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太倉(鎮洋附)

吳王東倉t0k中华典藏网

(在州城南,即太倉。明初議建倉,海運不果,倉遂廢。今為教場。)t0k中华典藏网

吳王積貯海東頭,粳稻年年水國秋。t0k中华典藏网

百萬倉儲供轉餉,三千芻挽費前籌。t0k中华典藏网

陳陳紅粟江南運,滾滾黃河天際流。t0k中华典藏网

賴是文皇通故道,雲帆無數護漕艘。t0k中华典藏网

東亭子t0k中华典藏网

(在東城外半涇上。明海運時,靖海侯吳楨建亭。亭旁高柳扶疏,鄉民就市者於此畢集。今有木橋,猶呼亭子橋。)t0k中华典藏网

扶疏高柳帶斜陽,小市居然集廣場。t0k中华典藏网

亭子橋頭感興替,野風吹遍海鷗鄉。t0k中华典藏网

滄江風月樓t0k中华典藏网

(在州治北。宋置節制司酒庫,故有是樓,即元之酒館也。楊鐵崖、張伯雨嘗遊宴於此。)t0k中华典藏网

婁江瀕海通海商,宋元都會東西倉。t0k中华典藏网

高樓貰酒盛歌舞,春秋風月常無央。t0k中华典藏网

我來吊古向北巷,千年瓦礫埋斜陽。t0k中华典藏网

市闤無復列廣肆,清酤不聞五里香。t0k中华典藏网

海水東徙遠賈舶,劉家河淤三田荒。t0k中华典藏网

尚憶元時萃海運,舳臚轉餉勤輸將。t0k中华典藏网

分司稅課辦竹木,竹場門塞空滄桑。t0k中华典藏网

鳥啼花落易陳跡,鐵崖曾此傾千觴。t0k中华典藏网

趙孟俯石刻t0k中华典藏网

(在儒學內。一書《歸去來辭》,一書《送李願歸盤谷序》,為昆山顧善夫作。)t0k中华典藏网

趙家天子無寸土,獨有王孫傳寸楮。t0k中华典藏网

墨妙亭中翰墨多,石刻雙鉤勢飛舞。t0k中华典藏网

好事誰如顧善夫,元亭奇字日規摹。t0k中华典藏网

琳琅金薤搜羅富,學士風流點畫符。t0k中华典藏网

法書嘖嘖傳人口,歸去來辭曾記否。t0k中华典藏网

文章吏部光焰長,盤谷逶迤踵五柳。t0k中华典藏网

胡為下筆任達觀,戀戀功名多掣肘。t0k中华典藏网

江北江南舊主人,海天殘局尚稱臣。t0k中华典藏网

崖山別有穹碑在,不數書名屬右軍。t0k中华典藏网

鐵釜t0k中华典藏网

(在東門外造船廠,今移置海寧寺。相傳通番時煮篾繵用者。)t0k中华典藏网

海運記前古,請為歌鐵釜。t0k中华典藏网

曾憶宋元時,煮纜備樓櫓。t0k中华典藏网

其圍二丈奇,其厚三寸許。t0k中华典藏网

十夫莫能舉,九鼎方此巨。t0k中华典藏网

當其八冶初,镔鐵六州聚。t0k中华典藏网

金母為煉液,祝融為列炬。t0k中华典藏网

近溯拗拷鐘,遠想諸葛鼓。t0k中华典藏网

物巨見亦希,事往跡可撫。t0k中华典藏网

摩挲古煤痕,回憶故老語。t0k中华典藏网

此釜更千年,歷經海舶所。t0k中华典藏网

漕挽自裏河,捐棄蔽塵土。t0k中华典藏网

昔供通番用,今歸佛寺貯。t0k中华典藏网

若以飯僧眾,數斛立可煮。t0k中华典藏网

若以活饑民,千人恣飽茹。t0k中华典藏网

永鎮舊隻林,合符釜山譜。t0k中华典藏网

嗬護仗神靈,當作門外甒。t0k中华典藏网

抽分竹木場t0k中华典藏网

(在城東北。元時即長洲縣遊墅稅司分辦。太倉明初設官置場,抽分竹木柴炭等物,城東北阿有門曰竹場,今猶呼為竹場門。)t0k中华典藏网

遊關稅課稽分司,竹木柴炭量其貲。t0k中华典藏网

明初設官襲元舊,廣場列貨無參差。t0k中华典藏网

抽分餘羨體國息,水衡榷算窮賄私。t0k中华典藏网

迄今懷古竹場路,夕陽紅上桃花枝。t0k中华典藏网

義兵營t0k中华典藏网

(在塗松。元末張士誠城其地,立營防海寇,後廢。盛彧詩「蒺藜幾處荒城秋」,即此。)t0k中华典藏网

塗松古市枕荒城,遠堠斜陽碧草橫。t0k中华典藏网

幾處蒺藜堆戰骨,一村風雨課春耕。t0k中华典藏网

兵屯滬瀆猶名壘,寨結楊林共立營。t0k中华典藏网

舊是防秋專閫地,千秋弓劍委榛荊。t0k中华典藏网

楊林寨t0k中华典藏网

(在茜涇。為鄉兵山水寨。宋紹興四年,置有板武亭,後移於新塘。明初設巡檢司。今廢。)t0k中华典藏网

南宋偏安局,楊林有募兵。t0k中华典藏网

一營旌義勇,半壁聽軍聲。t0k中华典藏网

山水餘空寨,衣冠夢故檠〈(用宋陵木燈檠故事)〉。t0k中华典藏网

蘄王開府地,舊說茜涇城。t0k中华典藏网

劉河堡t0k中华典藏网

