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游纪行录
作者:湛若水猜你喜欢的书
金色夜叉
长篇小说。作者〔日本〕尾崎红叶。1897年1月—1902年5月连载于《读卖新闻》。小说的主人公间贯一自幼失去父母, 他是鴫泽家的养子, 也是鴫泽女儿阿宫的未婚夫。可是,未婚妻阿宫却为金钱和财富所诱惑,移情于银行家的儿子。间贯一愤而退学,投身高利贷主的门下,发誓要用金钱来向夺走他的爱情的社会进行报复。几年后,他成为一个贪婪金钱、冷酷无情的魔鬼。小说以金钱和爱情为主题,对明治时期的日本社会作了尝试性的剖析,对金权主义进行了批判。小说心理刻画细腻逼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明治时期的一大畅销书。
空同子瞽说
一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金华(今属浙江省)人。共28篇。瞽说者,盲人之说也,谦词。空同子乃作者别号,后李梦阳亦号空同子,当区别。是书仿诸子文体,多托物寓意之词。本宋苏辙之后裔,因苏辙之子苏迟守婺州,而举家迁往婺州。苏伯衡博洽群籍,精于古文辞。元末贡于乡,洪武初征入礼贤馆,后为国子监学正,以荐擢翰林院编修,乞省亲归。宋濂以翰林承旨致仕,荐苏伯衡以自代,以疾辞。后聘主会试,为处州教授。以表笺忤旨逮治,卒于狱中。著有《空同子瞽说》、《苏平仲集》等。此书仿诸子文体,采用托物寓意的方法,表述自己的见解。收入《苏伯衡文集》 十六卷中。
孟子章句
十四卷。东汉赵岐撰。赵岐字台卿,东汉经学家,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赵岐初名嘉,后为避难改名岐,字邠(豳)卿。岐、邠均是古都邑名,周族发祥地,分别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和郇邑西南,为赵氏世居之地。赵氏改名岐,字邠卿,以示不忘家乡。赵岐少时即以明经著称,富有才艺。他为人廉直,尤其疾恶宦官,与中常侍唐衡之兄唐玹宿有嫌隙。延熹元年(158),玹为京兆尹,欲加罪赵氏。岐避难四方,在北海卖饼为生时撰《孟子章句》十四卷。唐衡死后,赵岐遇赦复出,先后任并州刺史等职。后又遭党锢之祸十余年,党锢祸解,累官至太常。赵岐的著作,今有《孟子章句》与《三辅决录》传世。《孟子章句》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 ·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中均以《孟子注》著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以《孟子章句》见录。汉儒注经,多明训诂名物,赵岐注则着力阐释义理。《孟子章句》将《孟子》分为七篇,每篇又分上下,共十四卷、二百六十一章。每章之末,用韵语概括义理,称为章指。《孟子》注者最早为东汉扬雄,东汉程曾、高诱、郑玄、刘熙等都有注本,但均已亡佚,赵注为现存最早的《孟子》注本。后宋孙奭作《孟子音义》、清焦循作《孟子正义》,均以赵注为依据。朱熹作《孟子或问》,对赵注也多有采纳。此书虽然不如后人注本精密,但筚路之功不可没。《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正义》,题为赵岐注、孙奭疏,实为南宋士人伪托,对赵注多有改窜,所以已不是赵注的原貌。传世的《孟子章句》有清初影宋抄本(存一至四卷,七至十四卷,北京馆藏)、元岳氏荆溪家塾刻本(北京馆藏,附孙奭音义)、清乾隆间曲阜孔氏《微波榭丛书》本,乾隆四十六年(1781)韩岱云刻本,均题为《孟子赵氏注》十四卷。另天一阁、上海馆藏有传抄本《孟子章指》十四卷。孙奭《孟子音义》二卷,也可以与赵注参照。
闲居编
闲居编,五十一卷,宋智圆著并序,吴遵路序,浩肱跋,元敬跋(二篇),附撰述目录。杂著,诗文集,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
天宫事经
巴利名Vima^na-vatthu 。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略称毗麻那(巴Vima^na )。系收集说诸天胜报及生天因行之短颂经典,凡分七品八十五天宫。在叙述各天宫之初,皆有目揵连(巴Moggalla^na )等对住在该天宫之天子或天女,赞其依、正二报之殊胜,并问其得到该种果报之因行。其次,天子或天女叙述过去世在地上所行生天之因。经中所述诸天宫,以三十三天居多,少有述及化乐天、梵天界及四大王天。各品之终均附有摄颂。据大王统史(巴Maha^vam!sa, XIV )、善见律毗婆沙卷二载,阿育王子摩哂陀在锡兰开教之初,为宫中大夫人阿■罗及五百夫人说饿鬼本生经与天宫事,由此可知本经最晚之成立年代。
大阿弥陀经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取《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四经删补订正。析为五十六分。惜其未见宝积一译。然心甚勤苦,故举世多流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