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录

作者:图理琛
异域录

我国第一部介绍蒙、俄地理历史之专著。二卷。清图理琛撰。成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满汉文合璧。阿颜觉罗·图理琛(1667~1740),字瑶圃,满洲正黄旗人。作者曾于康熙五十一年奉命出使当时游牧于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土尔扈特部,于康熙五十四年回京复命,他将一路所经山川道路及见闻述诸文字。本书影响较广,已被译成英、法、德、俄4种文字。《异域录》为有关蒙古、俄罗斯、土尔扈特等地的地理著作。它以地域为纲附见时日,记载各地的地理、山川、水文、生物、道路、村落、物产、器用、气候、风俗等情况。全书以地为篇,满文本前有序,汉文本前后有叙。书中不仅记载了大地区的概貌,如俄罗斯,更多叙述各小地区的综合地理状况,如柏海儿湖(贝加尔湖)等。

图理琛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庄园迷案

庄园迷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石门庄园里正弥漫着一种恐怖的不祥感,作为不良少年收容中心,这里聚集了许多危险的人。果然不久就发生了一起少年企图枪杀监护者的意外事件,所幸无人伤亡。然而,与此同时一位神秘的访客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在庄园宅邸的另一间屋子里被枪杀了。

新编伤寒论类方

新编伤寒论类方

《伤寒论》研究著作。刘渡舟编著。作者推崇清徐大椿《伤寒论类方》,但认为该书“文简而义略”,遂予阐论补充。全书自“桂枝汤类概述”至“杂方类概述”共十八类方。各方体例分概述、方名、药物组成、煎服法、加减法、适应证、原文、方义、选注、按语、方歌、医案选录十二项,用以增强读者对《伤寒论》方证之认识和提高其应用水平。1984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原豪侠传

中原豪侠传

《中原豪侠传》首刊于张恨水自办的《南京人报》,民国廿六年(1937),南京陷落,《南京人报》被迫停刊,小说未完中断。后来,投日的《晶报》把《中原豪侠传》改一题目,未经作者允许盗印。作者为正名,遂补写若干,完成全书廿六回,交《万象周刊》社出版。《中原豪侠传》是张恨水创作的两部武侠小说之一。共二十六回,以河南义士王天纵在深明大义的妻子鼓励下,毅然参加辛亥革命、灭满兴汉的事迹为素材,刻画了一批爱国爱民的义士,强烈地体现了民族爱国主义,把武侠小说仇杀殴斗的门户打杀,上升到爱国革命的主题。

道园遗稿

道园遗稿

元诗别集。6卷。虞集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有元顺帝至正年间金伯祥原刊本传世。卷首有至正二十年(1360)黄溍序,至正十九年杨椿序,卷5之后有至正十四年虞集从孙虞堪跋(《四库全书》本把虞堪跋作为序,列于黄溍序之后)。据以上序跋,可知本集为虞堪所辑,目的是为补《道园学古录》、《翰林珠玉》之遗。共收入各体诗741首,并附收词1卷。卷1为操、四言诗、五言古诗,卷2为七言古诗、五言律诗,卷3为七言律诗,卷4为五言绝句,卷5为七言绝句,卷6为词。本集所收入的各体诗都不载于《道园学古录》及《翰林珠玉》,但有100余首又见于至正六年辑刊的《道园类稿》,其余的诗均不见于以上3书。由于虞集一生著述极富,在他生前散佚的亦不在少数,以致李本在编辑《道园学古录》时就有“泰山一豪芒”之叹,经虞堪的认真搜辑,使虞集的重要篇什很少有遗漏。

剿贼图记

剿贼图记

此书《剿贼图记》记作者元默在出任河南巡抚时著,描绘明崇祯6年至8年率领明军镇压河南省的农民起义之事。此书中描述的事件为《明史》中有关这次农民起义记述提供了很多补充细节。其中24幅插图雕刻精致,可能出自安徽著名雕版工之手。此本为明崇祯年间刻本。 是书记崇祯六年三月至八年四月剿贼事,所言虽未免溢美,然可补明史之处甚多。凡为图二十有四,记即附于图后,雕绘极精,刀法出于徽,疑为吴阿衡在新安付梓者。吴阿衡(序)崇祯七年(1634)。

名人轶事

名人轶事

郑经之初立也,清廷遣疆吏贻书招之,经请如琉球、朝鲜例,不登岸,不剃发,不易衣冠,议遂中辍。至三藩既平,赖塔复与经书曰:“自海上用兵以来,朝廷屡下招抚之令,而议终不成,皆由封疆诸臣,执泥削发登岸,彼此龃龉……(删八字)足下父子自辟荆榛,且眷怀胜国,未尝如吴三桂之僭妄,本朝亦何惜海外一弹丸地,不听田横壮士,逍遥其间乎?今三藩殄灭,中外一家,豪杰识时,必不复思嘘已灰之焰,毒疮痍之民。若能保境息兵,则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称臣入贡可也,不称臣不入贡亦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与世无患,与人无争,而沿海生灵,永息涂炭,惟足下图之。”经报书请如约,惟欲留海澄为互市公所,而姚启圣持不可,议复寝。启圣督闽,务欲灭郑氏收台湾为功,数遣刺客谋暗杀,事皆无效,经亦寻卒。于是王位继承之争起,郑氏遂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