(在劉家港。明成化間,指揮郭鋐築。周圍三里,東西南城門三,東西水關二;城有望海樓,堡外築護潮圍塘。日久潮齧,漸圮入海。)t0k中华典藏网

劉家河逼大瀛東,保障猶思郭巨功。t0k中华典藏网

七里城濠資捍禦,三沙雲樹入溟濛。t0k中华典藏网

海沙易齧圍塘水,堠火偏搖斷岸風。t0k中华典藏网

荒草至今叢廢堡,賈帆遙卸晚霞紅。t0k中华典藏网

將臺t0k中华典藏网

(在劉河。宋建炎四年,韓世忠駐軍海口時築。今掘土得瓶有兩耳者,相傳為當時賞翠酒瓶。)t0k中华典藏网

蘄王截金師,駐節在東海。t0k中华典藏网

築臺建高牙,軍威挾重鎖。t0k中华典藏网

崔嵬列親兵,百萬控弦待。t0k中华典藏网

遙望瀚海塵,兩宮渺何在。t0k中华典藏网

椎牛誓出師,血肉同菹醢。t0k中华典藏网

千秋紀戰功,勿謂時世改。t0k中华典藏网

甘井t0k中华典藏网

(在南門外甘泉巷。三國時甘寧故宅。按,實明百戶甘旺所居。旺籍定遠,以從攻采石,又征東川烏撒,功得世襲。)t0k中华典藏网

甘泉舊名巷,昔為興霸居。t0k中华典藏网

宅旁留古井,千載轉轆驢。t0k中华典藏网

將軍少跋扈,遊俠爭長渠。t0k中华典藏网

巴郡始結客,南陽還故廬。t0k中华典藏网

何圖婁江濆,亦復寄室閭。t0k中华典藏网

可知孫吳時,列將從龍趨。t0k中华典藏网

高門右甲族,四姓盈簪裾。t0k中华典藏网

折衝戰功懋,治第東海隅。t0k中华典藏网

眢井冷劫灰,鶴唳華亭俱。t0k中华典藏网

或言甘旺宅,同此鋒鏑餘。t0k中华典藏网

南渡桃花t0k中华典藏网

(在州城西南。下俯婁江。居民家各穿池,池上植桃,春時泛舟江上,最為勝觀。後斬艾殆盡,而城中太倉衛前植桃轉盛。)t0k中华典藏网

婁江三月春風香,桃花灼灼沿回塘。t0k中华典藏网

清遊十里泛野航,紅霞隨浪搖蓬窗。t0k中华典藏网

居民種桃如種菽,一天花霧先秋熟。t0k中华典藏网

珍重東風結子時,累累朱實分陰綠。t0k中华典藏网

佳話曾留南渡名,傾將瓊液問雲英。t0k中华典藏网

瑤池乞得神仙種,手采蟠桃上玉京。t0k中华典藏网

西域海棠t0k中华典藏网

(在天妃宮。明永樂中,太監鄭和攜歸。)t0k中华典藏网

名花移植自西來,豔體詩成賦玉臺。t0k中华典藏网

天為紅妝留別種,人經滄海覓仙荄。t0k中华典藏网

琳宮得地酣嬌態,絕域回春醉酒杯。t0k中华典藏网

好共緋桃爭國色,東風吹下綠階苔。t0k中华典藏网

黃姑塘大梅t0k中华典藏网

(相傳數百年物,今枯,其地猶呼大梅樹頭。)t0k中华典藏网

十八黃姑渡,拗樛訪古梅。t0k中华典藏网

憑將香雪意,補入水雲隈。t0k中华典藏网

風雨磨銅幹,冰霜閱劫灰。t0k中华典藏网

千秋隨鶴化,曾見落星來。t0k中华典藏网

鶴市大桂t0k中华典藏网

(相傳元時物,高三十餘丈,枝葉匝地。本朝康熙間猶留旁幹,大可合抱,今並枯。)t0k中华典藏网

古樹迷蟾魄,垂陰一畝寬。t0k中华典藏网

故元風景異,老桂露華寒。t0k中华典藏网

鶴市空陳跡,滄江此巨觀。t0k中华典藏网

孫枝還合抱,留照月團樂。t0k中华典藏网

南園古梅t0k中华典藏网

(在潮音庵北。今為鶴梅仙館,明太傅王錫爵手植。)t0k中华典藏网

鶴梅仙館留仙跡,太傅當年此讀書。t0k中华典藏网

瘦影半庭回舞雪,飛濤百尺渺淩虛。t0k中华典藏网

東朝國本斜封敕,西磧雲根帶月鋤。t0k中华典藏网

手植並歸香火院,平泉花藥已無餘。t0k中华典藏网

鎮洋山t0k中华典藏网

(在州署後。明知州李端築。三峰列檜,壘石甃池,上有三亭,曰迎仙、來仙、遊仙。洞曰集仙。山麓有亭,曰醒翁,山下有亭曰吏隱,樓曰籌邊,今並廢。)t0k中华典藏网

婁東無山寄登覽,衙齋小築披雲顯。t0k中华典藏网

百尺岡身列遠峰,三仙亭子淩蒼巘。t0k中华典藏网

壘石居然奪化工,蘿捫古洞藏春淺。t0k中华典藏网

五馬曾來李使君,公餘休沐供流眄。t0k中华典藏网

下土魚龍枕海洋,一山永鎮洪流險。t0k中华典藏网

風月滄江有替人,醒翁別具無窮感。t0k中华典藏网

後來吏隱結茅亭,領取山光入平衍。t0k中华典藏网

籌邊故址郡樓空,劇邑嘉名由此選。t0k中华典藏网

穿山〈用梅村祭酒韻〉t0k中华典藏网

(一名帆山。巨石屹立,中有石洞,通南北往來,舊傳有仙居之,名仙人洞。《臨海記》云:「山下洞穴高十丈餘,昔有海行者舉帆經其下。」明正統間,土人掘地得桅,蓋海中小島也。地產金燈花,花開滿山,土人多遊於此。)t0k中华典藏网

