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传
作者:贝托尔特
德国作家布莱希特的代表剧作之一。17世纪上半叶,意大利46岁的数学教授伽利略用荷兰人发明的望远镜发现了天空上的许多现象,证实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是正确的。为了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伽利略来到了佛罗伦萨,当了佛罗伦萨大公爵的宫廷数学家。然而在佛罗伦萨,伽利略的重大发现却受到宫廷学者们的怀疑和嘲讽。伽利略只得带着他的成果到了罗马。1616年他的成果终于得到罗马教廷首席天文学家克拉维奥的承认。但是教廷害怕伽利略的发现传播开去会动摇封建宗教的统治,于是宣布哥白尼学说为天主教禁书,并不准伽利略继续研究。伽利略被迫沉默了8年。其间他先是和弟子们进行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新教皇终于登基了。新教皇是伽利略的朋友,同时也是位科学家,这使伽利略受到鼓舞,重新开始研究天文学。随后10年,伽利略的学说在人民中广为传播,不断深入人心,这使教廷感到了威胁。1633年宗教裁判所在罗马审讯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严刑的威逼之下,伽利略受不了肉体的痛苦,终于宣布放弃自己的学说。但他仍被判处终身监禁,被软禁在佛罗伦萨近郊的一座房子里,只有他的女儿陪伴着他。若干年后,他的弟子安德列亚要到荷兰去从事科学研究,特意前来拜访昔日的老师,向他道别。伽利略在学生面前对自己
贝托尔特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分成两半的子爵
《分成两半的子爵》是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创作的中篇小说,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小说通过讲述梅达尔多子爵在战争中被炮弹劈成两半,一半极恶,一半极善,恶的子爵处处行恶,善的子爵时时行善,善恶处于痛苦的对立冲突中,后因同时爱上少女帕梅拉,两个半身在决斗中受伤被缝合而重新获得了完整的身体的故事,向读者反映了人性分裂与善恶冲突的主题思想。
苕溪集
宋代诗文别集。55卷。刘一止撰。《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其《非有斋类稿》50卷,《宋史》本传也说他“有《类稿》五十卷”,直至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卷5犹载其《类稿》50卷。但传世的刘氏别集仅见《苕溪集》55卷本。《四库全书》据朱彝尊曝书亭抄本著录,其中诗文53卷,末附行状1卷、诰词1卷,共55卷。《四库全书》的《苕溪集》提要以为“或后人掇拾遗篇增附其后,因而更名欤?”其卷1为赋,卷2至卷8为诗,卷9至卷52为文,卷53为词。文中外制占17卷、碑铭占5卷。韩元吉撰其行状说他“为文章推本经术,出入韩、柳,不效世俗纤巧刻琢,虽演迤宏博而关键严备”。“其为制诰,明白有体,丽而不俳”。“其为诗,高处陵轹鲍、谢,下者犹足眇视温、李,寄意深远,自成一家。吕舍人本中。陈参政与义皆号能诗,得公诗惊曰:‘此诗不是人间来也!’石林叶公梦得与公平生交,其论当世人物,以公为第一流;至公诗,亦日:‘世间久无此作矣!’”本集传世版本,除有数种清抄本,尚有清宣统三年(1911)沈耀勋刻本。
治河奏绩书
清朝靳辅撰。辅有《奏疏》,已著录。是书卷一为《川泽考》、《漕运考》、《河决考》、《河道考》。卷二为《职官考》、《堤河考》及《修防汛地埽规》,河夫额数、闸坝修规、船料工值皆附焉。卷三为辅所上章疏及部议。卷四为各河疏浚事宜及施工缓急先后之处。其《川泽考》所载,於黄河自龙门以下,至淮、徐注海,凡分汇各流,悉考古证今,颇为详尽。
陶记略
又称《陶记》。元代有关景德镇窑陶瓷业的专著。蒋祈撰。约成书于元至治二年(1322)至泰定二年(1325)之间。此书较详细地记述了元代景德镇瓷器的生产组织形式,陶工分工情况,原材料的等级、来源,器物的名称种类和式样,釉色的种类,瓷窑的形式、名目,瓷器的烧制程序、火候,瓷器的销售情况和地区,以及封建王朝和官吏豪绅剥削陶工的情况,并对当时陶瓷业不振的情况,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此书为中国最早一部系统叙述景德镇陶瓷发展史的著作,是研究景德镇地区陶瓷业史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中国造瓷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其编著体例对后世影响颇大,后来的一些有关陶瓷方面的著作,多受其启示。无单行本,始载于《康熙浮梁县志》,但未署作者朝代,《乾隆浮梁县志》也录其书,定为元人著作。
亲征录
《亲征录》一卷,一作《辛巳亲征录》,南宋周必大撰。是书即选自其中的杂著类,记自绍兴三十一年十月至绍兴三十二年六月间朝廷军政大事,由于事皆周氏亲历,故史料价值颇高。本整理本即以《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本为底本。
较量寿命经
佛说较量寿命经,一卷,宋天息灾译。较量娑婆世界一切寿命之长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