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延安府志
作者:佚名
康熙《延安府志》反映范围包括现在延安、榆林两市全境和铜川市宜君县。清顺治十七年(1661)牛天宿任延安知府时倡修《延安府志》,继任者王廷弼、陈天植续修,康熙三十八年(1699),吴存礼任知府后,对府志稿终审定稿后始刻印,康熙四十三年离任前印毕。从始修到印成志书,先后经6任知府,历44年。雍正七年至乾隆二年徐洹瀛任知府期间,手写增补了少数内容。本志在写作体例上以志分卷,共10册,全志分10个专志,即舆地、建置、田赋、兵防、秩祀、官秩、选举、人物、纪载、艺文,每志1卷,共10卷;各专志视内容多寡分目,全志共56目。志目之下,按19州县,卫所、道、营堡依次分别记述。本次校点对原志文进行了校点,对原来的通篇文章依据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段,对模糊不清或空缺的字参考其他资料尽量进行了补正,对原志中的生僻字、生僻典故、重要的人物、地名、历史事件等做了注释。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暗夜女子
达希尔·哈米特著。该书主人公布拉希尔蒙冤入狱,刚刚重获自由不久的他,遇上了深夜从家中逃出的美丽女子路易丝,得知她是一个有着复杂的过去,被当地人指指点点的女人,正试图逃离自己不爱的男人。她醉酒的男友携一名同伴追来,在打斗中同伴摔伤了头部,二人只得离去。旋即传来了伤者命在旦夕的消息,警方也对布拉希尔展开了追捕。他避免再次入狱的唯一希望,就是病床上的伤者能够醒来。然而,似乎有人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本书同时收录了萨姆·斯佩德系列的三个短篇。《太多人曾经活过》《他们只能绞死你一次》《一个名叫斯佩德的人》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汉扬雄撰,晋郭璞解。汉时成书的《方言》集录了先秦、汉代方言,划分了方言区。璞研习音韵文字学问,“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复为之解。”给《方言》文字详加注音,随文注解,补充了大量的晋代地方方言。从而使得《方言解》成为一定历史阶段语言发展的重要资料。
海岱会集
十二卷。冯琦编。凡12卷。是书为明石存礼、兰田、冯裕、刘澄甫、陈经、黄卿、刘渊甫、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八人结诗社于北郭禅林后编辑所作《海岱会集》。兰田有《北泉集》。冯裕字伯顺,号闾山,临朐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按察司副使。澄甫字子静,号山泉,寿光人,正德三年进士,官至布政司参议。陈经字伯常,号东渚,益都人,正德九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黄卿字时庸,号海亭,益都人,正德三年进士,官至布政司参政。渊甫字子深,号范泉,澄甫之弟,正德三年举人。应奎字文焕,号绳谷,益都人,官至知府。嘉靖年间,经以礼部侍郎丁忧里居,田除名闲住,渊甫未仕,存礼等五人并致仕。是集凡十二卷。前有序五篇,集中所录古乐府二卷,五言古诗二卷,七言古诗二卷,五言律诗二卷,五言排律一卷,七言律诗一卷,五言绝句一卷,七言绝句一卷,计诗七百四十九首。八人皆不以诗出名,而其诗皆清雅可观,无三杨台阁之习,亦无七子摹拟之弊。而八人皆闲散之身,自吟咏外,别无余事,故互相推敲唱和,斐然可诵。有《四库全书》本。
随园诗话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和诗歌美学著作。清人袁枚(1716—1798)撰。十六卷,补遗十卷。枚有《小仓山房文集》已著录。初刊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内容多记当时诗歌创作的趣闻、轶事,间有对古今诗人和诗作的议论品评。其核心在于阐发作者的诗歌理论——“性灵”说,批评沈德潜的“格调”论、翁方纲的“肌理”说,评论王士祯的“神韵”说。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本乎性情,注重灵机。袁枚认为,“诗之为道,标举性灵,发舒怀抱”,他说:“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他强调:“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诗写性情,唯吾所适”;“诗,以言我之情也”。本书是继《原诗》之后的清代最重要的诗话著作。
缧绁见闻悲愤录
缧绁见闻悲愤录,一卷,佚名,记录清末广东番禺看押所的种种情况,暴露了旧监狱制度的积弊与黑暗。缧绁,读音为léi xiè,意思是捆绑犯人的黑绳索。借指监狱,囚禁 。
初学记
全一卷。宋代僧本然清觉(1043~1121)着,道安注。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清觉谓千里一步为初,故作初学记,以接引后进,开悟群迷,阐扬三乘十地之要,令初心者易于效习;久经效习,自有所见、所觉,进而起行,以达究竟。内容包括:佛道不可不学,生死不可不忧;欲得不遭欺诳,莫离十地三乘;般若悟心见性,名目称呼内凡;初学先求因地;初从戒定慧修,须知名目般数。此外,又论及须陀洹果、斯陀含果、法云地、妙觉地等数十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