金燈花發秋山暮,仙島曾傳化跡來。t0k中华典藏网

世閱滄桑雲樹古,劫餘陵谷洞門開。t0k中华典藏网

三生舊夢探奇石,四壁荒煙剩廢臺。t0k中华典藏网

記得揚帆經此地,海天尺五近蓬萊。t0k中华典藏网

玉影山t0k中华典藏网

(一名玉印山。在陸河聖像寺前。)t0k中华典藏网

孤影出雲際,巧奪玉峰秀。t0k中华典藏网

古寺面山開,空花落巖岫。t0k中华典藏网

文筆山t0k中华典藏网

(在玉帶河南岸。明知州陳璜築。上立峰曰文筆,後增為五,列植松檜。國朝廣植松柏杞柳桃李等樹,綠蔭繁茂,蔚然深秀矣。)t0k中华典藏网

古婁盛科名,山水鍾奇秀。t0k中华典藏网

一峰出雲表,文光射奎宿。t0k中华典藏网

玉帶環其流,松柏鬱而茂。t0k中华典藏网

經營幾良吏,噓植遍薪槱。t0k中华典藏网

點筆向太空,名與此山壽。t0k中华典藏网

仰山t0k中华典藏网

(在學宮後。明正德間,學正梁億築。上植嘉木,日久傾圮,國朝復築,較前尤峻。建亭其上,曰景仰,里人蕭揆記之。)t0k中华典藏网

仰山慕前修,小築得古阜。t0k中华典藏网

相對文筆峰,高聳學宮後。t0k中华典藏网

景行一從之,泰山附部婁。t0k中华典藏网

嘉木何蔥龍,茆亭敞虛牖。t0k中华典藏网

嗟哉牧守賢,式廓計長久。t0k中华典藏网

庶幾蕭穎士,文章共不朽。t0k中华典藏网

茜山t0k中华典藏网

(在茜涇城外。產茜草,可染絳。土人云昔建城開濠,鑿山斷脈,今廣孝寺後山脊猶存。)t0k中华典藏网

茜涇城外茜山墩,芳草年年掩郭門。t0k中华典藏网

曾記鑿山留斷脊,夕陽古寺臥雲根。t0k中华典藏网

重岡〈用唐瑪《重岡春望》韻〉t0k中华典藏网

(在直塘南周涇濱。晉瞿硎先生墓磚刻「葬東陵武安寺重岡之原」,即此。)t0k中华典藏网

周涇水碧彙平沙,古墓蕭涼夕照斜。t0k中华典藏网

高士千秋埋骨地,短籬一徑過山家。t0k中华典藏网

落花門巷低捎燕,芳草池塘亂吠蛙。t0k中华典藏网

十丈岡身容眺覽,海雲隱隱隔天涯。t0k中华典藏网

逃鹿墩t0k中华典藏网

(在吳塘岸。址高五丈,周二十餘畝,相傳吳王鹿坡故址。)t0k中华典藏网

蘇臺鹿走梧宮秋,屟廊香徑同山邱。t0k中华典藏网

海隅遺址記逃鹿,當年曾此荒畋遊。t0k中华典藏网

長楊射獵待誰諫,銅駝荊棘空牢憂。t0k中华典藏网

指縱發犬有前事,何不移此邁遠猷。t0k中华典藏网

指鹿為馬笑宰嚭,抉目終賜劍屬鏤。t0k中华典藏网

紛紛鼠輩玷朝列,捧心祇有西子愁。t0k中华典藏网

吾聞太倉窖粟所,十年生聚懷先疇。t0k中华典藏网

胡為率獸恣蹂躪,平原草淺思牝麀。t0k中华典藏网

坐令烏頸伺失鹿,犄角相抗爭先籌。t0k中华典藏网

區區淫樂病國恤,即鹿孰與縱虎優。t0k中华典藏网

婁江t0k中华典藏网

(三江之一,亦名下江,西受震澤,東徑蘇州婁門下。又東至昆山為至和塘。又東至州境為太倉塘。東南由劉家河入海。)t0k中华典藏网

婁東古巨浸,其水通吳淞。t0k中华典藏网

襟帶三江口,萬派咸朝宗。t0k中华典藏网

虞山障其北,溟海淩其東。t0k中华典藏网

遠眺玉峰頂,雲影披重重。t0k中华典藏网

神禹舊疏鑿,畜瀦歸洪蒙。t0k中华典藏网

黃姑十八彎,蜿蜒如盧龍。t0k中华典藏网

劉河近潮汐,通塞憑河工。t0k中华典藏网

導江泄堙滯,左右其原逢。t0k中华典藏网

水深上乃厚,俗美餘淳風。t0k中华典藏网

一棹泛春漲,夾岸桃花紅。t0k中华典藏网

劉家港t0k中华典藏网

(俗稱劉河,在州城東七十里。港外即大海,水面宏廣,與他港不同。)t0k中华典藏网

百里婁江接太湖,劉家港口海潮趨。t0k中华典藏网

鯨波萬頃通番舶,蟹稻千畦近水區。t0k中华典藏网

澤國東南帆影亂,官塘上下浪花粗。t0k中华典藏网

鄉音自昔沿訛久,莫作姚沙一例呼。t0k中华典藏网

吳塘t0k中华典藏网

(在州城西三里。南入婁江徑吉涇入嘉定界,北徑湖川達七浦塘。)t0k中华典藏网

渺渺吳塘波,寂寂吳塘路。t0k中华典藏网

年時數經過,野棹一舟渡。t0k中华典藏网

其源發吳淞,南入婁江浦。t0k中华典藏网

邐迤吉涇來,微茫辨雲樹。t0k中华典藏网

