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牡丹看见了杭州城郊又宽又深的钱塘江畔那个六合塔医院,那所翘脊的三层红砖的楼房,她的心怦怦的跳,她的脚步快起来。她得停下来喘喘气;她在回到以前的情郎身边时,要显得镇静而快乐。顺着江面有凉风吹来,她很不容易把头发固定成型。她不知道要说什么话才好。在过去那一年,她那么梦绕魂牵的思念。在生活上她始终失去了平衡稳定,而金竹才是她的重心——这个,她现在完全清楚了。去年她的确告诉金竹他们俩之间是一刀两断了。现在她回来是要重修旧好。她要告诉金竹,她已经和堂兄一刀两断而再回到他的身边。她不顾自己的体面,因为实在需要金竹。金竹不会余怒未息,倘若是的话,她要设法消除他的怒气。她曾经问过白薇,他曾谈论过她自己没有。因为在医院有护士在旁,他们俩一定没得细谈此事。白薇曾经费心亲自把牡丹的信带给金竹,因为不能信任别人。那时人告诉她金竹不在家,因为生病,正在住院。上次白薇见到金竹就是在这个医院里。金竹认为牡丹绝不会再来看他,他已经把牡丹完全放弃了。但白薇见金竹病得那么衰弱憔悴,不觉大惊。她觉得金竹已经头脑不清楚,病得实在很重。他上次到桐庐来,听说牡丹曾经和翰林来过,把他抛弃之后,已经到北京去,就是因为狂恋梁翰林,当时白薇看见金竹全身愤怒得颤抖不已。

行近了白墙环绕的那个红砖医院,牡丹觉得心烦意乱,头脑昏晕。医院的门口,一丛竹子临风摇曳,秀气尖瘦的竹叶形成一团深绿,侧影移动,蓝天如屏。牡丹只知道要对金竹说一句话:“我已经回来了,永远不再离开你。”

她走进大厅时,医院中惯有的碘和别的药的气味直扑她的鼻孔。医院里挤满了门诊的病人。有的坐在墙边的长凳子上,怀中抱着婴儿,有的正在那儿排队。在一个柜台后面,穿白衣裳的护士和外国医生正忙着弄些瓶子、剪子、绷带。牡丹觉得有点儿喘不上气来。

她告诉那些人说她是一个病人金竹的朋友,从北京来的,要看金竹。

值班的护士说没有金竹这个人,只有一个病人叫金竹塘,是苏州人。

牡丹说:“他就是。”

那个护士说:“可是你说你要看的是金竹啊。”

那个自己以为了不起的护士,以为在洋人开的医院做事,觉得自己新式派,自己文明,以为所有中国人不是无知就是迷信。而实际上,她连看中国经典中国文学的能力都没有,因为她是在教会学校长大的。牡丹对于这个洋派头儿的护士,自然很不痛快。她解释说:“竹塘是他的号。”

那个护士说:“你能不能写出他的名字?”

牡丹按捺着脾气,写出“金竹,字竹塘”。那个护士一看牡丹写的字很漂亮,抬起头来,微笑了一下儿。

“他住在十一号病房,我带你去。”

那病房在二楼,靠大厅一头儿,门向西。牡丹的心跳得厉害。那护士先敲了一下儿门,然后推开门。

她说:“有朋友来看你。”说完匆匆走出去,显得办事效率很高的样子。

那间病房里,孤孤单单的一个铁床,靠墙摆着。金竹睡着了,他头发很长,脸好久没刮,十分消瘦,灰白而带惨绿。一只手在被单子上面放着,纹丝儿不动,手指头的关节突露出来。

牡丹的咽喉里一阵发紧,眼里流出了泪。她的手轻轻抚摩了她以前那么熟悉的那堆黑头发。又仔细端详情郎那光润的前额,和低瘪但还依然清秀漂亮的五官。她想他必然饱受了痛苦,因为自己薄情狠心把他抛弃,现在是痛自懊悔了。

她低下头用鼻子嗅金竹那光滑的前额和头发。她低声说:“我回来了,我回到你身边来了,你的牡丹回来了。”

她听见的只是轻轻稳定的呼吸。她又吻他的眼皮。金竹的眼睛睁开了,先是开合不定;后来,突然间,用疲倦惊恐的神气向牡丹凝视。脸上没流露出丝毫的感情,向牡丹狠狠的看了一眼,他缓慢而清楚的说了一句:“你来干什么?”

