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词话
作者:兰陵笑笑生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景阳冈武松打虎 潘金莲嫌夫卖风月
- 第二回 西门庆帘下遇金莲 王婆贪贿说风情
- 第三回 王婆定十件挨光计 西门庆茶房戏金莲
- 第四回 淫妇背武大偷奸 郓哥不愤闹茶肆
- 第五回 郓哥帮捉骂王婆 淫妇鸩杀武大郎
- 第六回 西门庆买嘱何九 王婆打酒遇大雨
- 第七回 薛嫂儿说娶孟玉楼 杨姑娘气骂张四舅
- 第八回 潘金莲永夜盼西门庆 烧夫灵和尚听淫声
- 第九回 西门庆计娶潘金莲 武都头误打李外传
- 第十回 武松充配孟州道 妻妾翫赏芙蓉亭
- 第十一回 金莲激打孙雪娥 西门庆梳笼李桂姐
- 第十二回 潘金莲私仆受辱 刘理星魇胜贪财
- 第十三回 李瓶儿隔墙密约 迎春女窥隙偷光
- 第十四回 花子虚着气丧身 李瓶儿送奸赴会
- 第十五回 佳人笑赏翫登楼 狎客帮嫖丽春院
- 第十六回 西门庆谋财娶妇 应伯爵喜庆追欢
- 第十七回 宇给事劾倒杨提督 李瓶儿招赘蒋竹山
- 第十八回 来保上东京干事 陈经济花园管工
- 第十九回 草里蛇逻打蒋竹山 李瓶儿情感西门庆
- 第二十回 孟玉楼义劝吴月娘 西门庆大闹丽春院
- 第二十一回 吴月娘扫雪烹茶 应伯爵替花勾使
- 第二十二回 西门庆私淫来旺妇 春梅正色骂李铭
- 第二十三回 玉箫观风赛月房 金莲窃听藏春坞
- 第二十四回 陈经济元夜戏娇姿 惠祥怒骂来旺妇
- 第二十五回 雪娥透露蝶蜂情 来旺醉谤西门庆
- 第二十六回 来旺儿递解徐州 宋惠连含羞自缢
- 第二十七回 李瓶儿私语翡翠轩 潘金莲醉闹葡萄架
- 第二十八回 陈经济因鞋戏金莲 西门庆怒打铁棍儿
- 第二十九回 吴神仙贵贱相人 潘金莲兰汤午战
- 第三十回 来保押送生辰担 西门庆生子嘉官
- 第三十一回 琴童藏壶觑玉箫 西门庆开宴吃喜酒
- 第三十二回 李桂姐拜娘认女 应伯爵打浑趋时
- 第三十三回 陈经济失钥罚唱 韩道国纵妇争风
- 第三十四回 书童儿因宠揽事 平安儿含愤戳舌
- 第三十五回 西门庆挟恨责平安 书童儿妆旦劝狎客
- 第三十回 翟谦寄书寻女子 西门庆结交蔡状元
- 第三十七回 冯妈妈说嫁韩氏女 西门庆包占王六儿
- 第三十八回 西门庆夹打二捣鬼 潘金莲雪夜弄琵琶
- 第三十九回 西门庆玉皇庙打醮 吴月娘听尼僧说经
- 第四十回 抱孩童瓶儿希宠 妆丫鬟金莲市爱
- 第四十一回 西门庆与乔大户结亲 潘金莲共李瓶儿斗气
- 第四十二回 豪客拦斗玩烟火 贵家高楼醉赏灯
- 第四十三回 为失金西门庆骂金莲 因结亲月娘会乔太太
- 第四十四回 吴月娘留宿李桂姐 西门庆醉拶夏花儿
- 第四十五回 桂姐央留夏花儿 月娘含怒骂玳安
- 第四十六回 元夜游行遇雪雨 妻妾笑卜龟儿卦
- 第四十七回 王六儿说事图财 西门庆受赃枉法
- 第四十八回 曾御史参劾提刑官 蔡太师奏行七件事
- 第四十九回 西门庆迎请宋巡按 永福寺饯行遇胡僧
- 第五十回 琴童潜听燕莺欢 玳安嬉游蝴蝶巷
- 第五十一回 月娘听演金刚科 桂姐躲在西门宅
- 第五十二回 应伯爵山洞戏春娇 潘金莲花园看蘑菇
- 第五十三回 吴月娘承欢求子媳 李瓶儿酬愿保儿童
- 第五十四回 应伯爵郊园会诸友 任医官豪家看病症
- 第五十五回 西门庆东京庆寿旦 苗员外扬州送歌童
- 第五十六回 西门庆周济常时节 应伯爵举荐水秀才
- 第五十七回 道长老募修永福寺 薛姑子劝舍陀罗经
- 第五十八回 怀妒忌金莲打秋菊 乞腊肉磨镜叟诉冤
- 第五十九回 西门庆摔死雪狮子 李瓶儿痛哭官哥儿
- 第六十回 李瓶儿因暗气惹病 西门庆立段铺开张
