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

作者:毛姆
刀锋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和戏剧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长篇小说,写于1944年。参加过第一次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战斗中目睹了一个好友为救他而饮弹身亡,他从此对人生感到迷惘,想弄清人间的善恶是非。复员后,他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一心想探求人生终极价值。为此,他丢下未婚妻去巴黎,两年后与未婚妻解约。在力图去娶一个少时女友而今沦为娼妓的姑娘而终于失败后,他结束了博览群书的生活,遍游世界最后在印度找到了吠陀经哲学,于是领悟了人生。然后将自己一点财产分散亲人,返回美国,做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车司机。小说批判了传统的价值观念,真实地描绘了两次大战期间的一个人物画廊。

猜你喜欢的书

夜与日

夜与日

《夜与日》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作品之一,首次出版于1919年。故事发生在爱德华七世时期的伦敦,将两位女主人公——凯瑟琳·希尔伯里和玛丽·达切特的日常生活和浪漫情怀进行了对比,探讨了爱情、婚姻、幸福和成功之间的关系。主要描述了大诗人的后裔凯瑟琳小姐与颇有文才、风流倜傥的青年诗人罗德尼门当户对,似乎很快就能名正言顺地成为伴侣。她(他)们的长辈,她(他)们的朋友都欣喜地关注着他们,为他们祝福。但是真正的爱情并不是假借人手安排的,就是这对热恋中的年轻人也感觉到没有爱情的婚姻将是折磨人的桎梏。凯瑟琳、拉尔夫、玛丽一群年轻人都在苦苦地思索,满怀希冀地探求着爱情的真谛。经过一番挣扎,凯瑟琳与罗德尼冲破各种观念上的藩篱,终于各自找寻到了自己的意中人,最终在长辈的谅解下,解除了婚约。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短篇侦探小说集,文稿历经多次打磨,四个短篇,呈现最原汁原味的钱德勒。《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一个浪荡的富家子欠下了一笔巨额赌债,还爱上了一个红发辣妞。马洛受雇去解决这两桩麻烦。不料,命案接踵而至,马洛亦遭恶棍伏击,事态仿佛正趋于失控…… 《检方证人》 黑帮老大法兰克•杜尔的狗腿子被人谋杀,马洛是检方的唯一证人。与此同时,一个赌棍找上马洛,要他当自己的贴身保镖。结果,赌棍成了尸体,马洛成了凶手…… 《金鱼》 一桩陈年的珍珠抢劫案沉渣泛起,获知珍珠下落的小瘪三死在出租屋的床上。当年的劫匪已然获释,如今靠养金鱼等闲度日。马洛说:“金鱼?去他的。” 《红风》 每当圣安娜风刮起的时候,温顺的小妻子都可能拿刀打量丈夫的脖子。在这样的季节里,马洛对救他性命的女郎说:“如果有人找你麻烦,告诉我。” 热风肆虐,却吹不走骑士马洛的柔情。

好古堂书目

好古堂书目

无卷数。清姚际恒编。此为家藏书目,依四部编排,不附解题,前冠康熙五十四年(1715) 姚之骃(1696—1766,姚际恒侄) 序,后附《好古堂收藏宋元版本书目》。经部十二类:经总、易、书、诗、春秋、三礼、乐、四书、孝经、尔雅、小学、汇集;史部二十类:正史、编年、霸史、杂史、集古、时政、礼仪、传记、典故、职官、法令、食货、器用、虫鱼、地理、方物、名胜、川渎、谱系、簿录;子部十五类: 儒、道、墨、法、名、纵横、汇集、杂、小说、兵、天文、医、艺术、类、释;集部十类:志奏、策论、骚赋、四六、尺牍、别集、总集、诗文格评词曲、经史子集总、附缺书目。在类目设置上十分详备,并以集古、时政、方物、名胜等类目为前所未见的独创。有民国十八年 (1929) 南京中社影印国学图书馆所藏旧钞本。

药味集

药味集

精选周作人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一年的作品,据作者自己说,此集“内容‘敝帚自珍’,以为其中颇有可看之小文”,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集子之一。周氏散文风格向被形容为“闲适”,在他看来这可分为“小闲适”与“大闲适”,后者即“唯其无奈何所以也就不必多自扰扰,只以婉而趣的态度对付之”,又说,“闲适原来是忧郁的东西”,其中欲说还休的情感成分,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苦味”。《药味集》最能体现周氏文章这一特色。

名方广用

名方广用

系门纯德先生晚年课徒授医的录音整理,语言平实,案例生动,以漫谈的形式记录了他的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阐释了其独到的医学观点、成熟的学术理论及精妙的方药运用经验。

商君书

商君书

亦称《商子》或《商君》。中国古代政治学著作。商鞅及其后学著作和言论的汇编。编定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著录29篇,现存24篇。《商君书》的古本有元刻本、明范钦本(即天一阁本)、清四库本等。通行的注释本为清代严万里的《商君书校》和当代高亨的《商君书注译》。商鞅(?—前338),战国中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姓公孙,名鞅,亦称卫鞅。由魏入秦,任左庶长、大良造(相当于宰相),执掌军政大权。两次变法,使秦由弱变强,封于商,因称商鞅。后被诬害,车裂而死。本书大部分篇章并非商鞅所作。“垦令”、“内外”、“靳令”、“开塞”、“耕战”等篇出自商鞅之手,“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的言论,其他为商鞅后学所著。但《商君书》各篇在内容和体例上首尾一贯,与商鞅变法的各项政策和主张基本相符。其主要内容有:1.“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不法古,不修(循)今”的历史进化观以及利益说和力的原则。2.“画策”等篇论述了“不贵义而贵法”,以法治国、反对儒术的思想。3.“农战”等篇提出了兴国以农战、奖励农耕与兵战的法家主张。4.“赏刑”等篇提出了法不阿贵、厚赏重罚、“以刑去刑”的主张。5.“弱民”等篇提出了“民弱国强”,使人民俯首听命、无力反抗的“弱民”观点。本书所提出的思想和主张,为后期法家韩非等人所继承,也为后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