“竹塘,是我。你病得很重吗?”牡丹用手抚摩金竹的腮颊,金竹并不笑,也不拉牡丹的手。金竹又重复了一句:“你来干什么?”声音沙哑,声音中含有怒意。

“竹塘,怎么了?我听见你病的消息,立刻离开北京赶回来。”

“是吗?”

“竹塘,我是牡丹,你的牡丹。我不再回去了。我回来跟你在一起,看着你病好。”

“是吗?”

金竹,愤怒和惊奇之下,一时气闷,停止说话。他分明还是怒火未息。牡丹以前就知道金竹的发脾气——猛烈、急躁,用苏州话骂起来没结没完,一发脾气,他就离开杭州,回苏州去。他发现牡丹和她堂兄走了之后,那一阵暴怒!不管当时是如何暴怒,现在他的声音是疲倦而软弱无力了。

牡丹拉过一把椅子,把一双手放在金竹那只手所放的被单儿上。牡丹低头吻金竹的手指头,但是那指头根本一动不动。牡丹的心里一种有伤体面的感觉,忽然涌起,纵然如此,她的眼泪仍然落在金竹伸出的手上,那像冰一般凉的手。牡丹的两腮上泪不停的流下来。

牡丹说:“竹塘,我爱你,我爱你,竹塘。你不知道我多么爱你呀。”她呜咽哭泣起来,无法自制。又说:“竹塘,我再不爱别人了,我只爱你呀,我的竹塘!”

慢慢的,金竹缩回了他的手。两眼还茫然无神的望着天花板。

金竹用尽了力气,但还是软弱无力的说:“我怎么能信你的话呢?”

牡丹抬起头看着金竹说:“我老远从北京来到这儿看你,你怎么还说这种话?我再不爱别人,我只爱你一个人呀。我实在是需要你,你是我的心肝儿,我的命,我的一切。你要相信我。现在我知道了。”

“你以前也说过这种话,我想你一定对他也说过。”金竹的头纹丝儿不动,眼睛低下来看牡丹紧贴着他的身子。

“对谁说?”

“对你的堂兄啊。”金竹的不动声色,实在怕人。

牡丹烦躁起来,她说:“我已经知道我错了。现在我知道我真爱的是你,不是别人。”

“我对你没有信心。”

牡丹恼怒起来,内心觉得极大的屈辱。

她又说:“我已经给你证明了。我已经离开了他——这是千真万确板上钉钉的。”

金竹问:“为什么你离开我不千真万确板上钉钉呢?你原说过不再回头的呀?”金竹说完,样子好像要动一下儿,坐高一点儿。牡丹帮助他起来,并且拍了拍枕头,顺便向他吻了一下儿。若在以前,金竹一定乘势猛力把牡丹热情的抱住。这次,牡丹扶了他之后,便退回坐下。

牡丹说:“好吧,跟我说话吧。”眼睛看着他。

“你为什么又来打扰我?我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傻了。我已经平静下来——这心里的宁静是多年来所没有的。不错,我一听见你跟别人乱闹恋爱,我当时自然怒不可遏。你闹恋爱要一次接连一次。那时候儿我算了解你了——完全了解你了。不错,算我们相爱了一场,我们算是彼此相恋。但是现在,说实话,我不知道该怎么想……”他上气不接下气了。

“可是我从北京给你寄过一封信。告诉你我决定回来,你随时叫我回来我就随时回来。我只是要和你接近。做你的妻子,做你的情妇,做你的妾,做你的妓女,我都愿意。我都不在乎。那封信你收到了没有?”

“收到了,但是我没打开,我扔到烂纸篓里了。你若想知道,我不妨告诉你,去年春天我从桐庐回去之后,把所有剩下的你的信,全烧光了。”

“但是,你看看我,看看我的眼睛。我在这儿呢,你还不相信我吗?”

“这有什么用?没用——除去憔悴折磨,两地相思,一年一度相见之外,别无好处。你还不明白吗?”忽然金竹的眼里有一股无名的怒火。他说:“我们彼此相忘,断绝思念,不是最好吗?”

