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简斋集
诗文别集。宋陈与义(号简斋) 著。与义卒后,门人周葵得其家藏诗五百余首, 厘为《陈去非诗集》十卷,于绍兴十二年(1142) 刻于湖州,葛胜仲为之序。此本《直斋书录解 题》曾予著录,今已不传,仅存葛序于《丹阳集》 中。今传简斋集有十六卷本与三十卷本之别: 十六卷本出自元刘辰翁《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 集》十五卷本,刘本以编年为序录诗,未附词 作,今存有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刊本。《四库全 书》本据刘本整编,卷首载晦斋引、刘辰翁序, 卷一收赋、记等九篇,卷二至卷一五分体录诗, 卷一六为《无住词》。此本《武英殿聚珍版书》亦 收,《丛书集成初编》据聚珍版排印。三十卷本 出自南宋胡穉《笺注简斋诗集》(附《无住词》笺 注一卷)。胡本首刻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宋 本原刻至清犹存,旧藏常熟铁琴铜剑楼,江宁 蒋氏湖上草堂曾予翻刻,后与元刊《陈简斋诗 外集》一同影印,收入《四部丛刊》初编。《四部 备要》所收亦此本,多附录一卷,校勘记一卷。 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今人吴书荫、金德厚点 校《陈与义集》。台湾亦出版有郑骞著《陈简斋 诗集合校汇注》,所引沈曾植手批旧抄本为中 华本所无。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白敦 仁著《陈与义集校笺》,校勘精审,注释详备。
涵三语录
《涵三语录》。即吕洞宾在涵三宫所降之训示。雍正乙卯(十三年,1735)王真《后记》说,吕洞宾之训示,昔日临坛诸人私相记载,未曾流通。今幸金陵孙守恕因刊《三品经》,于是同时纂辑《涵三语录》,作为附录。刘体恕《小序》说:“纪述者黄君诚恕、吴君一恕、李君务恕,纂辑者孙君守恕、余侄允诚。续录则余与黄君辑近年以来,黔中就楚积经演典之训,合前录共为一卷。”
针经节要
针灸著作。佚名撰,元杜思敬辑。一卷。思敬有 《针经摘英集》 已著录。成书于金元之际。后辑入元代著名医书丛书 《济生拔粹》中。本书系录《针经》(后世传本即 《灵枢》 中十二经脉五腧穴流注部分),并加以发挥而成,故名。书分四部分,首论十二经气血多少。继之第一节为旁通十二经络流注孔穴之图,第二节为十二经是动所生之病,第三节为十二经穴治证,叙述十二经中五腧穴等 (共六十六穴) 部位、主治及灸刺法。由于五腧穴临床效果显著,诸穴至今仍广为医家所常用。本书对学习和研究针灸学有一定参考价值。有涵芬楼影印本,一九五五至一九五六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元刻《济生拔粹》 本影印本。
诸真内丹集要
诸真内丹集要,元代全真道士玄全子编集。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摘录部分内丹著作,汇编成书。上中二卷辑录《老子函谷关记》、《钟离真人还丹歌》、《玉母口诀》、《太上内观正诀》等内丹歌诀十九篇。下卷收录《青霞真人内用秘文》、《论八节》、《论六通》等三篇论文。全书各篇歌诀论文大多论述内丹原理及炼丹方法,解释名词术语,说明修炼所应达到之境界及注意事项等。是为研究唐宋金元内丹理论之重要参考书。
古微堂诗集
诗别集。十卷。魏源撰。魏源早期诗集名《清夜斋诗稿》,存手书稿本,于清末帝宣统三年(1911)与陈沆手书《简学斋诗稿》影印合刊。后有自订《古微堂诗稿》五卷,以抄本流传。穆宗同治九年(1870),湖南新化人邹季深据其所藏魏源诗全稿梓行,名《古微堂诗集》。卷首有郭嵩焘《魏默深先生古微堂诗集序》。因魏源曾谓“诗集宣分体,不必编年”,故此集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古乐府、新乐府、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六言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编次,共收诗二百六十馀题,七百五十馀首。郭嵩焘序称“默深先生喜经世之略”,“人知其以经济名世,不知其能诗”,“先生所著书,流传海内,人知宝贵之,而其诗之奇伟无能言者”,并盛称其诗“极古今文字之变,自发其嵌崎历落之气”,“山水草木之奇丽、云烟之变化,滃然贲起于纸上,奇情诡趣,奔赴交会”。然此集所收诗尚未全,有部分诗作存《清夜斋诗稿》、《古微堂诗稿》或散见诸家诗话、总集中,而此编未收。1976年,中华书局将其诗、文合编为《魏源集》,其诗集部分即以此同治九年刻本《古微堂诗集》为底本,与《清夜斋诗稿》、《古微堂诗稿》、《古微堂诗稿钞本》残本,以及《射鹰楼诗话》对校,补入诗六十馀题、一百六十馀首,共得九百馀首,同题而文字有异者亦作校勘记,或并录异文,为较完备之本。
九辩
中国古代长篇抒情诗。原收于《楚辞》。战国时宋玉所作。宋玉(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人。出身寒微,曾为楚顷襄王小臣,终生怀才不遇。东汉王逸言其为屈原弟子,无确证。但其辞赋创作显然是受屈原影响,其作品继承了屈原作品的某些语言、体制特点。《汉书·艺文志》载宋玉有辞赋16篇,《隋书·经籍志》有《宋玉集》3卷。但现存署名宋玉的作品,多数为后人伪托之作,《九辩》是唯一的一篇可以确信为宋玉作品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