- 第六十一回 韩道国筵请西门庆 李瓶儿苦痛宴重阳
- 第六十二回 潘道士解禳祭灯法 西门庆大哭李瓶儿
- 第六十三回 亲朋祭奠开筵宴 西门庆观戏感李瓶
- 第六十四回 玉箫跪央潘金莲 合卫官祭富室娘
- 第六十五回 吴道官迎殡颁真容 宋御史结豪请六黄
- 第六十六回 翟管家寄书致赙 黄真人炼度荐亡
- 第六十七回 西门庆书房赏雪 李瓶儿梦断幽情
- 第六十八回 郑月儿卖俏透密意 玳安殷懃寻文嫂
- 第六十九回 文嫂通情林太太 王三官中诈求奸
- 第七十回 西门庆工完升级 群僚廷参朱太尉
- 第七十一回 李瓶儿何千户家托梦 提刑官引奏朝仪
- 第七十二回 王三官拜西门为义父 应伯爵替李铭解冤
- 第七十三回 潘金莲不愤忆吹箫 郁大姐夜唱闹五更
- 第七十四回 宋御史索求八仙寿 吴月娘听宣黄氏卷
- 第七十五回 春梅毁骂申二姐 玉箫愬言潘金莲
- 第七十六回 孟玉楼解腽吴月娘 西门庆斥逐温葵轩
- 第七十七回 西门庆踏雪访郑月 贲四嫂倚牖盼佳期
- 第七十八回 西门庆两战林太太 吴月娘翫灯请蓝氏
- 第七十九回 西门庆贪欲得病 吴月娘墓生产子
- 第八十回 陈经济窃玉偷香 李娇儿盗财归院
- 第八十一回 韩道国拐财倚势 汤来保欺主背恩
- 第八十二回 潘金莲月夜偷期 陈经济画楼双美
- 第八十三回 秋菊含恨泄幽情 春梅寄柬谐佳会
- 第八十四回 吴月娘大闹碧霞宫 宋公明义释清风寨
- 第八十五回 月娘识破金莲奸情 薛嫂月夜卖春梅
- 第八十六回 雪娥唆打陈经济 王婆售利嫁金莲
- 第八十七回 王婆子贪财受报 武都头杀嫂祭兄
- 第八十八回 潘金莲托梦守备府 吴月娘布福募缘僧
- 第八十九回 清明节寡妇上新坟 吴月娘误入永福寺
- 第九十回 来旺盗拐孙雪娥 雪娥官卖守备府
- 第九十一回 孟玉楼爱嫁李衙内 李衙内怒打玉簪儿
- 第九十二回 陈经济被陷严州府 吴月娘大闹授官厅
- 第九十三回 王杏庵仗义赒贫 任道士因财惹祸
- 第九十四回 刘二醉殴陈经济 酒家店雪娥为娼
- 第九十五回 平安偷盗假当物 薛嫂乔计说人情
- 第九十六回 春梅游旧家池馆 守备使张胜寻经济
- 第九十七回 陈经济守御府用事 薛嫂买卖说姻亲
- 第九十八回 陈经济临清开大店 韩爱姐翠馆遇情郎
- 第九十九回 刘二醉骂王六儿 张胜忿杀陈经济
- 第一百回 韩爱姐湖州寻父 普静师荐拔群冤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色彩
村松梢风是日本大正时代“中国通”,以《魔都》一书著名并因而为上海命名“魔都”的作家。《中国色彩》是他于1923年到1933年间多次来到中国游历后写作的游记合集。村松梢风在华期间,足迹北至东北、热河,南到台湾、广东、香港;在作品中对中国南北不同地区的风俗、社会面貌,进行了广泛的描绘。与芥川龙之介、内藤湖南等作家学者不同,村松梢风来华前对中国文化了解并不多,这使得他的记录较少主观影响,而更多简单白描;此外,也不同于文人学者对政治、文化、学术界的关心,村松对吃喝嫖赌、拉车卖唱的市井生活兴趣更大,因此本书有较多篇幅记录了当时一般市民和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中国一般社会实情提供宝贵的材料。
闲愁万种
胡兰成著。 收录十篇散文,十八篇诗作,二十八则书句,或记事,或言情,或抒志,可以当做是自传《今生今世》的续篇补记。最能见出民国一代才子胡兰成的文采风华。 两篇理论文章《民志篇》、《劫毁篇》,论述中国历史上民间起兵的传统和机缘。此一政见思想是胡兰成与汪精卫分手的重要因素,而胡兰成持之终身。 《日月并明》是胡兰成未完绝笔。文中申述史上是女人始创文明,其后男人把女人所发明的东西来说明其原故,做成了理论体系化的学问。此是胡兰成晚年独特的理论见解。