金竹现在的仇恨,和牡丹把他视若敝屣一般而狠心抛弃之时,他那时所受的痛苦,正是同样强烈。自从那次刺激之后,他再没有恢复正常。他终日恍恍惑惑,几乎不知道自己是存是亡;仿佛他身上有一块肉已被撕扯下去。

牡丹向他注视,似乎是茫然若失。金竹的两颊上已然恢复了血色。以前他不高兴时,向墙上扔拖鞋,扔椅垫儿,往地上摔茶壶,牡丹看来,金竹也是俊逸动人,牡丹现在也很喜爱他眼里的怒火,喜爱他嘴唇上的怒态,喜爱他舌头上淫猥的转动。在他身上有一股淋漓充沛的兽性元力,他现在看来那么英俊。

在一时冲动之下,牡丹把自己的身子紧靠在金竹的身子上,两只手捧住金竹的脸,用她那销魂蚀骨的双唇在金竹的脸上乱吻起来,一边吻一边说:“竹塘,我的竹塘。”金竹用力把头扭转到一边去,摆脱开她的纠缠,突然用力向前一推,把牡丹推开。

“走!别再来打扰我的安静,过几天我太太就来了。别再来看我。”

牡丹头也没转,从椅子上站起来,步履蹒跚的在地板上运动了脚步。她走出门去,连门也没顺手带上。

外面,钱塘江在明亮的月光之下,涟漪明灭,在茶馆里和河岸小吃摊儿上还有人。她自己走开,几乎忘记了自己置身何处。她的头昏昏的,只想着金竹是对她有了误解,不肯相信她。以前她也见过金竹发脾气,但是不能相信金竹对她这样粗暴,这么毒狠。在五十码外,前边岸上有一个渡船码头,那里拴着两三只小船,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她坐在跳板上望着那宽阔的江水,在月光之中闪亮,滔滔不停的流向大海。

这时,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金竹是怎么会把她真正的爱误解了。她并不恨金竹,只是觉得使金竹受这许多痛苦,心里实在懊悔莫及;看见金竹病得那么重,那么衰弱憔悴,心里实在难过。金竹不愿见她,又不肯相信她的话,她认为这倒不要紧;重要的是现在怎么能够帮助他治好他的病。

她走到家时,已经浑身累得精疲力尽。迢迢万里来探望自己独一无二的情郎,结果,是一场空。她觉得自己孤独寂寞得受不了。要救金竹这一念在怀,使她梦寐难安。第二天,她父亲出去上班之后,她把从北京带来的药拿出来,熬人参汤。至于鹿茸和干蛇胆,她不知如何用法。她把那两样拿到药铺,去向药铺的掌柜的打听。鹿茸应当刨成极薄的片儿,在文火上烤。弄起来很不容易,她让药铺第二天给她准备好。

过了下午好久,她才把炖好的人参汤放在竹篮子里,带到医院去。她知道把这药带进病房去很难。她在门口儿等候,打算遇见由医院出来的护士。过了一会儿,她看见两个护士下了班,从门里走出来。

牡丹尽量微笑得讨人喜欢,向人家问:“您两位谁是管第十一号病房的?”

高个儿的那一个说:“我是。你要干什么?”她姓毛,大概二十五岁,消瘦身材,高颧骨。眼睛周围已经开始有了皱纹,那样岁数儿就有皱纹,是不多见的。

牡丹说:“我给他带来了人参汤。”。

毛小姐说:“这违背医院的规矩。”

“小姐,我是老远从北京来看他的。小姐,这也许会救了他的命啊。”

毛小姐以好奇的眼光打量她一下儿,由她怪难为情的神态和说话的声音,心想这位探视病人的小姐一定是金姓病人的女朋友。由于同情心的缘故,就对这位女客说:“你可以送吃的东西来。但是一定要让护士长知道才好。你为什么不进去问问护士长?”

牡丹跟随毛小姐进医院去。

毛小姐问牡丹:“你是他太太吗?”

牡丹的脸绯红起来,嘴里说出一个勉强能听到的两个字:“不是。”后来又补上一句:“我们是老朋友。”

护士长见了牡丹,微笑一下儿说:“噢,昨天你来过。”她不像前一天看来那么傲慢,那么一丝不苟的样子了。

牡丹尽力想办法把她说服。

“这是人参汤,您知道。这是我在北京买的最好的人参炖的。您若是看见那肥壮微黑透明的参,担保您也喜欢!是上好的上档人参。一两要卖五十块大洋呢——您信不信?明天我再带鹿茸来——还有蛇胆。”

牡丹拼命的说。她说完之后,自己觉得太愚蠢。护士长向她认真望了望说:“人参,我知道,鹿茸和蛇胆我不清楚。我不答应带去给病人吃。”

“可是这可以救命啊。请您答应好不好?”