岸闊迅遠帆,地僻迷荒戍。t0k中华典藏网

西極黃泥涇,泥淤歎涸鮒。t0k中华典藏网

太倉塘t0k中华典藏网

(引婁江水入州城,相傳為至和塘。西北與陳涇、黃泥漕、包涇並入鹽鐵塘。又西北為古塘。)t0k中华典藏网

古塘猶誤至和名,一徑城西按水程。t0k中华典藏网

十里波回鹽鐵渡,江潮直接海東瀛。t0k中华典藏网

顧浦t0k中华典藏网

(在州城西南五里,引吳凇水入吉涇。自吉涇稍東復北為戚虞涇。涇與鹽鐵、張涇、橫瀝水東西相並,北入婁江。)t0k中华典藏网

淼淼滄江一鏡涵,支流分貫水東南。t0k中华典藏网

卅年舊里橫塘路,梵磬曾聞顧浦庵〈(餘舊居錢門塘,塘東亦顧浦分流,因以名庵)〉。t0k中华典藏网

雙鳳t0k中华典藏网

(在州城東南。相傳晉支遁訪翟硎先生,夜坐見東南五色氣,詰旦探至南沙,盡界遇一高原,劚之,其氣若蒸,其土五色,有石函二龜。里人聚觀之,化為雙鳳而去。)t0k中华典藏网

雲中吐五色,空際翔雙鳳。t0k中华典藏网

幻跡記晉時,靈鳥異凡眾。t0k中华典藏网

蕭史有前蹤,千載恣吟諷。t0k中华典藏网

支公今不作,石函等塵夢。t0k中华典藏网

但見野煙生,夕陽對翁仲。t0k中华典藏网

黃姑村t0k中华典藏网

(去張涇關東南三里。相傳牽牛、織女降此。織女以金篦畫水,牽牛不得渡。土人因立祠,俗呼織女廟。廟西有水,名百沸河。黃姑者猶桑落,反語為索郎也。)t0k中华典藏网

盈盈一水黃姑渡,十八灣頭放舟去。t0k中华典藏网

相傳於此降雙星,手畫金篦阻歸路。t0k中华典藏网

仙家遊戲到人間,佳會年年一度慳。t0k中华典藏网

留得叢祠修野祭,憑將河鼓款雲關。t0k中华典藏网

機絲夜月橫秋影,桑麻十里圍村近。t0k中华典藏网

靈跡曾傳百沸河,仙衣亂拂千雲錦。t0k中华典藏网

隱語休誇十索郎,笑攜靈匹渡銀潢。t0k中华典藏网

三槎南去通星使,更有支機遠贈將。t0k中华典藏网

烏夜村t0k中华典藏网

烏夜村 (群烏徹夜嗚嗚嗚)t0k中华典藏网

五柳園t0k中华典藏网

(在塗松。宋胡稷言辟,子峰顏其堂曰「如村」,孫百能致仕,復築宜休堂。稷言字正思,少學文於宋祁,著時議,謁范仲淹,又從胡瑗學,歷職丞尉,告歸築小圃,自比陶靖節云。)t0k中华典藏网

正思邃經學,入仕羞粗官。t0k中华典藏网

拂衣歸去來,小築居盤恒。t0k中华典藏网

遠慕彭澤令,種柳俯碧湍。t0k中华典藏网

如村啟來者,松竹淩霜寒。t0k中华典藏网

宜休更署額,僻隱隨所安。t0k中华典藏网

三世錮泉石,萬事任達觀。t0k中华典藏网

塗松老遺逸,誰與敦古歡。t0k中华典藏网

樂隱園t0k中华典藏网

(在沙頭。地名團溪,元瞿孝楨築。孝楨字逢節,工詩,得句輒撫琴自適。與楊維楨、姚文奐、張伯雨、顧仲瑛遊,不及聲利。)t0k中华典藏网

一棹團溪路,閑尋樂隱園。t0k中华典藏网

撫琴吟短句,開徑賦高軒。t0k中华典藏网

鵲子〈(瞿硎先生字)〉家風遠,廉夫墨妙存〈(廉夫曾為之記)〉。t0k中华典藏网

交遊澹聲利,夢寄白沙村。t0k中华典藏网

菽園t0k中华典藏网

(在明德坊西。明參政陸容築。中有成趣奄、獨笑亭。容字文量,葉文莊盛以范文正事業期之,歷職郎署,後參浙藩,觸權要去官。生平嗜學篤行,與陸欽、張泰稱婁東三鳳。子伸耿直有父風,登第後以匿名牽連瘐死,恤贈評事。)t0k中华典藏网

平原遺宅荒荊榛,菽園風雅懷前民。t0k中华典藏网

婁東三鳳翥江左,惟公器識侔希文。t0k中华典藏网

卅年郎署著風節,建言何必皆臺臣。t0k中华典藏网

旬宣浙右總庶務,抵觸權貴彈平津。t0k中华典藏网

陽城下考罷官去,擁書高臥滄江濱。t0k中华典藏网

成趣庵,獨笑亭,林泉結構偷閑身。t0k中华典藏网

生平著述富細帙,獨焚諫草懷皇仁。t0k中华典藏网

淵源子姓紹家學,楹書能守爰書紛。t0k中华典藏网

匿名事發陷獄市,故園杜宇銜哀辛。t0k中华典藏网

弇山園t0k中华典藏网

(在隆福寺西,俗呼王家山,明尚書王世貞築。世貞字鳳洲,累官至兵部尚書,以詩古文辭提倡後學,為明七子之冠。園有三峰,曰東會、中弇、西弇,俗呼西為早山,東中為水山,極亭池花木之勝,世貞自為八記。後改為祠。)t0k中华典藏网