全宋文
《全宋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64卷,是一部宋代文章总集。其对于研究宋文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周易参同契考异
朱熹著。《周易参同契》一书,在道教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万古丹经王”,是现存最早论述道教炼丹理论的经典著作。其产生的年代稍晚于《太平经》,约为东汉顺帝、桓帝之际,作者为魏伯阳。参,即三;同,相通;契,相合。《参同契》主要论述《周易》、黄老之学、外丹炉火三者互相契合之意,故名。朱熹对该书有独特的深刻领悟,认为其包含深义,作者则故意隐约其词,曾说:“《参同契》为艰深之词,使人难晓,其中有千周万遍之说,欲人之熟读以得之也。大概其说以为欲明言之,恐泄天机;欲不说来,又却可惜。”(《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又曾以“空同道士邹”的笔名著《周易参同契考异》,主要是从义理角度对《参同契》进行疏证。认为,《周易参同契》实际上不是对《周易》的解释,而是依据《周易》的象数理论来建构丹道理论系统,“《参同契》本不为明《易》,姑借此纳甲之法,以寓其行持进退之火候。……然其所言纳甲之法,则今所传京房占法见于火珠林者,是其遗法,所云甲乙丙丁庚辛者,乃以月之昏旦出没言之,非以分六卦之方也。此虽非为明《易》而设,然《易》中无所不有,苟其言自成一家,可推而通,则亦无害于《易》”,因此,“与《周易》理通而义合”(《周易参同契考异》)。反映了道家、道教思想(尤其是丹道思想)对于朱熹思想的影响。
重订曲海总目
戏曲目录。清黄文暘撰,无名氏重订,管庭芬校录。一卷。文暘字焕亭,丹徒(今属江苏)人。黄氏《曲海目》成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因作者参与奉旨修改词曲,“得尽阅古今杂剧传奇”,遂勒目“以纪其人之姓名”。可惜庞杂无次。咸丰间,管氏购得无名氏“重订”本,校录一过,于同治二年(1863)成此书。约三万余字。书中分六类,著录作家作品。共收作品一千一百三十余种,删去重复,实存一千○五十余种。后附焦循《曲考》中多于此目者,补充此目之阙。黄氏“前言”云:“寓感慨于歌场者,多自隐其名,而妄肆褒讥于声律者,又多伪托名流以欺世,且其时代先后,尤难考核”,所录未可确信,需参读它目佐证。此目为治戏曲史者之重要参考资料。有一九五九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本。
殿阁词林记
二十卷。明廖道南撰。廖道南,字鸣吾,蒲圻 (今湖北省蒲圻县)人。明正德年间进士,官至翰林侍讲学士,著有《楚纪》等。《殿阁词林记》为记载词林(翰林院别称)殿阁宫坊台省诸臣旧事而编,分殿学、阁学、馆学、宫学、坊学、鹿学、乡学、赠学、艺学、院学等类,仿列传体例,记载诸臣官阶恩遇事迹。卷九以下标题均改为“国子监祭酒黄佐、侍讲学士廖道南同编”,大约是采用了黄佐《翰林记》中的文字,书中标明,示不掠美。廖道南身在词垣很久,熟悉其中掌故事迹,因而该书所录较为可信。该书现存明嘉靖刻本、明书林詹氏就正斋本(《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 1923年沔阳庐氏慎始基斋影印本。《四库全书总目》载该书有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