“你是谁?我意思是你是病人的什么人?”

“我们是朋友,很老的朋友。”

“我看得出来。你昨天看了他之后,他的温度升高了。我认为你不应当见他,对他不好。至于这个,我相信鹿茸这些东西。可是我得先问医生才行。”她打开锅盖,用鼻子闻了闻那浅棕色的人参汤。然后抬起头来微笑了一下儿。她说:“我给你说一说。费医生觉得中国药很神秘,他也许会试一试。等一等,你带药来给他看一看,也许是个好办法,你说好不好?”

牡丹向她道谢之后,就预备离开医院。

牡丹和护士毛小姐往外走时,牡丹问她:“为什么他太太没来?”

“我们听说他太太刚刚生了孩子。听说过几天就来。”

牡丹的脸上露出了不安的样子;毛小姐不由得越发好奇。

她问:“你一定认得他太太吧?”

“是,我认得她。”牡丹向毛小姐正面看着说:“我对小姐必须说实话。我不是他太太,还是不见他太太的好。”

“噢,是了。”

她俩由走廊走出来。毛小姐已经猜清楚——毫无疑问,是秘密的情爱关系。

牡丹说:“我可以麻烦您一下儿吗?”

“当然可以。”一部分是由于好奇心,一部分是由于自己本身的遭遇,而对牡丹的处境感到同情。毛小姐带着牡丹走到一个玻璃走廊,里面有凳子,有藤椅子。这个地方是供疗养的病人坐着晒太阳的,往外可以看花园里的小金鱼池。这时正好没人,毛小姐找了个舒服的藤椅,对牡丹说:“坐。现在我不值班。你从哪儿来的?”

“我家就在杭州,但是这一次我是老远从北京来的。请您告诉我,他的病怎么样?”

毛小姐告诉她,病人是一个半月以前送到医院来的。人发烧,肚子隐隐作痛,时有时无,是肠炎。医生狐疑是种东方病,由肠子受感染而起的,但是不能决定是不是要动手术。毛小姐说到这儿,看见牡丹脸上的痛苦,泪由两颊上缓缓流下来。她用手拍了拍牡丹的肩膀儿,说了声:“对不起,我不应当这么说。”

牡丹擤了擤鼻子,仍然低着头说:“他若死,我也随着死。他原是打算娶我的。别人把他从我身边儿抢走的。”说完用手绢儿擦鼻子。

毛小姐说:“我明白。好了,若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我一定尽力。明天你把中国药拿来,看医生怎么说。”

牡丹说:“您若能帮助我度过这个难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您的好处。”

毛小姐颇为牡丹年轻恳求的声音所感动。是不是她过去也在爱情上经过波折?

“有没有话要我告诉他?”

“没有什么别的。只告诉他我已经把中药拿来了,说是牡丹拿来的。”

护士小姐把她送到门口。牡丹只记得勉强低声说了一声再见。

随后那几个礼拜,牡丹天天在靠江边的那条街上出现,那条街上已经开设了若干商店。在靠医院的那一边种了一排小槐树、柿子树,这些树在靠河边的那一面投下了阴影。几百码之外,就是那古老的六合塔,那边商店更多,摊贩也多,这是城外一片较为安静的地区,常有游客到这儿来消磨一个愉快的下午。

费医生是个美国人,动作敏捷,细长身材。他要看看鹿茸什么样子。中国人向他解释说的那是从刚长满一年大的小鹿头上取下的。当时把小鹿猛追之后,把它逮住,小鹿的热血正冲到角上。要细心把鹿角从底部割下,包括下面那软骨部分,在那一部分,角还是软而未硬,正在生长。在那紧张的时刻,据说鹿身上的血正把营养角部的化学质素输送到角上去。那位美国医生很愿实验一下中国的老药方,尤其是他遇见了这个难治之症,因为用的西药都不见效。至于干蛇胆,他知道其中有肝胆汁的浓缩物,但始终没有机会试验蛇胆有多大效用。他知道蛇胆不会使病人中毒,会帮助病人的消化机能的。在干蛇胆把病人的温度降低下来之后,这可成了天大的消息。

事实上,费医生已经对病人放弃了希望,并且把他这种看法很机密的告诉了护士小姐。他疑心病人是患的肠癌。毛小姐不能把这种消息告诉牡丹;在把病人的温度下降告诉牡丹时,她看见牡丹脸上的红润,也看见牡丹嘴唇上颤动的笑容。

