统治桎梏下解放出来,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战斗精神。全信笔调委婉曲折,不仅辞意恳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而且语言简明流畅,情真意切,直抒胸臆;并将叙事、说理和抒情有机融合在一起,把爱妻子的感情寓于爱祖国的感情之中,读来感人肺腑。

太上妙法本相经

太上妙法本相经

太上妙法本相经,简称《本相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原书至少有二十多卷。现《正统道藏》本仅残存三卷,收入太平部。另据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编》着录,敦煌遗书中有唐代《本相经》抄本残卷十二件。其中P2429、S2122、P2389、P2476、P3091及贞松堂藏本等八件抄本内容均不见于《正统道藏》本。P2357、S3173、P2396、P2755等抄本与《正统道藏》本有颇多异文。此外《上清道类事相》、《要修科仪戒律抄》等唐宋佛道典籍亦保留不少《本相经》佚文。此经乃元始天尊与「辨夫」及外道之人相互问难,解说道教义理及斋戒法术要旨。其内容颇杂乱,涉及宇宙生成、众生业报因缘、治国修身及修道求仙等等。大旨以《道德经》为立论之本,又受《灵宝经》影响。谓「道者万物之父,空者万物之母」。学道之人应抱道执德,为于无为之为,居于无想之想,处于无著之著。又驳斥外道,论证宿业因缘。谓「一切众生各有缘品,前世积业今生所受,今身所造后世所受」。又强调学道尊师,持斋守戒之重要,论述治身治国皆应以无为无欲为本。敦煌抄本中提及「咐嘱卯金,木子弓口乃兴焉」,可见此经受《洞渊神咒经》影响。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末南朝初,陆修静《灵宝经目》已着录。原书一卷,有敦煌唐写本五件(详见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编》)。另有《正统道藏》本,误题《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诫》,收入洞真部戒律类。此书旨在为群生解灾请福,拔诸苦根,使生者见道,身脱八难;死者欢乐,上升天堂。经文称修斋求道者当奉受上品十戒、十二可从,建德立功,则能得六通智慧,参同虚无,度十苦八难。所谓六通智慧者,「天曰洞视,地曰洞听,东曰洞空,西曰洞虚,南曰洞清,北曰洞微」。六通洞达,则得大智慧,可以长存。

皇明诸司公案

皇明诸司公案

又名《续廉明公案》。白话短篇小说集。明余象斗编。六卷五十九则。系分类编辑的公案小说。人命类九则,奸情类九则,盗贼类十一则,诈伪类十一则,争占类十则,雪冤类九则,主要是颂扬清官。余象斗编述卷内封题“全像续廉明公案”体制同《廉明奇判公案传》,即卷下分类,类下分则,一则记一判案故事。全书四卷六类,其类目为“人命类”、“奸情类”、“盗贼类”、“诈伪类”、“争占类”、“雪冤类”,每类9、10、11则不等,共收59则判案故事。此本既题《续廉明公案》、《皇明诸司公案传》,可见它与《皇明诸司廉明公案》,即《廉明奇判公案传》的关系。但此书又与《廉明公案》不同,《廉明公案》为“余象斗集”,重在搜集案例;此本为“余象斗编述”,系经余象斗编辑加工。

行事钞中分门图录

行事钞中分门图录

《行事钞中分门图录》,唐道宣着,一卷。是道宣为其《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所作的科分。从图录的内容来看,其中的科分与道宣的《行事钞》原文某些地方略有不同。所以,本文对研究道宣、对阅读和理解道宣的《行事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献未为我国历代经录所载,亦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现於北图敦煌遗书中发现一号,编号为北新722号。录文时以此号为底本,无校本。但文中所引之《行事钞》原文,则依据《大正藏》本《行事钞》进行了核对。为了保持文献原貌,引文与《行事钞》不一致者,校对时一般不作校正。但文字明显错误时,则予以改正。录文中天干序号为整理者所加。

四分比丘尼钞科

四分比丘尼钞科

四分比丘尼钞科,一卷,宋允堪述,首题释四分律比丘尼钞科文,尾题释四分律比丘尼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