勝地非名流,水木寡生色。t0k中华典藏网

名流非勝地,風雨渺良靚。t0k中华典藏网

東山誌一邱,我慕謝安石。t0k中华典藏网

別墅開三弇,樓閣排雲出。t0k中华典藏网

非此競豪華,亦以寄攀陟。t0k中华典藏网

春秋風日佳,西園同宴集。t0k中华典藏网

七子冠騷壇,四部富瓊笈。t0k中华典藏网

人望登龍門,家居聊燕息。t0k中华典藏网

庋書萬卷樓,治第琅琊宅。t0k中华典藏网

名區甲吳會,八記自銘勒。t0k中华典藏网

香火仍遺祠,廢瓦出叢棘。t0k中华典藏网

離薋園t0k中华典藏网

(在鸚哥橋東。王世貞別業,號新莊。子士騏於宅後辟地曰約園。士騏字冏伯,世貞長子,萬曆進士,歷官郎中,以觸首揆削籍去,後綠國本功追贈太僕少卿。)t0k中华典藏网

離薋園占琅琊勝,門臨廣市通幽徑。t0k中华典藏网

里第相望不數弓,亭臺起伏誇雄峻。t0k中华典藏网

才名軾轍冠江東,兄弟高門稱鼎盛。t0k中华典藏网

騷壇詩酒總論文,春月秋風好持贈。t0k中华典藏网

新莊旁舍約園開,小築軒窗記子姓。t0k中华典藏网

風流遙溯故園梅,三百年來同一瞬。t0k中华典藏网

澹園t0k中华典藏网

(在城西南。明太常王世懋築。後分賃他姓,其半為香象庵。世懋字敬美,與兄世貞齊名,歷官太常少卿。)t0k中华典藏网

琅琊水木甲天下,次公別墅臨其左。t0k中华典藏网

夢草池塘佳句多,西堂風雨寒煙鎖。t0k中华典藏网

子由才調亞坡仙,伯仲名高主風雅。t0k中华典藏网

廿年清選入容臺,典胄夔龍拜青瑣。t0k中华典藏网

歸來臥疾小園居,澹靄春山勢嵯峨。t0k中华典藏网

一朝鶴化痛人琴,古木棲雅叫月墮。t0k中华典藏网

無端舍宅作招提,子美亭林證前果。t0k中华典藏网

香象庵空閱劫塵,從來勝跡流傳寡。t0k中华典藏网

學山園t0k中华典藏网

(明司空任子張灝築,俗呼張家山,後屬其從弟溥。)t0k中华典藏网

張家山是司空宅,曾與西銘共里居。t0k中华典藏网

復社聲華臺合重,名山事業草堂虛。t0k中华典藏网

一編經史榮稽古,七錄文章富著書。t0k中华典藏网

人望婁東開別墅,高門甲第更誰如。t0k中华典藏网

東郊園t0k中华典藏网

(在東門外。亦名東園,明王文肅種芍藥處,孫太常時敏拓為園。有藻野堂、揖山樓、春曉臺諸勝。)t0k中华典藏网

黃扉兆佳讖,乃在金帶圍。t0k中华典藏网

令公拓平泉,紅藥當春輝。t0k中华典藏网

彌望爛雲錦,如披一品衣。t0k中华典藏网

太常更新之,手植懷前徽。t0k中华典藏网

藻野啟幽勝,揖山上翠微。t0k中华典藏网

樓臺繪春曉,亭榭開林霏。t0k中华典藏网

東園風日好,三徑延芳菲。t0k中华典藏网

婪尾一尊綠,半醉莫言歸。t0k中华典藏网

蕃圃t0k中华典藏网

(在西郊。明尚書王在晉別業。在晉字明初,歷官兵部尚書。天啟初,賜蟒玉尚方劍,經略薊遼等處,累著戰功,精繕邊備,崇禎間致仕卒。)t0k中华典藏网

咫尺西郊路,憑誰弔故園。t0k中华典藏网

圍棋閑別墅,蟒玉拜臨軒。t0k中华典藏网

儒將風流古,名家水木尊。t0k中华典藏网

邊才公獨擅,敢復戀邱樊。t0k中华典藏网

玉樹園t0k中华典藏网

(在直塘。明觀察淩必正築,後歸崔華。淩字聖功,尚書雲翼子,官廣西副使,即乃祖平蠻處也。崇禎末,屏跡荒野,與華乾龍、陳瑚講學,善屬文,兼工書畫。崔字蘊玉,國朝順治舉人,漁洋門下士,博學工詩,人號崔黃葉。)t0k中华典藏网

玉蘭花放幾春風,十畝繁陰夕照中。t0k中华典藏网

書畫自攜青雀舫,湖山空吊白頭翁。t0k中华典藏网

宦成乃祖平蠻地,天與斯人講學功。t0k中华典藏网

終古名園無定主,秋林黃葉句誰工。t0k中华典藏网

梅村t0k中华典藏网

(明王士騏賁園,祭酒吳偉業拓而新之,更名梅村。偉業字駿公,崇禎四年會試第一,毆試第二,官少詹事。入國朝,終國子祭酒,歸十餘年卒,遺命墓前立石,題曰:「詩人吳偉業之墓。」)t0k中华典藏网

滄桑百六哀王孫,賁園花木歸梅村。t0k中华典藏网

梅村詩才今白傅,一編長慶風流存。t0k中华典藏网

萬歲山前鼎湖泣,淮王雞犬難同論。t0k中华典藏网

攀髯莫及寄幽怨,一聲杜宇摧驚魂。t0k中华典藏网

小園庾信賦窟室,眼看東海揚沙塵。t0k中华典藏网

早年才望占高第,上書正笏垂朝紳。t0k中华典藏网

牽連人事攖世變,當途推轂情難陳。t0k中华典藏网

出處都為盛名累,紅羊劫換江南春。t0k中华典藏网

鹿樵精舍寄所托,青衫老臥滄江濱。t0k中华典藏网

悲涼身世動懷舊,求死不得稱詩人。t0k中华典藏网

靜逸園t0k中华典藏网

(國朝錢陛別業。陛字如卿,家世貴盛,謙謹如布衣。兄給諫增沒,撫其子如己子。父卒,焚遺券萬金,謂諸昆曰:「吾家所不足者非財也。」及諸子貴,益以盈滿為戒。)t0k中华典藏网

