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合校本

作者:张宗祥
洛阳伽蓝记合校本

五卷,附序跋一卷,集证一卷,本文一卷。清张宗祥编校。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旧仅有明刊本,《四库总目提要》据刘知几《史通补注》录。杨衒之原书自有注,顾广圻从而和之,欲依《水经注》例,为之厘析。此后吴若准、唐晏据顾广圻绪论,分析本文子注,并据各本,补注事实。吴若准所定本文,仅占子注的二十分之一。唐晏纠正,本文子注,也仅占子注的十分之一。张宗祥称杨衒之书所具史材,当不如此。主张用无如隐以前古本勘正,不应拘泥于顾广圻之论,强为分析,以致蹈明代人士窜改古籍之覆辙,可谓卓识。是本依旧第,取各本,记注文字异同,间加考释。附录序跋一卷,收入《四库总目提要》、毛晋、 王漠、 毛扆、顾广圻、朱紫贵、吴若准、李葆恂、袁廷梼、唐晏等人关于伽蓝记的序跋。便于检阅。集证一卷,录自吴若准《洛阳伽蓝记集证》,以杨衒之的自序,别为补正数事。正文一卷,集吴若准、唐晏之书所析出本文而成。张宗祥因本文子注厘析不易,吴、唐二书俱有违失,故循旧本编第。仅校正文句而已。有此而后各本得失,展卷了然。是本不足之处,张宗祥所取者大都限于伽蓝记各本。如用六朝旧籍及释经、僧传、金石文字互为比勘,必有更多新义。例卷五末京南关口有石窟寺灵岩寺一语,张宗祥依旧本合校为关口,不加更改

张宗祥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曾巩文集

曾巩文集

文集,曾巩著。曾巩的散文创作在艺术上获得了很高成就。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素朴有分量,表现沉着,思致明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此文集精选《寄欧阳舍人书》《醒心亭记》等曾巩文章8篇。一一加以导读、注释和翻译,该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曾巩的文学造诣。

桂林风土记

桂林风土记

唐莫休符撰。作者在广西西道任职 期间,博采桂林山水、寺庙、里宅、城亭、古迹、人物等 资料。退居后,粗录见闻为《桂林风土记》,成书于 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全书内容广泛,其中反映 了传说人物尧、舜与南方民族地区的密切关系、灵渠 对沟通中原与粤西关系的评议等,对研究古代南方 民族史有参考价值;谱民风、记土产的记述体裁,对 后世著述领域亦有积极影响。是研究广西地方史和 壮族史的早期重要文献资料之一,收入《丛书集成 初编》中。

宋百家诗存

宋百家诗存

宋诗选集。二十卷。清曹庭栋编选。曹庭栋字六圃,自号慈山居士,嘉善(今属浙江)人。诸生,中年后绝意仕进,《清史列传》卷七二有传。此书入选者百集,每集一家,已见《宋诗钞》者不收。始魏野《东观集》,终僧斯植《采芝集》。北宋十馀家,南宋八十馀家。存诗十首以下者不收。所采之集,当时均属僻书,抄本居多,于其讹误有所订正。曹氏论诗,“专主性情”(袁枚《随园诗话》),从真性情出发,选了不少有真情实感、艺术性较强的诗篇。其评诗亦往往卓有见地。如谓郭祥正诗“不特句调仿佛太白,其气、味竟自逼真”,言宋人所未言。又谓华岳诗“脱口豪纵,多破胆险句,锤炼处又极冶衍遒丽”,指出他的诗不同于江西诗派和江湖派。书中小传偶有讹误,如称《秋堂遗稿》撰者柴望为南宋高宗时人,实则为南宋末人。本书刊于乾隆六年(1741),《自序》说二十八卷,实为十二卷。《四库全书》著录后,改为四十卷。有清乾隆曹氏二六堂刊本,作二十卷。

山神庙裴度还带

山神庙裴度还带

简名《裴度还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末本。演述唐代宰相裴度的故事 结构:此剧在情节结构上主要由两条线索组成,一条是裴度个人的遭遇,这是主线。一条是韩琼英一家的遭遇,这是副线。这两条线被一条玉带连系在一起。韩琼英一家三口的性命系于一条玉带,玉带被裴度所拾,从而使四条人命系于一条玉带之上。裴度如果贪财不还玉带,四命皆亡,裴度还了玉带,四命皆存,这是对裴度品德的大考验。裴度毕竟是一个有古朴之风的君子,他在别人眇视他时“胸次高傲”,蔑视世情;拾到玉带时,惊恐万状,夜不能寐,手捧达旦,归还原主。韩琼英一家得救了,裴度个人命运也因其不欺心而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江苏省通志稿民政志

江苏省通志稿民政志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民政志。历代史志无民政一门,宋徐氏天麟两汉会要始立民政一门,清龙氏文彬明会要因之,近代新疆志亦立民政一门。民为邦本,自宜专列,凡户口、徭役、自治、警察、保甲、团练、赈恤、救济、禁诫,如禁缠足、禁溺女、禁罂粟之类,皆备录之。乡镇有表,并以附焉。

郑史编年辑录

郑史编年辑录

本辑所录之郑国史料采诸《春秋》、《左传》、《国语》及《史记》,未涉诸子之书。《春秋》和《左传》采用上海人民出版社《春秋左传集解》点校本,《国语》采用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史记》采用中华书局点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