听到好消息之后,牡丹走出去,头昂扬着,嘴唇上露着胜利的微笑。她那时要单独一个人在一处。她走到渡头,坐在冷清无人的木板上,两手抱着膝盖,听钱塘江上的秋声。

数日之后,金竹的太太到了,开始每天早晨去看他。牡丹看到停在医院墙外的马车,就知道金竹的太太在里面。牡丹照例去得早,一看见马车到,她就出去到渡头去坐着。

现在她每天已经成了习惯。每天坐在那儿,听宽而深的无言的江水汩汩而流,听山坡上的风声的呼啸,在秋天,山坡已变得一片棕黄,一片紫红。常常有成群的帆船,启航出海,到远处还隐约可见,船帆在午后的阳光中闪动明灭。她相信,金竹病况日渐好起来,都是干蛇胆和鹿茸的功用。

她是每天下午两点钟去医院的时候儿居多,因为他太太要照顾新生的婴儿,她相信那时一定在家里。她等着那位护士毛小姐从窗子里向她做暗号儿。金竹住的病房是二楼靠角儿上的一间屋子。牡丹经常是坐在白墙附近一块石头上,在一丛竹子荫影中。

在金竹打过针,已经睡觉了,那位好心的护士小姐就向外做个暗号儿。这是护士小姐的主意,而牡丹怕惹金竹生气,自然也就同意。牡丹要等到金竹过了危险期,她再进去和他说话。

睡午觉的时间,医院里悄然无声。护士长总是在大厅里她那办公室里静坐。牡丹则由侧门儿进去,经过装满瓶子的一间房子,爬上咯吱咯吱响的一个旁边的楼梯,偷偷儿溜进十一号病房,毛小姐就在那时候儿在屋里等着她。只许她在屋里待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她静悄悄的坐着,看着金竹睡觉,看得出金竹鬓角儿上的青筋跳动,消瘦憔悴的脸,在睡眠中沉静而安详。他那骨头外露的侧面的容貌和笔直的鼻子,衬着粗短的胡子和立起的头发,两者越显得分明。牡丹这时会低声问那位好心的护士病人睡眠如何,是不是病况见好。有时候儿,病人会在床上翻身,把瘦胳膊伸出到白被单儿上面,牡丹会轻轻的摩一下儿那尖出的骨头节儿,也许默默无声的偷偷轻吻一下儿。然后她起身离去,快乐而满足。

牡丹不能离开医院附近。似乎是有一种力量,逼着她要靠近爱人卧病在床精力日形消耗的地方;她向金竹无话可问,无事可求,只求与他稍为接近。另外,只求一个人在一处,孤独浸沉在无限的悲伤之中,这就是她的奢侈享受。她有时去坐在渡头,有时进入茶馆儿,占据一个桌子,对江而坐。将近五点钟时,医院中的若干学生和护士出来了,茶馆儿里又热闹起来。护士小姐们都知道她是“十一号病房的朋友”。

万幸的是,没出什么意外。太太总是坐马车来,从临江的窗子就可以望见。有一次牡丹在病房时,太太来了。毛小姐就在走廊上用力跺地板,发出吵闹的响声,这样向牡丹发出警告,牡丹赶快从后面楼梯溜走。还有一次,她看见金竹的身形在窗口移动,似乎是向她那个方向看。那时她正坐在竹荫下的石头上,不知道金竹看见她没有;大概是没有,因为转眼之间,金竹便在窗口失去踪影,再没有出现。

一天,牡丹看见枫树投在墙上的影子渐渐稀薄。在太阳西下时,白墙上那枫树摇动交错的影子,牡丹是早已看得熟悉了。但是现在那摇晃闪动的影子却和以前不一样,她才想起来是叶子都已飘落了;只剩下那树的枝柯还似从前。

牡丹并没有计算那些日子,那些奇怪安宁平静的日子,她称为秋晚祷歌的平静,肉欲的悲伤和美的平静。毛小姐给她的病情报告一直是很使人兴奋乐观——至少总不使人吃惊——但后来,竟使牡丹忽然起了疑心。鹿茸和蛇胆并没有收到牡丹昼夜祈祷的神效。她那高兴的希望和信心渐渐变为怀疑和恐惧。一天下午,毛小姐告诉她她的朋友昏睡不醒,而且是快十天了。毛小姐不忍心把实话告诉她。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

XTo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