夢券何心子母權,留將孝友後人傳。t0k中华典藏网

一門鼎盛諸郎貴,卅載幽棲仲蔚賢。t0k中华典藏网

徑剪蓬蒿通半圃,性耽泉石證初禪。t0k中华典藏网

名家臺沼清華甚,獨與而翁享大年。t0k中华典藏网

朱清宅t0k中华典藏网

(在武陵橋北。清盛時,其子顯祖塞鹽鐵塘之在市者,建宅築衢,人莫敢言。後復建鼓樓及花園堂,今之鼓樓橋即其處也。)t0k中华典藏网

東南劇盜雄朱張,海艘來往稱跳梁。t0k中华典藏网

元時漕運竊要職,窮奢曾辟花園堂。t0k中华典藏网

朱家豪俠橫閭里,塞濠建宅崇驕侈。t0k中华典藏网

天與奸徒速厚亡,雕甍繡幕傾都市。t0k中华典藏网

鼓樓門巷倚東風,金谷田園轉眼中。t0k中华典藏网

當日碧墀開甲第,祇今青草鎖幽叢。t0k中华典藏网

繁華何處能長久,況復綠林濫朝綬。t0k中华典藏网

一朝簿錄戍全家,射圃球場復何有。t0k中华典藏网

我來吊古武陵橋,依舊清流彙海潮。t0k中华典藏网

無那啼烏淒落月,故塋松柏亦蕭條。t0k中华典藏网

春水船t0k中华典藏网

(在武陵橋下。元殷奎讀書處。又有婁曲草堂。奎字孝伯,刻意古學,造次循禮。至正間,辟昆山訓導。洪武初薦試高等,以母老辭郡縣。忤當事意,調咸陽,道遠不克迎養,念母遘疾卒,門人私謐文懿。)t0k中华典藏网

武陵橋畔煙波窟,曾泛當時春水船。t0k中华典藏网

少日窮經通古學,一心念母隕華年。t0k中华典藏网

廣文館冷秋風影,婁曲琴摧子敬弦。t0k中华典藏网

寂寞咸陽空遠道,杜鵑啼血恨終天。t0k中华典藏网

芝秀軒t0k中华典藏网

(元馬廷玉居此。虞集書,楊維楨詞,李光孝記,時稱三絕。)t0k中华典藏网

小築軒楹號隱居,名流宴集復何如。t0k中华典藏网

一時作手推三絕,老鐵新詞學士書。t0k中华典藏网

雪履齋t0k中华典藏网

(元郭翼所居。翼字羲仲,好古工詩,尤嗜《易》。楊維楨謂其文並西京。李光孝謂羲仲負志不為世用。後官訓導,以介特稱,號東郭生,又號野翁。盧熊題其墓曰「遷善先生」。)t0k中华典藏网

學易耽吟苦著書,躬耕婁上稱幽居。t0k中华典藏网

西京詞賦高華筆,東郭琴弦小隱廬。t0k中华典藏网

晚作儒官嗟老病,早違世用謝簪裾。t0k中华典藏网

閑尋雪履安禪地,一碧滄江吊故墟。t0k中华典藏网

鹿城隱居t0k中华典藏网

(元盧熊宅。熊字公武,少從楊維楨遊,精六書。元季為吳縣教授,明初知兗州,以簿錄刑人家屬坐死。)t0k中华典藏网

遠領玉峰秀,幽居問鹿場。t0k中华典藏网

山花紅入畫,堤柳碧生光。t0k中华典藏网

楊鐵新詞句,盧鴻舊草堂。t0k中华典藏网

有懷金粟隱,同此寄徜徉。t0k中华典藏网

南園t0k中华典藏网

(元瞿智所居。智字睿夫,與弟實夫同以好學篤行稱二瞿先生。歷郡縣校官,藩府辟不就。)t0k中华典藏网

兄弟傳偕隱,幽棲賦小園。t0k中华典藏网

亂離同骨肉,風雨老邱樊。t0k中华典藏网

得遂林泉樂,曾無車馬喧。t0k中华典藏网

辭徵有微尚,控鶴過南村。t0k中华典藏网

來鶴亭t0k中华典藏网

(元呂誠築。誠字敬夫,淹通經術,不攖世務。嘗畜一鶴,忽有野鶴自至,因構亭名之。)t0k中华典藏网

野鶴適野性,愛與處士居。t0k中华典藏网

處士習野鶴,境曠心自舒。t0k中华典藏网

畜一得其二,以類相招呼。t0k中华典藏网

呂君久出世,小隱壺公壺。t0k中华典藏网

亭成署來鶴,聊以誌所娛。t0k中华典藏网

朝飛東山缺,暮歸西山隅。t0k中华典藏网

猶憶張山人,放鶴翔太虛。t0k中华典藏网

芝蘭室t0k中华典藏网

(元張師賢所居。賢字希顏,好古善談論,愛作樂府。文士至婁,無不造訪其室。)t0k中华典藏网

芝蘭比臭味,善人與之俱。t0k中华典藏网

張子以名室,風雅真吾徒。t0k中华典藏网

詞壇會裙屐,樂府調笙竽。t0k中华典藏网

滄江寄長嘯,聲氣通寰區。t0k中华典藏网

耕獲堂t0k中华典藏网

(在西渚北。元秦約築。約字文仲,元末官教授。洪武初召試禮部侍郎,以母老辭。後再徵,上疏論事,俱報可。以年老難劇任,補溧陽教諭。御史練則成等薦約宿學宜在館閣,不報。)t0k中华典藏网

