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宫驼记
作者:叶楚伧猜你喜欢的书
意大利遗事
本书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所收的《瓦尼娜·瓦尼尼》等八篇中短篇小说是司汤达根据在意大利发现的一些手写本故事编写的。 故事内容或是社会地位悬殊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或是宫廷贵族之间因男女私情而引发的阴谋与伊杀。小说中的人物都具有强烈的感情冲动,压倒一切的情欲与由此产生的暴烈行动。司汤达企图以此表现他所喜爱的“意大利的热情性格”和他对“力”的崇拜,用来对照十九世纪法国社会中利益关系窒息了人身上自然的感情这个现实。
经史百家杂钞
文章总集。26卷。曾国藩编纂,孙雍长校点。选录先秦以来经史百家散文。体例与姚鼐《古文辞类纂》相近,共分论著、词赋等十一类,每类以六经冠其首。《古文辞类纂》有取材过狭之弊,不选六经、《左传》、《国语》、《孟子》、《庄子》中佳作,史传文收录亦少,编者不满于此,故编是书。其收录范围较广泛,加之编者为古文大家,又官居高位,故此书流传甚广。有清同治、光绪间传忠书局刊《曾文正公全集》本。通行有民国间《四部备要》本。另有岳麓书社排印本。
韵府群玉
类书。二十卷。宋末元初阴时夫撰,其兄阴中夫注。草创于其父阴竹野,撰有凡例九条。初成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续成于延祐元年(1314年)。 阴时夫,名幼遇,时遇,字行,别字劲弦。生卒年未详。七岁登宋宝祐九经童科,入元不仕。中夫名幼达,以字行,别字复春。与弟同登九经童科。奉新(今属江西)人。 唐宋类书,多分门类以隶事。称为“类书”,亦由于此。以类隶事之书,往往有标目,如《初学记》“事对”,即为标目形式;经《白氏六帖事类集》、《孔氏六帖》至《海录碎事》,所引之书,皆摘取其中关键词语为标目。然仅知标目,难以知其见于何部何门;且不切举子试诗赋押韵之用。唐大历中,颜真卿撰《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依《切韵》,起东字,脚皆列古篆。宋袁毂仿《韵海镜源》撰《韵类题选》一百卷,以韵为序,每一目之下,有赋题,故以“题选”为名;“韵类”即以韵为类。其后如张孟《押韵》、杨咨《歌诗押韵》、范镇《国史对韵》、钱讽《史韵》、王敦诗《书林韵会》、王若《选腴》等,多依韵隶事,以备举子试诗赋押韵之用。以上以韵类事之书,当为阴氏兄弟所本。此书取金平水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一百零七部中上声韵部加以合并,由三十韵省为二十九韵,成一百零六韵,并以此为序,以标目末字分隶于各韵之下。标目之下注明所在之句及出处。
大观茶论译注
亦名《圣宋茶论》。饮茶论著。宋徽宗赵佶撰。1卷。书成于大观初,约2,800馀字。自序称:“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全书分为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目。凡地宜、采制、品味、器具等,无不备论,所述烹试之法,尤为详尽。是书对宋代斗茶之风的兴盛有颇大影响,为中国茶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有明弘治刊本和《说郛》本。
罗氏会约医镜
综合类著作。清罗国纲辑。二十卷。国纲字振召,号整斋,湖南人。少习举子业,喜读医书,遂以医业。临证擅随境处方,多获治验。晚年综合《内经》 及历代有关资料,选择会要,结合平日临证所用考脉法及心得辑成是书,旨在使前人丰富经验,由博返约以为借镜,故名。刊于乾隆五十四年 (1789) 。卷一脉法,卷二治法精要,卷三至卷四伤寒,卷五瘟疫,卷六至卷十三杂症,卷十四至卷十五妇科,卷十六至卷十八本草,卷十九儿科,卷二十疮、痘科。其中对杂症及妇、儿科论述尤详。叙述各证,先辨明病属何脏、何经,属表、里、风、热等性质,后据证立法,备列相应方剂,并述随脉证不同的加减法。后附单方,以备选用。对所引前人之论多发个人见解,对病证辨析较细,论治颇为灵活,间附若干自行化裁新方。全书资料丰富,内容简练,理法严谨,切合实用。有乾隆五十四年镌大成堂梓行本。
秦氏三兄弟
《茶馆》的前身《秦氏三兄弟》。1956年,老舍写成一部宣传普选的话剧《秦氏三兄弟》,四幕六场,以戊戍维新、辛亥革命、北伐战争、解放前夕四个历史时期作为剧情背景,人物众多。戏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写起,直写到1948年反动派“选举北京市参议院”。 这出戏的第一幕第二场是写清末北京的裕泰茶馆,也就是现在所看到的《茶馆》的第一幕。据说在完成《秦氏三兄弟》初稿的时候,老舍照例与人艺的演员们进行讨论,结果裕泰茶馆一场大获赞赏,有人建议老舍不如把茶馆里的戏写下去,于是有了茶馆里的第二幕与第三幕。所不同的是,原来《秦氏三兄弟》的主人翁秦仲义,到了《茶馆》里只成为众人之一,而秦家其他两兄弟都不见了。