西渚空遺築,風流舊草堂。t0k中华典藏网

徵車老伏勝,薦牘起華陽。t0k中华典藏网

但遂耕桑志,何爭著作郎。t0k中华典藏网

千秋廣文館,化澤至今長。t0k中华典藏网

書聲齋t0k中华典藏网

(元姚文奐所居,又有野航亭,人因稱為姚野航。)t0k中华典藏网

高齋擁百城,讀書得靜境。t0k中华典藏网

我家老野航,篤學有心領。t0k中华典藏网

書聲雜吟聲,幽夢一齊驚。t0k中华典藏网

岸幘繼晉唐,談笑遣杯茗。t0k中华典藏网

不為挾書遊,卒以希聲屏。t0k中华典藏网

舊侶玉山翁,草堂足與並。t0k中华典藏网

印溪書舍t0k中华典藏网

(明符子蒙所居,沈周有詩。)t0k中华典藏网

印月俯澄碧,一鏡涵空虛。t0k中华典藏网

溪山侶耕釣,風日娛琴書。t0k中华典藏网

爰賡石田句,載訪深柳居。t0k中华典藏网

此中有高寄,天地亦吾廬。t0k中华典藏网

懷遠亭t0k中华典藏网

(在雙鳳里。明周賢建。又有守元亭。賢字思齋,永樂間詔修大典,以善書徵,辭以母老。趙永言志其墓,謂有陶宏景風,時號惠齋先生。)t0k中华典藏网

雙鳳涇頭水,清流狎隱淪。t0k中华典藏网

辭徵且行樂,奉母不言貧。t0k中华典藏网

人望陶宏景,山居周彥倫。t0k中华典藏网

築亭臨古阜,俯仰足閑身。t0k中华典藏网

靜觀樓t0k中华典藏网

(明鬱法與學正文祖堯,及陸世儀、陳瑚、曹煒、曹鈖、錢墀、夏有光等講學處。法字儀臣,篤志好學,家有樓曰靜觀,迎祖堯主講其中,會者常數十人。)t0k中华典藏网

婁東講學推西銘,鬱君於古尤浸淫。t0k中华典藏网

程朱名理眾所欽,文翁化入膠庠深。t0k中华典藏网

高樓百尺開講席,先生夙望尊儒林。t0k中华典藏网

靜觀別有會心處,不求聲氣求知音。t0k中华典藏网

陳陸曹夏諸君子,切磋彼此猷同心。t0k中华典藏网

常參聽講數十輩,執卷何必專披吟。t0k中华典藏网

當時復社盛海內,門戶告訐徒相尋。t0k中华典藏网

何如實學奉師法,滇南夫子加砭針。t0k中华典藏网

斯樓斯學兩不廢,風流直溯滄江潯。t0k中华典藏网

萬卷樓t0k中华典藏网

(明尚書王世貞宅旁藏書處。)t0k中华典藏网

四部才名富石渠,弇山樓閣勢淩虛。t0k中华典藏网

千緗鄴架羅經史,萬卷曹倉訂虎魚。t0k中华典藏网

結社特超何李輩,論詩直溯漢唐初。t0k中华典藏网

龍虎古洞通真誥,充棟琳琅有賜書。t0k中华典藏网

鶴來堂t0k中华典藏网

(明太傅王錫爵第,有鶴來集,故名。又有三餘館在其旁。錫爵字元馭,論奪情忤張江陵家居,後入相,議建儲,疏數十上,卒如所請。引疾旋里,累召不起,卒謐文肅。)t0k中华典藏网

草沒朱門掩夕暉,□來重問舊烏衣。t0k中华典藏网

鶴歸華表堂仍在,仙去曇陽館已非〈(文肅長女入道,號曇陽仙子,白日化去)〉。t0k中华典藏网

作相遠貽三世業,議儲不恤眾情違。t0k中华典藏网

漫言廳事容旋馬,尚憶當年畫錦圍。t0k中华典藏网

七錄齋t0k中华典藏网

(明庶吉士張溥所居。溥字西銘,幼嗜學,所讀書必手抄,抄竟即焚,六七次始已,故以名其齋。與同里張采倡復社,四方人士多從之。攻復社者謂其把持計典,遙執朝權,賴言官交章雪之。溥已前卒,詔求遺書三千餘卷。門人私謐仁孝先生。)t0k中华典藏网

復社嗣東林,西銘樹厥幟。t0k中华典藏网

牛耳主騷壇,直以鞭棰使。t0k中华典藏网

讀書必手抄,博聞更強識。t0k中华典藏网

七綠舊名齋,誰與比其粹。t0k中华典藏网

惟是聲氣廣,掊擊積眾忌。t0k中华典藏网

或謂製朝權,或謂持計吏。t0k中华典藏网

幾疑一儒生,遙控天下事。t0k中华典藏网

豈知競文章,曾不為勢利。t0k中华典藏网

學至毀亦隨,名高俗為累。t0k中华典藏网

賴茲著述功,昭雪俟公議。t0k中华典藏网

下詔錄遺書,不負懷才地。t0k中华典藏网

織簾居t0k中华典藏网

(在雙鳳里。明顧夢麟築。夢麟字麟士,夢神授石麟而生,中崇禎副榜。疾文體潰決,著《四書說約》,海內宗之,稱織簾先生。入國朝,累辭徵辟。有冒其名走謁當路者,夢麟聞之,卒不發其事。)t0k中华典藏网

經師才望重人倫,吉夢曾聞紀石麟。t0k中华典藏网

手障狂瀾歸正義,力辭薦牘老遺民。t0k中华典藏网

姓名任爾千朝貴,風節常教托隱淪。t0k中华典藏网

遙溯織簾開講地,斯文終古荷陶甄。t0k中华典藏网

澄觀堂t0k中华典藏网

(即文肅舊第。其曾孫掞於國朝康熙間入相,御書賜額。掞字藻如,為相務存大體,以建儲事獲譴,賴聖恩優渥,禮遇如初。)t0k中华典藏网

相國矢公忠,黃扉業再繼。t0k中华典藏网

堂構百年承,新參即舊第。t0k中华典藏网

御書額澄觀,谘汝在康濟。t0k中华典藏网

建儲率同官,叩閣引成例。t0k中华典藏网

尚憶先文肅,曾為國本計。t0k中华典藏网

所疑近黨同,疾威震上帝。t0k中华典藏网

卒之老臣心,仍通一德契。t0k中华典藏网

恩遇獲如前,咫尺天顏霽。t0k中华典藏网

登堂懷舊型,子孫世勿替。t0k中华典藏网

穀貽堂t0k中华典藏网

(在相府西。戶部侍郎王原祁宅,康熙間御書賜額。原祁字茂京,以文章翰墨結主知,歷職清要。)t0k中华典藏网

司農擅吏才,況乃妙詞翰。t0k中华典藏网

畫學本奉常,特為四王冠。t0k中华典藏网

遭際聖明世,清列侍香案。t0k中华典藏网

穀貽誌肯堂,御書高月旦。t0k中华典藏网

迄今斷素傳,比似焦桐爨。t0k中华典藏网

海寧寺t0k中华典藏网

(在武陵橋西,梁天監中建庵。宋建炎四年,里人郝承直舍宅為寺。元大德間改今額,趙孟頫記。本朝蠲免寺基糧稅。)t0k中华典藏网

古刹傳天監,新題頃海寧。t0k中华典藏网

魚龍皈供缽,風雨陋撞莛。t0k中华典藏网

寺以蠲租重,神知舍宅靈。t0k中华典藏网

佛光淩萬丈,魑鬼久韜形。t0k中华典藏网

淮雲寺t0k中华典藏网

(在小北門外。元大德二年,浙江提學顧善夫葬其父德,建寺墓旁。因先籍淮安,故名。)t0k中华典藏网

千秋香火重榆扮,法雨分沾三尺墳。t0k中华典藏网

頓使幽宮皈淨土,可知婁水接淮雲。t0k中华典藏网

影堂鴿散諸天喜,丙舍風清梵磬分。t0k中华典藏网

留與王孫題墨妙,墓碑寺外立斜曛。t0k中华典藏网

聖像寺t0k中华典藏网

(在陸河市。吳僕射徐真舍宅建。晉建興間得泛海二石佛,因名。)t0k中华典藏网

苦海慈航濟,虛堂石佛尊。t0k中华典藏网

何時留聖像,此地著聞根。t0k中华典藏网

筏渡三千界,禪宗不二門。t0k中华典藏网

迷津應可指,迦葉與同論。t0k中华典藏网

織女廟t0k中华典藏网

(在黃姑村,即牛女下降處。宋咸淳年建。舊列二像。有浙客題詩曰:「商飆初至月埋輪,烏鵲橋邊綽約身。聞道佳期惟一夕,如何朝暮對斯人。」土人遂撤去牽牛,獨祠織女。)t0k中华典藏网

黃姑渡口猶祠廟,野祭曾傳織女名。t0k中华典藏网

遠岸寥天回日影,荒村獨夜降星精。t0k中华典藏网

金篦畫水河為界,烏鵲填橋月有聲。t0k中华典藏网

珍重七襄花樣好,寒閨刀尺和機嗚。t0k中华典藏网

白龍廟t0k中华典藏网

(在普濟寺西。相傳明宣德間有白龍入廟蟠龍母項,雷雨大作。)t0k中华典藏网

無端雷雨卷靈旗,野廟沉沉掩落輝。t0k中华典藏网

蟠屈總歸神變化,蒼茫猶入夢依稀。t0k中华典藏网

力弭水旱三農慰,望到雲霓一電飛。t0k中华典藏网

蜿蜒龍宮馴母子,不愁穿壁破荊扉。t0k中华典藏网

瞿硎先生墓t0k中华典藏网

(在直塘市重岡之原。先生字鵲子,晉太和末居文脊山。山有瞿硎,因以為號,其實未詳其姓也。桓溫造之,見先生披鹿裘坐石室,了無忤色,溫命伏滔為銘讚,竟卒山中。)t0k中华典藏网

浪借瞿硎變姓名,興亡典午久忘情。t0k中华典藏网

鹿裘坐臥山中隱,鵲子行藏史上評。t0k中华典藏网

佛寺荒原鄰古塚,墓田殘甃出春耕。t0k中华典藏网

銘詞舊憶桓宣武,豈直江東莫比卿。t0k中华典藏网

梅妃墓t0k中华典藏网

(在茜涇南。相傳宋高宗渡海,妃侍輦道卒,稿葬於此,今封邱隆起,俗呼為宋家墳。)t0k中华典藏网

一樹棠梨吊夕輝,埋香何處訪真妃。t0k中华典藏网

昭陽夢遠仙雲墮,遼海魂歸峽雨飛。t0k中华典藏网

南渡桃花紅進淚,西湖柳色綠成圍。t0k中华典藏网

宮車回首婁江道,剩水殘山跡易非。t0k中华典藏网

周將軍墓t0k中华典藏网

(在直塘東。將軍明初人,逸其名。相傳太祖龍潛,里有何姓與昵,嘗捐貲佐軍,後被讒,使周捕之。何以實告,周自到,瘞何舍旁。後有鋤地得鐵盔大於斗,旁有八角井。)t0k中华典藏网

直塘涇水清流清,英風颯颯周將軍。t0k中华典藏网

將軍豪俠世罕聞,為誰伏劍荒江潰。t0k中华典藏网

良弓高鳥百感紛,當時安得此數君。t0k中华典藏网

保全信越河山勳,雖死猶足銘鄉。t0k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